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3025)

作品数:9 被引量:112H指数:7
相关作者:祁力钧冀荣华张建华李慧王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雾滴
  • 3篇杂草
  • 3篇雾滴沉积
  • 2篇杂草识别
  • 2篇三维模拟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计算流体动力...
  • 1篇悬挂式
  • 1篇烟雾机
  • 1篇叶面
  • 1篇有机硅
  • 1篇有机硅助剂
  • 1篇玉米
  • 1篇蒸发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叶
  • 1篇植物叶片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机械...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霍恩海姆大学

作者

  • 8篇祁力钧
  • 5篇冀荣华
  • 4篇李慧
  • 4篇张建华
  • 3篇王沛
  • 3篇王俊
  • 2篇王虎
  • 1篇杨学军
  • 1篇严荷荣
  • 1篇马伟
  • 1篇董祥
  • 1篇高春花
  • 1篇黄士凯
  • 1篇王景旭
  • 1篇夏前锦
  • 1篇刘惠

传媒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排灌机械工程...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果园喷雾机喷雾量垂直分布测试系统被引量:6
2013年
按照风送式喷雾机国家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设计了果园喷雾机喷雾量垂直分布测试系统。测试系统采用V型槽式集液装置和排放系统。测试系统能自动完成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处理,实现了测试过程的自动化,能够准确获得喷雾机垂直喷雾流量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喷雾压力增大使喷雾流量增加,但对喷雾药液分布均匀性没有明显影响;提高喷雾机驱动电动机的转速,增加风速,能够使垂直方向上药液分布更加均匀,提高垂直喷雾均匀性。测试系统能够获得喷雾机在垂直方向上的喷雾量分布特性。
董祥杨学军严荷荣
关键词:测试系统自动控制
植物叶片表面结构对雾滴沉积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为探索雾滴在不同结构叶片表面沉积效果差异,试验研究了138.2、176.5、209.1、235.1和283.7μm 5个粒径雾滴在毛刺、蜡质和粗糙3种表面的沉积效果,分析了各类叶片表面在与水平面呈0°、15°、30°、45°、60°和75°6个夹角时的沉积差异。对叶面结构、叶片倾角和雾滴粒径3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差异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喷量相同的情况下,雾滴在蜡质及粗糙叶面沉积率随雾滴粒径增大而减小,在毛刺叶片表面,当雾滴粒径大于231.5μm时,药液沉积率随雾滴粒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更为明显。在毛刺和粗糙叶片表面,药液沉积率随叶面倾角增大而减小;而在蜡质叶面,倾角大于45°时,沉积率会产生一次突增并超过较小倾角时的雾滴沉积率。叶片倾角对雾滴沉积率影响最大,叶面结构次之,雾滴粒径影响不显著。
王沛祁力钧李慧冀荣华王虎
靶标周围流场对风送喷雾雾滴沉积影响的CFD模拟及验证被引量:25
2015年
该文主要探讨在温室环境中用气流辅助方式喷施农药时,施药对象(靶标)周围的流场对雾滴飞行轨迹及雾滴附着行为产生的影响,以期为精准施药技术提供参考。该文基于CFD模拟,用离散相粒子跟踪法模拟流场中的雾滴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探寻雾滴附着靶标的条件,并采用试验手段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在靶标附近区域,对区域内的雾滴轨迹进行分析后,得出了雾滴在靶标上表面实现附着的时间条件,即雾滴从进口处运行到靶标边缘所需的时间必须比雾滴从进口处运行到靶标上表面等高位置所用时间长,雾滴才能实现附着;喷雾过程中靶标下方存在雾滴不能到达的遮挡区域,靶标对雾滴运动的遮挡长度与喷雾角度有关;气流速度与雾滴粒径是雾滴附着靶标的关键因素,在雾滴粒径为50μm,喷雾角度为60°的情况下,喷雾速度越高,流场中靶标上表面压力越大,喷雾雾滴的沉积率越低。
王景旭祁力钧夏前锦
关键词:流场
悬挂式常温烟雾机气流场与雾滴沉积三维模拟与试验被引量:8
2014年
基于CFD三维模拟技术,建立了常温烟雾机在密闭温室内作业的气流速度场模型及雾滴沉积分布模型,分析了常温烟雾机的气流速度场及雾滴沉积分布特性,并进行试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常温烟雾机有效风送距离与风送速度呈正比,在喷雾高度为1.5 m时常温烟雾机风送距离最短;风送速度为5 m/s和25 m/s时雾滴质量流率较大,风送速度为20 m/s以上、喷雾高度在2.0 m以上时,雾滴沉积均匀性较好。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说明,在风机作用区域内,所建立气流速度场数值模型模拟相对误差为10%~35%,雾滴沉积分布模型模拟相对误差为15%~35%,可较准确预测常温烟雾机气流速度场与雾滴沉积分布。
李慧祁力钧王沛
关键词:常温烟雾机计算流体力学
基于行宽的玉米行间杂草识别算法被引量:10
2013年
