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5066)

作品数:28 被引量:462H指数:15
相关作者:林纾王毅荣陈少勇蓝永超沈永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白银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甘肃省气象局“十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降水
  • 10篇气候
  • 7篇气候变化
  • 6篇黄土高原
  • 4篇强降水
  • 3篇中国黄土高原
  • 3篇径流
  • 3篇暴雨
  • 3篇变暖
  • 3篇出山径流
  • 2篇地区降水
  • 2篇灾害
  • 2篇山区流域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气候变暖
  • 2篇气候变暖背景
  • 2篇青藏

机构

  • 18篇中国气象局兰...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兰州中心气象...
  • 6篇白银市气象局
  • 4篇中国气象局
  • 3篇甘肃省气象局
  • 3篇西北区域气候...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新疆水文水资...
  • 2篇新疆水利水电...
  • 2篇天水市气象局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青海省气象台
  • 1篇河南省气象科...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甘肃省气象科...

作者

  • 12篇林纾
  • 6篇王毅荣
  • 6篇陈少勇
  • 4篇沈永平
  • 4篇蓝永超
  • 4篇黄涛
  • 3篇郭慧
  • 2篇陶健红
  • 2篇石光普
  • 2篇吴素芬
  • 2篇邓茂芝
  • 2篇钟英君
  • 2篇黄进
  • 2篇王小燕
  • 2篇郭俊琴
  • 2篇成青燕
  • 2篇石圆圆
  • 2篇乔立
  • 2篇把多辉
  • 2篇王劲松

