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2-Z36)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张丽娟巨晓棠吉艳芝郭艳杰李博文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DCD
  • 3篇碳源
  • 3篇土壤
  • 3篇土壤N
  • 2篇氮素
  • 2篇氧化亚氮
  • 2篇氧化亚氮排放
  • 2篇农田
  • 2篇农田土壤
  • 2篇配施
  • 2篇番茄
  • 2篇氨挥发
  • 2篇N2O
  • 2篇CO_2排放
  • 1篇氮素淋失
  • 1篇氮素损失
  • 1篇氮源
  • 1篇典型农田
  • 1篇设施菜田
  • 1篇设施番茄

机构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张丽娟
  • 4篇巨晓棠
  • 3篇李博文
  • 3篇吉艳芝
  • 3篇郭艳杰
  • 3篇王琳
  • 2篇孙卓玲
  • 2篇杨威
  • 2篇尹兴
  • 2篇周晓丽
  • 1篇杨榕
  • 1篇马银丽
  • 1篇倪玉雪
  • 1篇王小敏
  • 1篇聂文静
  • 1篇王玮
  • 1篇张琳
  • 1篇韩晓莉
  • 1篇张艺磊

传媒

  • 3篇农业资源与环...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硝态氮源及碳源有效性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以华北平原农田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静态培养系统研究NO_3^--N与不同碳源组合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NO_3^--N作为氮源和不同碳源施入土壤,除NO_3^-+纤维素,其余土壤N_2O排放通量均高于对照组和只添加氮源土壤;NO_3^--N和不同碳源组合的CO_2累积排放量均高于对照和只添加氮源土壤。NO_3^-+果胶的N_2O排放量在第1 d达到最大值1 383.42μg N·kg^(-1)·d^(-1);NO_3^-+葡萄糖的CO_2排放量在第1 d达到最大值370.13 mg C·kg^(-1)·d^(-1),CO_2累积排放量顺序为:葡萄糖>果胶>秸秆>纤维素>淀粉>木质素。土壤NO_3^--N含量与N_2O排放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之,添加纤维素可以抑制N_2O的排放,促进CO_2排放,并增加土壤中NO_3^--N含量,添加其余碳源均会促进土壤N_2O和CO_2排放。
周晓丽王琳张艺磊张丽娟马银丽巨晓棠吉艳芝
关键词:碳源氧化亚氮
外加可溶性碳源对华北典型农田土壤N_2O、CO_2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以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为对象,运用静态培养系统研究方法,设置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土壤N2O、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配施的外源添加方式明显促进N2O和CO2排放,其排放通量均高于对照组和只添加氮源的处理。在配施碳源葡萄糖浓度为0.5g/kg时N2O排放通量最高(NH4+组2 500μg/(kg·d),单位以N计,下同,NO-3组1 500μg/(kg·d)),4.0g/kg时N2O排放通量最低(NH4+组500μg/(kg·d),NO-3组800μg/(kg·d));葡萄糖浓度为2.0g/kg时CO2排放通量最高(NH4+组500mg/(kg·d)),0.5g/kg时CO2排放通量最低(NH4+组100mg/(kg·d))。从培养开始到结束,只添加氮源的土壤NH4+含量变化不明显,NO-3含量增至29.21mg/kg(NH4+组)和62.25mg/kg(NO-3组);而配施葡萄糖的土壤NH4+含量降为不足1mg/kg(NH4+组),NO-3含量明显减少。N2O累积排放通量与葡萄糖浓度呈负相关(NH4+组),CO2累积排放通量与葡萄糖浓度呈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加可溶性碳源明显减少土壤中NH4+和NO-3含量,并且促进土壤N2O、CO2排放,其排放通量大小与C/N比有关。
倪玉雪孙卓玲尹兴马银丽巨晓棠张丽娟
关键词:氧化亚氮
铵态氮源和碳源对土壤N2O、CO2释放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在田间持水量WFPS为70%、温度为20℃的条件下,通过室内静态培养方法研究铵态氮源与不同碳源结合,对华北平原典型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N_2O、CO_2释放的影响。其中,碳源种类分别为葡萄糖、果胶、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和秸秆。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和果胶有效促进了土壤N_2O的释放,并在第1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 039.85μg N_2O-N·kg^(-1)·d^(-1)和2 533.44μg N_2O-N·kg^(-1)·d^(-1);添加纤维素和只施秸秆处理降低了N_2O释放。施入碳源增加了CO_2释放,顺序为纤维素>淀粉>葡萄糖>果胶>秸秆>木质素。培养结束后土壤中铵态氮几乎消耗完全,除添加葡萄糖处理外,其他施碳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均有所增加。在培养前3d,土壤NH^+_4和NO^-_3总含量与N_2O释放量显著相关。
