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8A360002)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康文艺吴彩霞王金梅薛愧玲姬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顶空
  • 1篇顶空固相微萃...
  • 1篇乙基苯
  • 1篇质谱联用
  • 1篇色谱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抗氧化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质...
  • 1篇噻唑啉
  • 1篇酰基
  • 1篇相色谱
  • 1篇联用技术
  • 1篇抗氧化
  • 1篇苦味
  • 1篇磺酸
  • 1篇挥发性
  • 1篇挥发性成分
  • 1篇挥发油
  • 1篇挥发油成分

机构

  • 3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作者

  • 3篇康文艺
  • 2篇吴彩霞
  • 1篇王金梅
  • 1篇常星
  • 1篇刘瑜新
  • 1篇姬志强
  • 1篇薛愧玲

传媒

  • 3篇中国药房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头状蓼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头状蓼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脂溶性维生素E及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作对照,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Fe3+)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检测头状蓼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与头状蓼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比较,头状蓼甲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的能力较强。结论:头状蓼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3种方法中,DPPH方法和ABTS方法相关性最高。
吴彩霞刘瑜新常星康文艺
关键词:体外抗氧化
有柄石韦和绒毛石韦叶的挥发油成分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有柄石韦和绒毛石韦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法)进行分析。色谱柱为HP-5MS石英弹性毛细管(30.0m×250μm×0.25μm),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流速为1.0mL.min-1,电离方式为EI源,电离能量为70eV。结果:首次从有柄石韦叶中鉴定出39种化合物,从绒毛石韦叶中鉴定出29种化合物,其中有12种二者是相同的。结论:2种石韦属植物叶的挥发油成分有明显的相同点,但是二者的主要成分有着根本的区别。有柄石韦叶中的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和绒毛石韦叶中的石竹烯具有药用价值。
薛愧玲唐娜娜姬志强康文艺
关键词:挥发油成分
枇杷花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联用法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法分析鉴定枇杷花挥发性成分,并优化SPME的操作条件。方法:色谱柱为DB-5MS石英弹性毛细管柱(30.0m×250μm×0.25μm),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流速为1.0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50℃,电离方式为EI源,电离能量为70eV,质量扫描范围为30~440amu。结果:样品在80℃、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DVB)萃取头对枇杷花顶空吸附30min,250℃解吸1min,GC—MS对解析物进行分离鉴定,共获得34个峰,鉴定出29个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7.42%,主要为苯甲醛和4-甲氧基苯甲醛。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枇杷花中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吴彩霞王金梅康文艺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挥发性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