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6002)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4
- 相关作者:邓宏武丁水汀陶智徐国强谭艳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带交错肋结构涡轮叶片复合通道的实验被引量:10
- 2010年
- 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带交错肋结构和纵向隔板的涡轮叶片内冷通道的流动与换热.实验采用相变加热的方法,为模型实验件提供等壁温边界条件,实验在Re=10 000~60 000之间进行.实验模型采用了交错肋结构和扰流柱结构,分别与两种纵向隔板组合进行实验,以期望得到综合传热效果最优的组合.实验件的一侧外壁面被分成10个区域以期望了解实验件局部换热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带交错肋结构的通道的换热效果好于带扰流柱结构的通道的换热效果.当Re30 000时,综合传热性能最佳的是带波形隔板加交错肋0612组合结构的通道,当Re30 000时,综合传热性能最佳的是带波形隔板加交错肋0412组合结构的通道.
- 邓宏武谭艳王佳仁孙纪宁
- 关键词:流动换热涡轮叶片
- 涡轮叶片尾缘复合通道的流动与换热被引量:3
- 2010年
- 实验研究了涡轮叶片尾缘带纵向隔板内冷通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采用相变加热的方法为实验提供了等壁温边界条件,模型实验件采用了扰流柱和微小通道结构,并且分别与直隔板和波形隔板进行组合实验,以期望得到综合换热效果最优的组合.为了获得通道的局部换热信息,实验件的一侧外壁面被细分成了10个集水区域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Re在10 000~60 000之间时,综合换热效果最差的是直隔板加光通道的组合结构,综合换热效果最佳的是波形隔板加微小通道的组合结构.
- 邓宏武谭艳王佳仁罗翔
- 关键词:扰流柱隔板换热涡轮叶片尾缘
- 带射流孔板矩形扰流柱通道内的壁面换热被引量:5
- 2009年
- 为了研究射流冲击对扰流柱通道内壁面的换热,以及射流孔板与扰流柱前缘的距离对通道换热的影响规律,采用薄膜加热片作为加热器提供等热流边界条件,对带射流孔板的矩形扰流柱通道进行了换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通道中布置扰流柱可以明显增强通道换热,且在扰流柱排前放置射流孔板可进一步对换热进行强化。实验还发现,射流孔板与扰流柱的间距不同,对通道换热的影响不同;在间距相同的情况下,射流孔板对不同位置的扰流柱换热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
- 徐国强李莉丁水汀王智勇邓宏武吴宏伟
- 关键词:换热扰流柱射流
- 微小通道在叶片冷却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针对涡轮叶片中部的微小通道冷却结构进行了换热以及流阻特性的分析,得到了微小通道宽高比和肋厚高比对其特性的影响.在进口雷诺数Re=11000时,若肋厚高比一定,则该冷却结构的综合换热效果随微小通道宽高比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若微小通道宽高比一定,则该冷却结构的综合换热效果随肋厚高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 马世岩徐国强邓宏武陶智丁水汀
- 关键词:涡轮叶片换热
- 开槽交错肋通道换热和流阻特性被引量:5
- 2007年
- 对一种特殊结构的涡轮叶片内冷通道——开槽交错肋通道进行了换热和流阻的测量实验.全部的实验都在静止的状态下完成,其中换热实验采用了水蒸气凝结换热方案.实验的Re数范围从5000~45000,得到了大量关于开槽交错肋涡轮叶片内冷通道的实验数据,并将结果与不开槽交错肋通道作出对比,得出一定槽宽的开槽交错肋通道相比于相同尺寸的不开槽交错肋通道,换热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流阻系数相应有所减小,所以整体换热效果优于不开槽通道.此外,对于不同槽宽通道的各项特性也进行了实验对比.得出4mm开槽交错肋通道的换热效果最好,接下来依次是2mm、6mm和8mm的通道.
- 邓宏武潘文艳陶智丁水汀
- 关键词:开槽换热
- 涡轮叶片尾缘通道中纵向肋对换热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冷凝水蒸汽的实验方法,测量三种不同类型纵向肋对叶片尾缘通道的换热影响.系统的研究了孔径为2.6 mm的带孔平肋,波峰孔径为3 mm、波谷孔径为2.2 mm的波浪肋,和不带孔平肋之间的换热和流阻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当Re<20 000时,波浪肋的换热优于带孔平肋,当Re>50 000时,波浪肋换热不及不带孔平肋.且波浪肋流阻远低于不带孔平肋和带孔平肋.
- 陶智袁星丁水汀徐国强邓宏武
- 关键词:换热特性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