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209-007-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鸣晓席北斗胡翔郭志军赵越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HRT对含麦秸废水两相厌氧处理中产酸相的影响
- 2010年
- 采用间歇试验的方法对不同HRT条件下,两相厌氧工艺处理含麦秸的低浓度废水的产酸相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HRT为3 h、4 h、6 h和8 h时,有麦秸反应器和无麦秸反应器中的pH、COD、氨氮、VFA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四种HRT条件下,除第一周期外有麦秸反应器的出水pH始终要低于无麦秸反应器的出水pH,而有麦秸反应器的出水COD、VFA要始终高于无麦秸反应器的出水COD、VFA,且添加麦秸会明显增加反应器前三个周期的出水氨氮浓度。HRT为3 h、4 h、6 h和8 h的有麦秸反应器的第一周期出水COD浓度分别比进水COD浓度增加了1.34倍、1.04倍、1.18倍和0.96倍。在有麦秸反应器中,HRT为3 h、4 h和8 h之间的酸化率相差不大,而在无麦秸反应器中,HRT为4 h的酸化率要大于3 h、6 h、8 h的酸化率。HRT从3 h增加到8 h不会对有麦秸反应器的pH环境有太大的影响,也不会使有麦秸反应器的出水COD浓度得到明显的增加。
- 郭志军胡翔孙治荣
- 关键词:PH值麦秸挥发性脂肪酸
- 堆肥复合功能菌剂的优化组合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为提高堆肥中难溶性磷的转化及堆料的降解效率,选取课题组前期筛选、驯化的4株耐高温解无机磷菌(X1,X2,X3和X4)和2株纤维素降解菌(X5和X6),采用均匀设计对不同配比的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培养,通过对发酵培养后解磷能力的指标分析,优选复合菌配比.经均匀设计软件及DPS数据处理系统优化的结果表明,最佳的菌剂配比:φ(X1)=13.66%,φ(X2)=11.36%,φ(X3)=11.41%,φ(X4)=13.61%,φ(X5)=10.62%,φ(X6)=39.34%.回归后的配方所得解磷总量实测平均值(230.12mg/L)与理论值(228.75mg/L)基本一致.将优化的组合菌剂接种到纤维素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168h后CMCase酶活性高达39.76U.
- 胡春明姚波席北斗赵越魏自民李鸣晓
- 关键词:复合菌剂均匀设计解磷能力
- 白洋淀淀中村非规范垃圾堆放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2
- 2012年
- 以白洋淀淀中村地下水水样采集与分析为依据,采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淀中村由于非规范垃圾堆放导致的地下水污染对周边居民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淀中村地下水污染的目标污染物为NO-3-N、NH+4-N、Cr6+和Hg;成年人和儿童两类人群经口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均远大于皮肤暴露;成年人经口暴露的风险大于儿童,而其皮肤暴露的风险小于儿童;4种目标污染物中,Hg的风险贡献最大,其风险贡献率达98%;地下水污染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大于1,该地区地下水对当地居民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应该引起重视。
- 李鸣晓安达杨昱霍守亮赵国鹏万书明宋彩红
- 关键词:垃圾堆放场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 麦秸对两相厌氧废水处理工艺产酸相的影响
- 2011年
- 采用间歇试验的方法对不同pH条件下,两相厌氧工艺处理含麦秸的低浓度废水的产酸相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对有麦秸反应器和无麦秸反应器中的COD、氨氮、VFA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pH条件下,除第一周期外有麦秸反应器的出水pH始终要低于无麦秸反应器的出水pH,并且酸性条件下的出水pH值最低,介于5.43~6.00;有麦秸反应器的出水COD浓度也始终高于无麦秸反应器的出水COD浓度,并且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有麦秸反应器第一周期的出水COD浓度比进水COD浓度分别增加了1.04倍、1.61倍和1.24倍;有麦秸和无麦秸反应器在酸性条件下的COD去除率也最好;在三种pH条件下,添加秸秆会明显增加反应器前三个周期的出水氨氮浓度,而碱性条件下的氨氮去除率好于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的氨氮去除率;同样,三种pH条件下,有麦秸反应器的出水VFA要始终高于无麦秸反应器的出水VFA,且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酸化率要高于中性条件下的酸化率。
- 郭志军胡翔
- 关键词:PH值麦秸挥发性脂肪酸
- 农村生活垃圾长期堆放对土壤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对河北省白洋淀地区"淀中村"垃圾堆周边土壤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变化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农村生活垃圾长期露天堆放对土壤生物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堆周边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TN、TP、氨态氮、TOC含量明显增加,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随之发生变化。试验对距离垃圾堆0-60 m范围内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发现0 m处土壤的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分别是对照的9.42倍和4.33倍。随着与垃圾堆距离的增加,土壤中氨态氮和TOC的含量逐渐降低,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也呈下降趋势。数据分析表明,土壤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呈正相关,并且二者与氨态氮和TOC含量变化相关性显著。
- 万书明席北斗席北斗李鸣晓
- 关键词:土壤硝化速率呼吸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