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333040)

作品数:16 被引量:93H指数:5
相关作者:田贵山许珂敬章利特徐廷相高铁瑜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陶瓷
  • 5篇陶瓷过滤元件
  • 5篇过滤元件
  • 4篇陶瓷过滤器
  • 4篇催化
  • 3篇氧化铝
  • 3篇纳米
  • 3篇光催化
  • 3篇光催化活性
  • 3篇高温
  • 3篇高温陶瓷
  • 3篇高温陶瓷过滤...
  • 3篇掺杂
  • 3篇催化活性
  • 2篇氮氧化铝
  • 2篇透明陶瓷
  • 2篇成孔剂
  • 1篇等静压
  • 1篇等静压成型
  • 1篇动态链接

机构

  • 11篇山东理工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田贵山
  • 5篇许珂敬
  • 4篇徐廷相
  • 4篇章利特
  • 4篇高铁瑜
  • 3篇冯柳
  • 3篇魏春城
  • 3篇李芳
  • 2篇尚超峰
  • 2篇惠晶
  • 1篇邱继峰
  • 1篇陈志伟
  • 1篇任京成
  • 1篇李正民
  • 1篇董抒华
  • 1篇唐竹兴
  • 1篇张新义
  • 1篇孟凡涛
  • 1篇费继友
  • 1篇李云雷

