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A440334)
-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4
- 相关作者:韦四江杨玉顺勾攀峰宋常胜孙闯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 大断面破碎硐室围岩蠕变模拟及控制技术被引量:28
- 2013年
- 对大断面破碎围岩多次返修巷硐,锚网索支护方式难以有效控制其强流变。结合焦煤公司中马村矿39#泵房多次返修的状况,认为高应力作用下的不稳定强流变岩层,支架受力不均等因素是硐室围岩失稳的主因,提出了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联合修复方案:一次锚网索支护,二次封闭刚性支架联合支护,三次围岩注浆加固。采用蠕变数值模拟方法对原支护和返修加固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方案在360 d时的断面收缩率达到92.2%,顶板最大下沉量达到2 792 mm,围岩处在加速蠕变失稳阶段;返修加固方案在1 000 d时的顶板最大下沉量仅56.8 mm,围岩处在蠕变稳定阶段;锚索作用在完整岩体范围内,锚杆大部分作用在塑性圈范围内,注浆范围外应力等值线密集,其峰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逐渐内移。工业性试验表明:224 d时,硐室表面最大位移为18 mm,变形速率小于0.5 mm/d,修复加固取得了成功。
- 韦四江勾攀峰于春生
- 关键词:大断面破碎围岩联合支护
- 朱村矿无支护回采巷道稳定机理及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朱村矿一5煤层回采巷道顶板为硬厚岩,强度较高,具备不支护的条件。对该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巷道围岩无破碎区,塑性区半径2.43 m,表面位移1.25 mm,顶板所承受的拉应力远远小于其抗拉强度,属于稳定岩层。工业性试验表明,工作面超前段无支护巷道能够保证安全,采动后阶段需要加强支护。
- 杨玉顺杜宇
- 关键词:回采巷道弹塑性
- 断裂带主要巷道围岩类别及支护对策
- 2015年
- 破碎、软弱或富含地下水是断层带区域岩层的主要特征,是地下巷硐掘进与支护工程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在调研方庄一矿主要开拓巷道围岩表面及深部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将该矿主要开拓巷道分为实体巷道、煤柱巷道、窄煤柱巷道、穿越老空区巷道和断层带巷道5种类别,并提出了返修加固思路。针对断裂构造带-400 m大巷,给出了返修加固参数,矿压观测显示该加固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张小奇赵光清谢春明韦四江
- 关键词:断裂带破坏特征围岩类别
- 回采工作面片帮机理及超前预注化学浆体锚杆控制技术被引量:6
- 2014年
- 煤壁片帮是综采工作面常见而又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依据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煤壁片帮的物理力学模型,推导出了回采工作面煤壁片帮的宽度及护帮板对煤壁支护力的表达式,分析了煤壁片帮的影响因素.根据现场调研和分析,可将煤壁片帮机理分为拉伸式、剪切式和复合式3种类型.片帮受竖向裂隙及煤层结构控制.为了加固煤壁且保证工作面正常推进,提出了在工作面上下巷灌注化学浆体材料,超前回采工作面对煤壁进行化学浆体锚杆加固的方法.现场实践表明,化学浆体锚杆能够强化煤壁,有效降低其破碎区及塑性区的宽度,显著减小煤壁片帮几率及规模;化学浆体锚杆具有易切割、易分选、无污染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对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无干扰,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 韦四江李怀珍
- 关键词:回采工作面片帮机理
- 义煤矿区冲击地压微震信号频谱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利用微震监测系统,搜集了义煤矿区跃进矿、千秋矿和常村矿发生冲击地压时微震信号,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FFT)变换,分析微震信号的时域波形及频谱特征。得出如下结论:冲击地压发生时,主震振幅较大,其中跃进矿高振幅持续时间短,波形持续时间(大于0.2s);千秋矿高振幅持续时间长(大于0.3s),波形持续时间长(大于0.4s);常村矿高振幅持续时间长(0.5-1.0s),尾波持续时间(大于0.2s)。低频所占比例较大,频带较宽,其中跃进矿主频集中在0-80Hz,大能量波形主频集中在0-40Hz之间;千秋矿主频集中在0-240Hz,大能量波形主频集中在0-100Hz;常村矿主频集中在0-100Hz,大能量波形主频集中在0-40Hz。
- 韦四江杨玉顺
- 关键词:冲击地压微震监测
- 采动影响大断面巷硐群加固机理及对穿锚索控制技术被引量:10
- 2015年
- 采动影响下的高支承压力,造成鹤煤九矿31巷硐群软弱围岩发生蠕变破坏乃至返修,提出了深浅交错全断面注浆和对穿锚索的硐室围岩加固方法。采用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该巷硐群在强支承压力作用下的失稳机理,试验表明:随着顶压增加,硐室两侧岩柱变形持续增加,其承载能力持续降低;对穿锚索的载荷先增加,而后呈现波浪状调整状态;对穿锚索对于增加岩柱表层压应力及其承载能力非常重要;窄岩柱承受了更高的支承压力,破坏更为严重,两帮锚固体表现为整体移近。工业试验表明,对穿锚索能够有效控制硐室帮岩柱和硐室围岩的稳定。
- 韦四江宋常胜杨玉顺孙闯
- 关键词:采动影响破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