王琳周晓丽马银丽巨晓棠吉艳芝张丽娟
关键词:碳源N2OCO2
氮肥与DCD配施对温室番茄膨果期土壤N_2O排放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以传统施肥为对照,进行氮肥与DCD配施对温室番茄膨果期土壤N2O排放通量和番茄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施DCD能显著降低番茄土壤N2O排放通量和排放总量,传统施肥条件下,第1次和第2次追肥土壤N2O排放总量分别为15.30、48.18kgN/hm2,传统施肥配施DCD各处理(DCD 5%、DCD 10%、DCD 15%、DCD 20%)和优化施肥配施DCD处理土壤N2O排放总量则分别降低到8.56、6.53、5.16、3.92、3.38kgN/hm2和36.33、26.38、11.61、12.49、7.94kgN/hm2;传统施肥条件下,第1次和第2次追肥土壤N2O排放系数分别是为0.11%和0.35%,传统施肥配施DCD各处理(DCD 5%、DCD 10%、DCD 15%、DCD 20%)和优化施肥配施DCD处理土壤N2O排放系数分别降低到0.06%、0.05%、0.04%、0.03%、0.02%和0.26%、0.19%、0.08%、0.09%、0.06%,表现出了较好的硝化抑制效果。优化施肥配施DCD处理对土壤N2O排放总量和土壤N2O排放系数的降低效果显著。同时氮肥配施DCD对番茄果实产量也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传统施肥配施15%DCD和优化施肥配施10%DCD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分别增产38.90%和38.38%。综合可知,采用优化合理施肥同时配施量DCD不仅能够减少N2O排放,还能显著提高番茄产量,较好的实现了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
杨威郭艳杰李博文张丽娟杨榕
关键词:氧化亚氮排放温室番茄
炭输入及生化调控对设施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本研究以河北永清蔬菜基地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控制温度(25±1)℃和土壤含水量(70%WFPS),采用静态培养方法,通过监测培养期间土壤N_2O排放通量、无机氮含量及土壤中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炭输入及生化调控对设施菜田N_2O排放及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尿素后,N_2O排放峰值达到644.11μg N·kg^(-1)·d^(-1),添加双氰胺(DCD)和石灰氮(CaCN_2)的土壤N_2O排放峰值分别为101.47μg N·kg^(-1)·d^(-1)和36.74μg N·kg^(-1)·d^(-1),对于N_2O减排效果好,且能有效抑制亚硝态氮的产生;施用控释尿素、添加黑炭或有机肥能减少N_2O排放,而添加石灰氮闷棚显著增加了N_2O排放。控释尿素、秸秆、黑炭、DCD和CaCN_2均对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有一定抑制作用,施加石灰氮或有机肥有助于减少硝态氮向亚硝态氮的转化。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增加,有助于反硝化过程的进行,增加了N_2O排放的风险。
王琳尹兴王玮张琳张丽娟
关键词:设施菜田N2O秸秆黑炭DCD石灰氮
不同水氮条件下双氰胺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和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研究不同水氮条件下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和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水氮处理条件下,配施DCD能显著抑制土壤NH4+-N含量的降低,提高氮素利用率;同时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从而减少氮淋失。与传统水氮处理相比,优化水氮配施DCD(W2N2+DCD、W2N3+DCD和W2N4+DCD)可使设施番茄施用氮素的平均利用率由13.84%提高到22.45%;可使表层(0-10cm)土壤的NO3--N淋失量降低49.34%~55.54%,0-30cm土层NO3--N含量降低35.21%~64.88%;平均减少30-120cm土层NO3--N淋失量61.08%~72.00%。