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5068)

作品数:14 被引量:150H指数:9
相关作者:吴增茂朱先德朱君鉴苏博于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威海市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气象局重点科研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值模拟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冷流降雪
  • 5篇降雪
  • 5篇暴雪
  • 4篇中尺度
  • 4篇冷流暴雪
  • 4篇海岸
  • 4篇海岸锋
  • 3篇低空
  • 3篇低空急流
  • 3篇气旋
  • 3篇重力波
  • 3篇急流
  • 3篇12
  • 2篇对流云
  • 2篇中国近海
  • 2篇天气学
  • 2篇气候
  • 2篇潜热

机构

  • 19篇中国海洋大学
  • 10篇威海市气象局
  • 5篇山东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山东省气象信...
  • 1篇天津市气象台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2篇吴增茂
  • 4篇朱先德
  • 3篇朱君鉴
  • 3篇苏博
  • 2篇杨成芳
  • 2篇陈莉
  • 2篇王启
  • 2篇周发琇
  • 2篇朱磊磊
  • 2篇朱营礼
  • 2篇于群
  • 1篇吴炜
  • 1篇闫丽凤
  • 1篇高山红
  • 1篇周淑玲
  • 1篇张玉生
  • 1篇康士峰
  • 1篇林曲凤
  • 1篇吴炜

