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578)

作品数:8 被引量:100H指数:4
相关作者:胡金凤陈乃宏宋修云李婧孙明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凋亡
  • 2篇信号
  • 2篇学习记忆
  • 2篇炎症
  • 2篇缺血
  • 2篇细胞
  • 2篇脑缺血
  • 2篇化合物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结石
  • 1篇凋亡通路
  • 1篇豆素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信号途径
  • 1篇信使
  • 1篇学习记忆能力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炎症因子

机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作者

  • 6篇胡金凤
  • 5篇陈乃宏
  • 4篇宋修云
  • 2篇徐霜
  • 1篇武冬慧
  • 1篇齐孟和
  • 1篇李静炜
  • 1篇韩宁
  • 1篇刘刚
  • 1篇孔令雷
  • 1篇楚世峰
  • 1篇王奇
  • 1篇苑玉和
  • 1篇李婧
  • 1篇张毅
  • 1篇张美金
  • 1篇张均田
  • 1篇孙明娜
  • 1篇牛非

传媒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医药导报
  • 1篇神经药理学报
  • 1篇第三届中国药...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荜拔油非皂化物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被引量:2
2013年
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与胆道)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据报道西方国家成年人胆石病的发病率达15%~20%,我国的发病率为7%~10%,而70%~80%的胆结石为胆固醇结石。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固醇结石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1]。目前胆固醇结石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徐霜胡金凤楚世峰韩宁李静炜李月廷陈乃宏
关键词:胆固醇结石
神经细胞凋亡与脑缺血疾病被引量:75
2012年
脑缺血疾病是现代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杀手之一。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细胞凋亡是脑缺血疾病造成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机制,神经细胞凋亡通路主要包括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PARP/AIF通路。基于神经细胞凋亡与脑缺血损伤关系的深入研究,抗凋亡治疗已经成为了治疗脑缺血疾病的重要途径。
宋修云胡金凤陈乃宏
关键词:神经细胞凋亡脑缺血凋亡通路线粒体死亡受体
化合物IMM-H004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
目的:研究IMM-H004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MM-H004 1.5mg/kg、3mg/kg、 6mg/kg处理组及Edaravone 6mg/k...
宋修云胡金凤武冬慧孔令雷齐孟和韩宁徐霜牛非陈乃宏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凋亡血脑屏障
突触病变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5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中以Aβ聚集形成老年斑和过度磷酸化的tau形成神经纤维缠结为特征.突触丢失与AD病人的痴呆进程联系最为紧密,寡聚体Aβ以及突触特异部位磷酸化tau水平的增加可能在AD突触丢失和功能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Aβ可与突触上多个受体和蛋白结合,Aβ诱导的树突和树突棘中钙离子水平增加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突触功能障碍和丢失中表现出中心地位.而异常磷酸化的tau可能是Aβ引起突触功能障碍和丢失的下游事件.研究发现Aβ诱导的树突棘丢失的培养神经元中,树突中有内源性tau存在.且研究表明,神经纤维缠结总量与痴呆不相关,突触特异部位磷酸化tau水平增加是与痴呆相关的.
张美金楚世峰陈乃宏胡金凤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TAU磷酸化
天然抗氧化剂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氧化应激极易触发细胞内信号转导,催化神经元变性,导致神经元死亡和丢失,进而引起和加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在AD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抗氧化措施可预防、延缓和治疗AD。在各种抗氧化干预中,天然抗氧化剂因易摄取,副作用小等特点成为未来AD新药研发的重点之一。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天然抗氧化剂预防及治疗AD的研究进展。
王莹莹宋修云王奇陈乃宏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氧化应激天然抗氧化剂
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的类型和特点及对促智药研究的基本要求被引量:2
2012年