同时,优化水氮配施DCD的调控措施还能够显著降低番茄体内硝酸盐含量,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可使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51.94%~62.82%,且对番茄产量影响不大。综合评价,与传统水氮处理相比,优化水氮配施DCD处理W2N2+DCD在番茄生长期内减少施氮量59.02%,节约灌溉用水29.80%,能够使土壤0-10cm土壤NO3--N累积量减少54.01%,且在初果期、盛果期、末果期和拉秧期0-120cm剖面中NO3--N累积量分别降低58.32%,72.80%,63.23%和52.60%,并将氮素利用率提高到25.49%,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也降低59.81%,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
郭艳杰李博文张丽娟杨威
关键词:硝化抑制剂氮素淋失设施番茄
氮肥与DCD配施对棚室黄瓜土壤NH_3挥发损失及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以传统水氮管理为对照,进行了优化水氮管理条件下氮肥与DCD配施对大棚黄瓜土壤氨挥发损失及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水氮管理相比,优化水氮管理减少了氮肥用量及灌水量,但黄瓜产量并没有降低.各水氮处理的NH3挥发速率峰值出现在施肥灌水后的第3d,添加DCD的各优化水氮处理与传统水氮处理相比,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分别减少55.97%、43.68%、66.47%,4次追肥后W2N2+DCD、W2N3+DCD和W2N4+DCD的氨挥发速率峰值与累积量变化范围较小.不同水氮处理的N2O排放通量的峰值均出现在施肥灌水后的第4d,各追肥时期W2N2+DCD、W2N3+DCD和W2N4+DCD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峰值与N2O累计排放量均显著低于传统水氮处理W1N1,并且3个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充分表明优化水氮管理中将氮肥与DCD配施对减少N2O排放起到了显著作用.
聂文静李博文郭艳杰王小敏韩晓莉
关键词:DCD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
不同水氮条件下双氰胺(DCD)对温室黄瓜土壤氮素损失的影响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设施蔬菜习惯"大水大肥"的传统管理模式,不仅影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过量施用氮肥以及不合理的灌溉所导致的氮肥利用率低、氮素损失等资源浪费和环境的负效应问题,重点研究双氰胺(DCD)在设施蔬菜生产体系中的硝化抑制效果及其影响机制,并筛选出了适用于设施黄瓜生产的最优水氮管理方案。【方法】采用田间原位跟踪法,对温室黄瓜追肥期间土壤N2O排放量、氨挥发损失量、无机氮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N2O气体样品用密闭式静态箱法采集,用Agilent GC6820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氨挥发样品用密闭室法采集,硼酸溶液吸收,标准硫酸滴定法测定。新鲜土样用1.0 mol/L KCl浸提,滤液用TRACCS 2000型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的NH+4-N和NO-3-N含量。【结果】在不同水氮条件下[传统水氮(T)的施氮量为N 988.6 kg/hm2、灌溉量为758.8 t/hm2;推荐水氮Ⅰ(R1)的施氮量为N 709.4 kg/hm2,推荐水氮Ⅱ(R2)的施氮量为N 746.9 kg/hm2,灌溉量均为531.2 t/hm2]。加施DCD后,推荐水氮Ⅰ、推荐水氮Ⅱ处理N2O的排放通量分别显著减少了42.1%和64.1%,但氨挥发损失分别显著增加了34.3%和40.4%;0—1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与N2O排放通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铵态氮与氨挥发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传统水氮处理在0—60 cm土壤剖面均检测到大量的硝态氮,前两次追肥后尤为明显。在减氮基础上加施DCD有助于减少硝态氮的累积,对0—30 cm根区硝酸盐淋洗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在0—30 cm土壤-蔬菜体系中,传统水氮处理的氮素表观损失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加施DCD后,推荐水氮Ⅰ、推荐水氮Ⅱ处理的氮素盈余和氮素损失率均有所降低。与传统水氮处理相比,推荐水氮Ⅱ+DCD的处理增产23.3%,经济效益增加25560yuan/hm2。【结论】在本
张琳孙卓玲马理吉艳芝巨晓棠张丽娟
关键词:N2O排放氨挥发无机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