传媒

  • 4篇高原气象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电子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全国中尺度气...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半岛冷流暴雪过程的个例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2008年12月4~5日,山东半岛出现了1次冷流暴雪过程,渤海上的辐合带对这次暴雪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对这次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渤海辐合带的发展演变机制及对山东半岛冷流暴雪的影响,并分析了太行山脉对渤海辐合带的影响。结果表明,渤海上空生成的西北东南向的中尺度辐合带造成了以烟台-牟平-文登为中心的西北东南向的降雪带。太行山脉的阻挡作用使绕太行山的西北气流在太行山背风侧形成辐合,同时在低层大气存在1个暖脊,所以在渤海形成了1个西北东南向的辐合带。在西北风的水平平流和非地转风的作用下,渤海辐合带向东北移动,当渤海西北岸出现北风后,渤海辐合带西北部在北风的水平平流作用下向南移动,而渤海辐合带东南部在西北风水平平流和非地转风的作用下,继续向东北移动并与山东半岛北部的海岸锋辐合带合并增强,渤海辐合带西北和东南两部分移动方向的不同造成了辐合带的波动。渤海辐合带增强后登陆山东半岛,造成山东半岛西北东南向降雪带。对这次冷流暴雪个例的分析发现,太行山脉通过形成背风低压中尺度系统直接影响渤海上的中尺度辐合带的发展,而渤海辐合带与山东半岛北岸附近海岸锋的耦合使辐合加强,增强了降雪强度。
朱营礼吴增茂林曲凤周淑玲
关键词:冷流暴雪海岸锋
山东04.28强飑线过程重力波结构的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卫星、雷达及山东省中尺度自动站网获取的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2006年4月28日主要发生在山东境内的一次飑线(squall line)过程。利用PSU/NCAR中尺度大气非静力模式MM5对这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槽叠加在低空暖空气上,形成上冷下暖的大气热力层结,积累了大量的对流有效位能。由于太行山地形影响而产生的下坡风与地面低压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相汇合,形成中尺度辐合线,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产生对流并由中尺度辐合线组成飑线。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对变换后的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太行山的背风波是此次过程的激发机制之一,并且在这次过程中有明显的中尺度重力波结构,其主要波长约为50—100km,波包传播速度为14.28m/s,但50km波相速略大于100km波。
朱磊磊吴增茂邰庆国吴炜张京英
关键词:中尺度数值模拟重力波小波分析飑线
冬季山东半岛局地性降水气候的形成被引量:7
2011年
冬季山东半岛存在局地性降水,利用1965-2009年地面、高空观测站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山东半岛局地性降水与西风指数、气温年际变化的关系,并探讨了其气候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冬季风下冷、暖位相此消彼长,形成了半岛地域性降水气候,其中冷流降雪是冷位相时最具代表性的。这一局地气候现象,除半岛局地海洋条件外,环流形势是背景依据,大地形和海陆分布在环渤海和北黄海的低层大气形成区域性次天气尺度的定常扰动起着重要作用。
于群周发琇汤子东王启刘彦
关键词:冬季降水冷流降雪
山东半岛一次强冷流降雪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NCAR/PSU的中尺度大气非静力模式MM5对2005年12月20~21日发生在山东半岛的强冷流降雪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Doppler雷达资料着重分析了产生此次暴雪的热力、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高空槽后持续侵入的冷空气在渤海暖湿海面增温增湿,在上冷下暖的层结条件下形成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大量堆积,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的次级环流的上升支触发了潜在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为暴雪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中-β垂直涡旋的不断增长为对流的发展起到了增强作用;山东半岛东部的低风速区的少动对暴雪区的水汽与能量的辐合堆积及对流云带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海岸锋锋生是山东半岛北岸降雪云团的移动的原因,且海岸锋在冷流降雪的中尺度结构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组织作用。
苏博吴增茂李刚袁海豹
关键词:冷流降雪高低空急流耦合海岸锋
威海市初春两次暖湿气流暴雪的对比分析
利用多普勒雷达、卫星、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资料分析了2010年3月1日和17日发生在山东半岛2次暖湿气流影响的暴雪特征。结果表明:两次过程都是由于气旋的发展东移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造成,两次暴雪的特征具有相似性...
周淑玲闫淑莲吴增茂
关键词:气旋
文献传递
一次入海气旋快速发展的动力和热力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扩展Zwack-Okossi方程(扩展Z-O方程)对2007年3月3-5日黄、渤海海上快速发展的温带气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潜热释放和暖平流在气旋发展初期起主要作用,潜热释放是气旋接近爆发性发展的最主要强迫项,这与以往研究的主要受涡度平流强迫的中国沿海温带气旋不同,说明在中国近海快速发展的一部分温带气旋主要是由潜热释放项强迫的。绝对涡度平流在气旋发展后期才成为主要强迫项。进一步利用MM5模式模拟了潜热释放的作用以及其他一些影响气旋发展的因素,海表面热通量、水汽通量以及气旋路径上的地形对这次气旋的发展有积极贡献,但作用相对潜热释放较小。由于这种在中国近海接近爆发性发展的温带气旋容易造成风暴潮,因此利用动能方程对气旋发展中期的渤海大风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动能水平平流是动能增加的主要作用项,但动能达到最大值后渤海海域的动能主要由有效位能转换和动量下传提供。
朱营礼周淑玲林曲凤吴增茂
关键词:温带气旋潜热释放
山东半岛一次强暴雨的分析和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T213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年8月5日发生在山东半岛东部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在模拟结果比较成功的基础上,利用细网格模拟资料重点分析了高、低空急流和850 hPa低压与暴雨的关系,以及山东半岛地形的动力作用。结果表明:暴雨强回波从南向北传播时强度逐渐增强,反映了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和发展;对流云团首先在低空急流中心左前方生成,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有关,中尺度高空急流是伴随对流由强高空出流而形成,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维持和发展;在副热带高压西侧边界层激发出一个中β尺度低压,该低压形成后与暴雨区相伴移动,且移动路径与山东半岛东部地形分布有关,山东半岛地形对西南暖湿气流阻挡和绕流的动力作用是导致威海附近强暴雨的原因之一。
周淑玲吴增茂闫丽凤
关键词:暴雨数值模拟地形作用低空急流
山东半岛一次强冷流降雪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被引量:40
2006年
利用高空和地面的常规观测和天气加密观测资料,以及MM5V3.6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的模拟结果,对2003年1月3~5日山东半岛北部地区发生的暴雪过程进行了中尺度特征研究。实况资料表明:在高空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控制下。不断入侵的冷空气作用下,受渤海暖海面的热力作用和山东半岛地形作用,产生了中尺度的海岸锋。在强冷平流、海岸锋锋生及半岛地形的摩擦抬升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这次强冷流降雪。海岸锋环流形成的对流云能引起降水量的局部增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海岸锋生过程及其产生的沿岸辐合带是形成山东半岛冷流暴雪的主要原因,同时海岸锋同低层大气重力波耦合形成了海岸锋陷波。本文给出了山东半岛北岸海岸锋的概念模型。
林曲凤吴增茂梁玉海朱先德苏博
关键词:冷流降雪中尺度特征分析
山东半岛冬季冷流暴雪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征兆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山东半岛降雪资料、海温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首先用EOF方法,在探讨了山东半岛41年(1965-2005年)冬季冷流降雪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冷流暴雪的气候特征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冬季冷流暴雪在文登附近有一个强正值中心,在招远附近有一个次强正值中心;降雪量在1980-1995年间呈5年左右的周期振荡,1996-2005年间呈2~3年周期振荡;山东半岛平均每年有0.9个冷流暴雪日。其次,分析了气温和海-气温差与冷流暴雪发生的关系。最后,根据山东半岛冬季冷流暴雪的3种不同的空间分布形态,建立了对应的3种冷流暴雪的500hPa环流模型。
周淑玲李宏江吴增茂林曲凤
关键词:冷流暴雪
中国近海大气波导的时空特征分析
利用2006-2007年高时空分辨率的NCEP-FNL大气再分析数据与气象观测数据,详细统计分析了中国近海大气波导的时空分布,给出了大气波导出现概率与其高度、厚度和强度等特征量的统计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成因。统计结果揭示...
陈莉高山红康士峰张玉生吴增茂
关键词:中国近海大气波导统计分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