传媒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陶瓷工业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大连铁道学院...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等静压成型对氮氧化铝陶瓷透明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本文采用高纯Al2O3、AlN和Al粉为原料,用Y2O3和MgO作为烧结助剂,在150MPa下等静压成型,然后在氮气氛下,1850℃保温1h制备出透明尖晶石型氮氧化铝(AlON)陶瓷。结果表明,透明AlON陶瓷晶粒尺寸细小,晶粒发育完善且分布均匀,晶界平直光滑且无第二相的存在。用等静压成型能明显能明显提高紫外区和可见光区的透明性能,但对红外区影响不明显,其在紫外光区(200~1100nm)最大透光率为82%,在红外光区(1750~5000nm)最大透光率为98%,密度为3.70g/cm3,约为其理论密度的99.7%。
魏春城田贵山孟凡涛唐竹兴
关键词:等静压成型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尖晶石型
离子掺杂对纳米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1
200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含有不同掺杂离子的TiO2溶胶和纳米粉,采用浸渍提拉法将溶胶涂敷在自制的多孔陶瓷膜件上,考察其对蚁酸溶液(1%)的光降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掺杂浓度(1%Fe3+,0.5%La3+(摩尔浓度))下,Fe3+/La3+-TiO2膜的光催化性能最好。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原子力电子显微镜和吸收光谱仪等研究单独掺杂Fe3+、La3+和复合掺杂Fe3+/La3+离子的作用及膜的性能,从而确定出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最佳掺杂工艺。
许珂敬杨新春李正民
关键词: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离子掺杂烧结温度
超音速气固两相分离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建立了超音速气固两相分离装置试验系统,在室温和不同喷管进口全压下,对空心玻璃珠颗粒的分离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喷管进口全压在482-537 kPa范围时,超音速气固两相分离试验装置对Sauter平均直径9.84μm颗粒的总分离效率为57.83%-67.28%,对直径大于8.31μm颗粒的分离效率为75.73%-80.52%,对直径在15μm以上颗粒的分离效率为96%-100%,表明颗粒直径越大,分离效率越高.由此可见,超音速气固两相分离方法是可行的.试验研究为超音速气固两相分离技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高铁瑜章利特夏庆锋徐廷相
关键词:超音速
制备工艺条件对纳米Ti_(1-x)S_x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以硫脲为S的源物质,以钛酸丁酯为TiO2的前驱体,以蜂窝陶瓷为载体,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备Ti1-xSxO2薄膜,探讨热处理温度、S掺杂量及涂膜等工艺条件对Ti1-xSx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硫TiO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增大;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备Ti1-xSxO2光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硫脲与Ti(OBu)4摩尔比为3:1,煅烧温度为600℃,涂膜层数为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Ti1-xSxO2纳米薄膜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100%。
许珂敬尚超峰李芳
关键词:掺杂光催化活性
S掺杂纳米TiO2的可见光响应机制被引量:10
2008年
以硫脲为S的源物质,以钛酸丁酯为TiO2的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XPS和FTIR等技术分析S掺杂对TiO2晶格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元素S在TiO2晶格中的化学状态以及所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结果表明:掺杂的S以S4+进入TiO2晶格中取代部分Ti4+,形成Ti1-xSxO2催化剂;S4+在TiO2的价带上形成1个电子占据能级,价带上的电子占据能级的价带顶位主要由S3p态构成,同时S3p也有助于形成1个由Ti3d和O2p态构成的导带,S3p态与价带的交叉使价带变宽,导致能带变窄,从而改善TiO2的光谱响应,使吸收边缘扩展到可见光的区域。对亚甲基蓝的光降解实验结果证实硫掺杂明显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许珂敬尚超峰李芳
关键词:可见光
用作催化剂载体的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改性被引量:5
2007年
以TiO2和BaO为改性剂,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出了高比表面积的纳米氧化铝.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比为5%的TiO2或BaO可以减小颗粒尺寸,增大比表面积.但过量的TiO2或BaO会恶化α-Al2O3的性能.
李芳许珂敬白咏梅
关键词:纳米氧化铝均相沉淀法掺杂比表面积
用于净化高温煤气的陶瓷过滤元件的制备及其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以氧化铝为基体材料,采用添加成孔剂法,并结合注浆成型和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出用于过滤高温煤气的陶瓷过滤元件。研究了料浆的配方及流动性能等对成型坯体性能的影响、成孔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气孔率、抗压强度及过滤元件外形的影响以及适应于该过滤元件的烧结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成孔剂AUM和无机成孔剂活性炭混合使用效果好;在成孔剂用量为25vol%、添加适量添加剂条件下,注浆成型和注凝成型后在1360℃下烧结40min,可得到气孔率高达47.4%、抗压强度达32.26MPa,气孔的孔径为6~10μm的高温煤气过滤元件。
许珂敬田贵山任京成
关键词:陶瓷过滤元件高温煤气凝胶注模成型注浆成型成孔剂注凝成型
烛状陶瓷过滤元件过滤流动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对烛状陶瓷过滤元件进行了过滤流动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烛状陶瓷过滤元件沿轴向的不同位置过滤介质的压降和孔隙流速有较大的差别,开口端和封闭端之间的的差别最大,在高的过滤室压力和流量下此差别有加大的趋势.烛状陶瓷过滤元件沿轴向从封闭端到开口端的各个部位,都应尽量避免压降与流量关系曲线的非线性区,以减小流动损失.
费继友高铁瑜姚玉鹏李芳
关键词:陶瓷过滤元件压降
高温陶瓷过滤器反向脉冲过程过滤管瞬态流场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建立了高压陶瓷过滤器反向脉冲清洗的数学模型,得到了反向脉冲清洗的一维非稳态的压力分布解析解,进而得到了反向脉冲过程中的管内动态压力分布曲线,证实了负压区的存在.分析了反吹过程的正压峰值和负压峰值与渗透率、脉冲宽度和喷吹压力之间的关系.分析指出,负压区的存在不仅与反向脉冲系统的结构有关,而且和多孔介质本身的性质有关,这对于优化脉冲清洗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结果表明,在保证脉冲反吹效果的前提下,应该选择较小的喷吹压力和脉冲宽度.
邱继峰徐廷相章利特惠晶
关键词:高温陶瓷过滤器
高温陶瓷过滤器测控系统
2005年
为研究陶瓷过滤元件的流动特性,实现元件的在线再生,设计了高温陶瓷过滤器测控系统.测控系统以工控机作为硬件基础,分为模拟量输入通道和数字量输出通道两部分.在VB环境下开发了测控系统软件,测控软件被分为4个模块,重点介绍了各软件模块的功能.同时,还阐述了软件中的动态链接库技术.
李云雷张新义田贵山
关键词:陶瓷过滤元件测控系统实时监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