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2010B41)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黄敏沈月琴朱臻黄水灵蒋琴儿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碳关税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述评被引量:3
- 2011年
- 2009年,欧美国家提出碳关税迫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自愿进行碳减排,从而碳关税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碳关税提出的背景出发,总结和归纳了我国外贸出口、外贸顺差、高碳产业和发达国家的进口对我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分析了碳关税对我国企业成本、外贸出口、高碳产业和外贸环境的影响。
- 黄水灵黄敏
- 关键词:碳排放碳关税
- 中国消费碳排放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本文采用(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2-2009年中国二氧化碳的生产排放、消费排放、出口排放及进口排放,并采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方法对消费排放与出口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生产排放量与消费排放量分别从405509.15MT与407266.16MT增加至602281.91MT与573106.09MT。除2002年外,其余年份生产排放量都大于消费排放量,缘由在于此间出口含碳量都大于进口含碳量。分解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国内最终需求规模和进口规模的扩张是消费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出口规模是出口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最终消费及中间产品的需求逐步趋向于高碳排放产品,中间投入技术呈一定进步趋势,但能源效率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但能源结构和出口结构仍不够理想。
- 黄敏
- 关键词:结构分解分析
- 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消费排放与生产排放的对比被引量:2
- 2012年
- 二氧化碳的减排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浙江省也为此作出众多努力。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及结构分解方法对浙江省2002—200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计算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各年生产排放量都大于消费排放量;最终需求、调入及进口是导致消费排放增加的三个主要因素;出口规模是影响出口排放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此期间,中间投入效应有一定的改善;单位产值能耗效应也有较大改善;单位能源碳排放效应非常小,改善不太明显。
- 黄敏蒋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