传媒

  • 4篇中国沙漠
  • 4篇冰川冻土
  • 4篇干旱气象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高原气象
  • 2篇Resear...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气象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区春季积雨云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祁连山区及其周边26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5年春季云形状和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区春季积雨云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探讨了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并选用同期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对祁连山区春季积雨云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区春季积雨云出现频率在20%~24%,为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的3~6倍,山区东、南侧多于西、北侧,与该区大气水汽含量分布呈现相一致。②近45年来,祁连山区春季平均气温增温0.9℃,气温变化经历了低—高—低—高的4个变化阶段,气温变化的倾向率为0.18℃/10a。③近45年来,祁连山区春季积雨云出现频率与同期气温变化反相,经历了多—少—多—少4个变化阶段,总体呈弱的减少趋势,倾向率为0.2%/10a。④在25a时间尺度上,祁连山区春季气温和积雨云出现频率为反相位变化结构为主,表明在长期气候变化上,气温偏低时期对应积雨云出现偏多时期,气温偏高时期对应积雨云出现偏少时期。⑤祁连山区春季积雨云偏多与偏少年在欧亚500 hPa环流场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积雨云出现频次的多少是对欧亚500 hPa环流异常的响应。
石光普石圆圆郭俊庭陈少勇林纾王银花
关键词: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
黄土高原降水对气候变暖响应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利用黄土高原地区1951—2004年实测气象资料,采用小波分析、EOF分解等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降水诸要素对全球变暖的响应、非降水气候要素对降水响应的敏感性问题.结果表明:秋季干旱化趋势突出,冬季降水增多,夏季高原西部湿润化、东部干旱化.各季节降水量的区域响应敏感程度和敏感区不同,敏感区从春到冬响应由东向西、由北向南移动.降水诸要素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响应敏感性也不相同,但区域响应的年际变化基本同步,年代际变化的趋势、周期、阶段、转折等存在明显差异.大多非降水要素对降水变化响应不够敏感.
王毅荣吕世华
关键词:黄土高原降水气候变化敏感性
中国西北地区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6
2011年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38个观测站1961年-2007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7年来西北地区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大雨降水日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祁连山和天山有两个相对多雨区。在季节分布上,冬季最少,夏季最多,秋季多于春季;大多数地方大雨降水日数有不显著增多趋势,显著区在天山地区,但西北东部略有减少趋势;全区大雨降水日数存在22年周期,除祁连山区1967年有突变现象,其余地方近47年未发生突变;以全区大雨降水总站次数序列分析,冬季较少,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增多,春季不明显,夏季略有增多,秋季略有减少趋势;西北地区总体上降水日数为单峰型,7月为峰值,集中出现在5月-9月;西北地区日最大降水量12.8~203.3mm,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在陕西西南部的佛坪、陇中的临洮、青海北部的德令哈和天山的巴仑台各有一个高值中心。年最大日降水量普遍有增加趋势,除天山以外,大多数地方增加不显著。
陈少勇任燕乔立林纾
关键词:大雨暴雨日数
西北4省(区)2009年气候预测业务质量新旧评估办法对比
2010年
通过对甘肃、青海、陕西、宁夏4省(区)2009年预测业务新旧评估办法的对比发现,无论是降水还是温度,年平均和最高值旧办法均比新办法系统性偏高15%左右,而最低值旧办法多数情况比新办法系统性偏低。旧办法最高值达满分的概率相对较高,尤其是温度预测,但新办法得满分的概率很小;但一旦报反旧办法得零分的概率很高,而新办法一般至少得20分。与短期预报和预测业务旧评估办法相比,气候预测新评估办法更严格。
林纾郭俊琴张东方成青燕
关键词:气候预测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演变被引量:49
2007年
为揭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演变特征,利用黄土高原地区7省区51站43 a的降水资料,主要采用EOF、CEOF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降水近43 a的时空演变及其资源信息在空间的流动。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年季降水对全球变化区域响应不同;年降水和秋季降水在1985年附近发生气候突变,降水明显减少;降水年际变化存在2-4 a振荡和11-18 a的年代际振荡,以2-4 a短周期振荡为主;降水响应敏感区在黄土高原腹地,空间演变信息在向东传播。
林纾王毅荣
关键词:中国黄土高原降水
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西北地区月降水预测中的释用被引量:21
2007年
利用西北地区较密的163个气象观测站点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500 hPa逐月高度场和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500 hPa高度场资料,进行了气候预报、持续性预报、实况解释检验和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释用预测试验的比较。结果表明:实况解释检验结果的准确率(PS)评分最高,气候预报平均PS最低,月动力延伸预报解释应用方法略低于实况解释检验,高于气候预报和持续性预报。PS的空间分布表明,月动力延伸预报解释应用结果和实况回报试验的分布非常相似,PS最大值分布在青海南部、陇南和陕西大部等各月降水气候值相对较大的地区,PS较小的地方则在新疆部分地区、甘肃河西西部等各月降水气候值相对较小的地区,西北其他地区PS值相差不明显。此外,利用密集站点资料进行解释应用的效果高于利用稀疏站点资料的结果,表明更多观测信息的应用有利于改善预测技巧。
林纾陈丽娟陈彦山李星敏李艳春
关键词:动力延伸预报
中国西部9月降水与东亚700hPa风场的关系被引量:14
2010年
利用NCEP/NCAR 700 hPa风场再分析资料,定义了影响中国西部9月降水的区域风指数:西南、东南和偏北风3个风场面积指数,这可能是东亚季风变化的一个反映。研究了各个风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它们之间既有一定联系,又有独立性。另外,还分析了各个风指数与西部9月降水的联系,结果表明,这些风指数与西部9月降水有很好的关系,西南风和东南风指数影响降水的区域有较大差异,西南风的影响范围大于东南风,西南风是影响西部秋季降水的主要因素,西南风减弱是导致高原东侧秋季降水减少的主要原因。
陈少勇林纾郭凯忠
天山南、北坡河流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以开都河与乌鲁木齐河出山径流为例被引量:20
2009年
选取开都河与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有关水文气象台站1960~2005年的观测资料,对研究区域的气温、降水与出山径流的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的特征与趋势及出山径流与山区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假定不同的气候情景组合,建立山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以揭示天山南、北坡河流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开都河与乌鲁木齐河山区径流与气温、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受山区降水、气温持续增加和上升的影响,出山径流总体呈上升趋势,1990年代以后的升幅尤为显著;相对而言,乌鲁木齐河山区径流对降水变化更为敏感,而开都河出山径流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略甚于气温。
蓝永超钟英君吴素芬沈永平王国亚
关键词:开都河气候变化敏感性
黄土高原典型半干旱区水热变化及其土壤水分响应被引量:34
2007年
利用黄土高原典型半干旱代表区68a(1937-2004年)降水、气温资料和34a(1971-2004年)土壤湿度资料,研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水热变化及土壤水分响应。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在近70a中气温以下降为主,3-6月降水存在显著增多趋势,气温、降水倾向具有明显时段差异。干旱年份或少雨时段长周期振荡加强、短周期衰减;相对冷的时期气温振荡周期明显,反之不明显。干旱是该地区土壤的基本气候特征,生长期土壤水分波动式下降,蓄水期土壤水分波动式上升,总体上以下降为主,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土壤水分较好,80年代土壤水分较差,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转好。土壤水分对短期降水变化、降水气温气候变化及短周期振荡都存在明显响应。
王锡稳王毅荣张存杰
关键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水分
中国黄土高原区域性暴雨时空变化及碎形特征被引量:19
2007年
利用黄土高原51个测站40年日降水资料,采用REOF分析、小波分析和分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区域性暴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域性暴雨事件趋于减少,过程雨量加大;区域性暴雨频数演变存在4年和7~8年的振荡,以4年周期为主;在1977年区域性暴雨事件出现突变性减少,相应的短周期减弱、长周期加强。分析表明,区域性暴雨事件骤减与500hPa高度、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位置关系密切;与区域性暴雨事件伴随的全区降水量存在6个空间型,各型暴雨雨量异常具有客观碎形(分形)特点,其中黄土高原西北部和东南部暴雨雨量异常偏多的分维数值较小,在黄土高原中部分维数值较大,反映出黄土高原中部暴雨异常偏多的非线性机制最为复杂,而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相对简单。
王毅荣林纾张存杰
关键词:黄土高原区域性暴雨小波分析分形分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