介绍脑内第一至第四信使和对促智信号传导研究的基本要求,即根据促智药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找出靶受体,它决定信号传导途径的启动和导向,然后阐述先后有哪些信号分子参与级联反应,以了解信号传导的类型和特点,最后明确核转录因子或效应器以及最终的基因产物能否解释它的生物活性。报道两种药物促智信号转导的研究结果,得出以下几点结论:药物作用的靶点大多是受体,也可能是离子通道或胞外酶,药物可能直接作用于靶受体,也可是间接地,即通过机体释放神经递质或其他内源性物质再作用于靶受体;药物激活的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存在多种,这是因为脑内信号之间的交流十分广泛,已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上游一个信号分子激活后,便可激活下游许多信号分子。
张均田胡金凤
关键词:促智药学习记忆信号传导信使
化合物CHO3抗神经炎症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研究化合物CH03对LPS所致小胶质细胞BV-2激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CH03(0.1,1,10μmol·L)与100μg·L的LPS作用BV-2细胞24h,采用形态观察,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胡金凤宋修云苑玉和陈乃宏
文献传递
米非司酮对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观察抑郁症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的干预作用。取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组(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组)和米非司酮组(CM组)。后两组采用35天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建立抑郁症模型,建模14天起CM组给予米非司酮50 mg.kg 1.d 1。采用旷场实验、糖水消耗量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的行为学改变;CorticosteroneEIA Kit测定大鼠血浆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含量;尼氏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CUS组大鼠行为学测试显示其直立活动及水平活动减少、糖水摄入百分比减少及学习记忆力下降;血浆中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尼氏染色显示,CUS组大鼠海马CA3区细胞层变薄,细胞间隙增大,排列紊乱疏松,而CM组在上述行为学和海马形态方面有明显的改善。结果提示,CUS可导致大鼠产生抑郁症状和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米非司酮对其有改善作用,该现象可能与应激导致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血浆中CORT水平增加引起海马结构损伤有关。
李婧孙建栋刘岩苑玉和陈乃宏
关键词:米非司酮学习记忆皮质酮
CKLF1通过激活PLCγ/FAK信号途径促进SH-SY5 Y细胞迁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考察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 1,CKLF1)对神经系统细胞系SH-SY5Y细胞迁移运动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ELLocate细胞定位法研究CKLF1在不同时间点对SH-SY5Y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CKLF1是否能够增强与细胞迁移密切相关的局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Tyr-39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并进一步研究抑制FAK上游分子PLCγ对这一作用的影响;采用Boyden趋化小室法观察抑制FAK或PLCγ对CKLF1趋化活性的影响。结果 CKLF1对SH-SY5Y细胞具有趋化作用,能够诱导其迁移运动,并能明显增强FAK-pY39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而加入PLCγ抑制剂U73122则减弱了CKLF1诱导的FAK磷酸化水平的升高。此外,FAK抑制剂PF-573228和PLCγ抑制剂U73122均可明显抑制CKLF1的趋化活性。结论趋化因子CKLF1能够通过激活PLCγ/FAK信号途径,促进SHSY5Y细胞的迁移运动。
王真真苑玉和韩宁张毅陈乃宏
关键词:细胞迁移FAKSH-SY5Y
10种香豆素衍生物神经保护作用筛选及机制初探被引量:5
2015年
检测10种新型香豆素衍生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索。采用MTT法筛选10个香豆素衍生物对神经毒性剂(Aβ25-35及鱼藤酮)或氧糖剥夺(OGD)所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获得活性较好的化合物;采用显微形态学观察各种神经毒性剂模型下该化合物的作用情况;通过脂多糖(LPS)致小胶质细胞炎症病变,并采用ELISA法检测化合物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最后,检测此化合物对自由基的直接清除能力。化合物3不但对3种神经元毒性模型所致细胞存活率降低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且能显著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另外,化合物3具有很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相当于维生素C。化合物3显著的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可能是其重要的神经保护机制。化合物3作为一种潜在的神经保护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宋修云胡金凤孙明娜刘刚陈乃宏
关键词:香豆素衍生物神经保护炎症因子自由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