为精确识别和定位玉米行间杂草,满足基于机器视觉的变量施药系统喷施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行宽的多行玉米行间杂草识别算法。该算法以垂直拍摄的3叶期3行玉米田间图像为研究对象,利用YIQ颜色空间中的Q分量灰度化田间彩色图像,以降低自然光源对图像的影响;通过建立实际田间玉米行宽与图像玉米行宽的映射关系,将3叶期玉米行的宽度映射到对应图像中,并确定基于识别率和运算速度的覆盖范围;以具有一定宽度的玉米行作为识别基准,减小未连通叶片区域的误识别率,提高对杂草识别的精度。从识别精度和速度2方面与基于作物行中心线识别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3叶期3行玉米田间图像,杂草正确识别率可达89.2%,速度为197ms。本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行间杂草识别的精度和速度,能够初步满足基于机器视觉的变量施药系统对大田玉米多行喷施的工作要求。
黄士凯祁力钧张建华王俊
关键词:玉米杂草识别HOUGH变换
基于PCA和BP神经网络的万寿菊黑斑病孢子识别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万寿菊黑斑病难于防治的问题,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对万寿菊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tagetica)无侵染力和有侵染力的孢子进行精确识别。首先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病原菌孢子显微图像进行分割,选取3个颜色特征(R、G和V)、5个形状特征(Hu不变矩中的H2、H3、H4、H5和H6),以及3个纹理特征(R、G、B3个分量的对比度)共11个特征用于病原菌孢子分类识别。为提高识别速度和精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11个特征进行优化和筛选,采用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对万寿菊黑斑病病原菌的孢子进行分类识别。试验结果表明,经主成分分析后得到的第一、第二主成分能够有效减少BP网络训练时间和提高识别准确率,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8%。该方法能够精准识别万寿菊黑斑病病菌有侵染力和无侵染力的孢子。
刘惠冀荣华祁力钧马伟高春花
关键词:图像处理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
杂草叶片表面结构对雾滴铺展和蒸发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揭示不同表面结构的杂草叶片上雾滴的铺展和蒸发情况差异,设计试验研究了0.5%草甘膦在含有系列体积分数有机硅助剂的情况下,选择228,288μm两种粒径雾滴,分别沉积于毛刺、蜡质、粗糙等3种结构叶片表面时的铺展与蒸发情况.试验过程由数码摄像机记录,以获取雾滴完全蒸发所需的时间.并使用Matlab图形处理工具箱对视频中表征雾滴最大铺展面积的数字图像作分割处理,计算雾滴最大铺展面积.结果显示,粒径相同的情况下,在同一结构的叶片表面,雾滴所含有的有机硅助剂体积分数与雾滴的铺展面积呈正相关,而与雾滴的蒸发时间呈负相关.粒径大小相同、含有机硅助剂体积分数相同的雾滴在毛刺叶片表面的铺展效果最好,而蒸发最快;雾滴在蜡质叶片表面铺展面积与蒸发时间受有机硅体积分数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在粗糙结构叶片表面,粒径较小的雾滴受其'沟壑'结构影响较难铺展,而粒径较大雾滴的铺展受'沟壑'结构影响不明显.
祁力钧王沛张建华李慧冀荣华王俊
关键词:有机硅助剂雾滴大小
基于PCA-SVM的棉花出苗期杂草类型识别被引量:26
2012年
为了实现棉田中不同类型杂草的机器视觉识别,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棉花出苗期杂草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棉田图像中棉花和杂草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降低特征变量空间维数,结合支持向量机,实现对棉田杂草类型分类。通过120个棉花杂草测试样本分类试验结果发现,经PCA降维得到的前3个主成分分量能有效减少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时间和提高分类正确率;通过对比发现前3个主成分分量与径向基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相结合效果最好,其训练时间为91 ms,平均分类正确率达98.33%。
李慧祁力钧张建华冀荣华
关键词:棉花杂草识别主成分分析
温室轨道式弥雾机气流速度场三维模拟与试验被引量:14
2013年
基于CFD模拟技术建立了温室轨道式弥雾机的气流速度场分布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在所设计的模拟区域内,气流速度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呈梯度减小趋势;改变喷孔气流速度对气流速度场空间分布状态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对雾滴的分布范围有明显拓展作用;把喷孔气流速度由25 m/s提高到50 m/s,可将吹送距离由2.4 m增大到3.6 m,气流速度场范围半径由0.20 m扩大到0.25 m。试验和模拟结果对比表明,所建模拟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温室轨道式弥雾机气流速度场的速度分布特性。
祁力钧王虎张建华冀荣华王俊
关键词:弥雾机温室喷雾计算流体动力学三维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