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Z1038)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冬梅扎西松保扎西才措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玉树县仲达乡藏娘唐卡艺术传承现状调查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是关于青海省玉树县仲达乡藏娘唐卡传统现状的考察报告,主要就藏娘唐卡传承的人文与地理环境、传承的历史与现实、唐卡的形式技艺以及家庭和寺院等影响传承的诸种因素进行了考察,希望能为进一步研究和实施对藏族唐卡艺术及相关传承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刘冬梅扎西松保扎西才措
- 关键词:传承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从寺院传承到文化产业探索:勉塘后藏派唐卡传承的历史与现状被引量:1
- 2013年
- 勉塘后藏派唐卡主要传承流传于日喀则、萨迦、江孜等后藏一带。本文结合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从历史源流、绘画组织以及传承现状等方面入手,对勉塘后藏派唐卡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以此对唐卡如何在当代得到更好地传承提出自己的见解。
- 刘冬梅
- 关键词:文化产业
- 家的延续与唐卡的传承--西藏昌都嘎雪唐卡的社会技术体系探讨被引量:5
- 2014年
- 基于西藏昌都嘎雪唐卡画师家庭的人类学田野个案,文章尝试将家庭视为技艺的个人知识习得与社会交往相关联的一个结点,探讨唐卡的社会技术体系,并由此切入人类学对技术(技艺)、思维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笔者认为,唐卡既是维持家庭生计的手工艺,更是一种"心灵技术",其社会技术体系不仅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叠加而成的物质世界,还应包括精神的维度。家庭、村落中的信仰文化传统是唐卡技术再生产中最为重要的根基。
- 刘冬梅
- 造像之美:法度与实践——从西藏唐卡画师的艺术实践看藏传佛教造像的美学观被引量:6
- 2013年
- 本文主张以一种"实践的美学观"重新审视藏传佛教造像美学,从西藏唐卡画师的主位视角出发,将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对藏传佛教造像美学进行探讨,由此提出:一方面,历辈西藏画师对造像量度理论进行的注解,反映出佛教造像美学不断被本土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不同画派画师对造像量度的艺术实践,导致藏传佛教造像美学朝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 刘冬梅
- 关键词:藏传佛教造像法度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