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5024)

作品数:4 被引量:102H指数:3
相关作者:郭裕福柳艳香任素玲吴国雄刘屹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年代际
  • 2篇年代际变化
  • 1篇短期气候
  • 1篇短期气候预测
  • 1篇台风
  • 1篇太阳活动
  • 1篇气候
  • 1篇气候模式
  • 1篇气候预测
  • 1篇热带
  • 1篇耦合气候模式
  • 1篇外强迫
  • 1篇纬度
  • 1篇西太平洋
  • 1篇西太平洋副热...
  • 1篇夏季
  • 1篇相互作用
  • 1篇降水
  • 1篇旱涝
  • 1篇旱涝预测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3篇柳艳香
  • 3篇郭裕福
  • 1篇刘屹岷
  • 1篇吴国雄
  • 1篇任素玲
  • 1篇马晓燕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外强迫因子变化在2003年夏季旱涝预测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实验室研发的全球海洋-大气-陆面过程气候系统耦合模式(IAP/LASG GOALS 4.0),对比分析了考虑和不考虑气候的外强迫因子(太阳活动、温室气体及硫酸盐气溶胶)变化对2003年夏季中国区域的短期气候预测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外强迫因子变化的影响,模式模拟的中国区域2003年夏季降水距平的分布比不考虑这种变化时更接近实况,它有效地改善了无外强迫变化时模式模拟预测的中国区域降水不真实偏大的缺点,使一些地区的模拟降水量值减小,范围扩大,位置北抬.更重要的是,由于考虑了外强迫的变化,GOALS耦合模式很好地模拟出了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较大的降水正距平区,同时相应的500 hPa环流场的模拟也有较大的改进.
柳艳香郭裕福
关键词:耦合气候模式短期气候预测降水
中高纬度气压系统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8
2005年
中高纬度气压系统的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中蒙地区平均海平面气压和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异常与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负相关系数分别达-0.67 和-0.69, 远远超过了99.9%信度。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压系统异常表现为距平低压的1960—1976 年期间, 东亚季风区盛行较强的偏南风, 增强了东亚夏季风, 造成华北地区多雨; 而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压系统异常为距平高压时的1977—2000年, 其东部的偏北风阻止了南来水汽的往北输送, 减弱了东亚夏季风强度, 使华北地区降水明显减少, 江淮流域降水增多。100 hPa位势高度的距平场呈偶极子型分布, 表现为东高西低时东亚夏季风偏强, 西高东低时东亚夏季风偏弱, 这一现象在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中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柳艳香郭裕福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相互作用的数值试验研究被引量:53
2007年
利用1958—1998年台风资料,对台风路径进行分类,挑选出3类常见路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成分析,证实不同的台风路径所对应的副热带高压(副高)形势不同。台风西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呈东西向带状,台风沿着副高南部西行,副高在整个过程中西伸;转向路径时,副高开始呈东西向带状,随着台风的移动副高主体东退,在160°E附近中间断裂;北上路径的台风对应的副高主体偏东。在此基础上,利用气候模式R42L9在不同的初始场中加入相同的温度扰动,成功模拟出西行和北上路径的台风,验证了不同副高形态对台风路径的不同影响。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还发现,台风可以引起正压Rossby波向中高纬度的传播。由于背景流场不同,不同移动路径的台风其波动能量的传播路径也不同,从而对中高纬度环流和西太平洋副高产生不同的影响:与北上台风不同,西行台风在其西北方向激发出正变高,使西太平洋副高加强西伸。
任素玲刘屹岷吴国雄
关键词:台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
外强迫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04年
利用IAP/LASGGOALS模式模拟研究了人类活动和太阳活动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温室气体是影响大气环流变化的一个基本因子,即考虑了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GOALS模式可以很好地反映近50年来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太阳活动和硫酸盐气溶胶的影响,使得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模拟结果更接近观测事实。东亚大槽和北美大槽1960年代中后期明显偏强及1980年代后期显著减弱,以及从1960年代开始西伯利亚高压的减弱和北太平洋涛动(NPO)的增大趋势。最后初步分析了该模式对中国东部气候变化的影响,该模式亦能较好地反映中国东部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60年代中后期明显的偏冷时期和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显著增暖期。
柳艳香马晓燕郭裕福
关键词:IAP/LASG太阳活动年代际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