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075)
-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4
- 相关作者:邵阳马海涵王永堂杨期东陈力学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骨桥蛋白与关节炎被引量:2
- 2007年
- 骨桥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的黏附与迁移、组织的修复、细胞的信号转导中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骨桥蛋白参与关节炎的病理发展过程。
- 邵阳周京国
- 关键词:骨桥蛋白关节炎
- 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MR成像和NSE表达水平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特点。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表现进行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NSE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NSE水平。结果 :髓母细胞瘤均位于小脑半球,其中右侧11例,左侧6例,部分累及小脑蚓部,肿瘤形状多不规则,小脑皮髓质同时受累,实质部分多分布性,10例为男性,发病年龄最大者为64岁。肿瘤实性部分与小脑灰质比较,T1WI为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髓母NSE表达水平和强度显著高于正常人脑组织细胞瘤(P<0.01),17例髓母细胞瘤中NSE大部分呈强阳性表达。病理学显示光学显微镜下组织是原始的、未分化的肿瘤细胞,核梭形,形成许多菊形团瘤细胞。部分组织体积较小,向髓母细胞分化。局部分化为神经节细胞。结论: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能够与其他小脑肿瘤相鉴别。NSE可作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神经损伤指标。
- 马海涵游箭唐文国邵志成周继雍邵阳
- 关键词: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电针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功能修复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EA)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功能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Injury组)、损伤后EA治疗组(Injury+EA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损伤模型成功后给予电针治疗。通过检测治疗前后展爪反射,趾间距,腓肠肌湿重的恢复率,以及脊髓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变化,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结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给予电针治疗,能显著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受损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降低肌肉萎缩。与Injury组比较,Injury+EA组展爪反射的恢复时间显著缩短(P<0.01),各组大鼠1~5趾趾间距显著增加(P<0.01),腓肠肌湿重的恢复率显著提高(P<0.01),感觉诱发电位波形恢复显著(P<0.01),消失的波形有部分恢复(95%),显著高于Injury组(86%)(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功能修复,延迟肌肉萎缩。
- 袁婷邵志成欧婷陈力学马海涵邵阳
- 关键词: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神经损伤
- 电磁场在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中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总结电磁场在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中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1990年1月至2008年4月有关电磁场在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方面的文章,检索词"电磁场,脊髓损伤,组织工程",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年1月至2008年4月有关电磁场在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方面的文章,检索词"electromagnetic fields,spinal cord injury,tissue engineering",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电磁场在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方面的相关文献,查找全文,对文献分析,总结研究内容。结果:电磁场在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中作用机制包括如下:电磁场可通过上调Ca(v)通道的活性,促进神经发育和分化,经颅脑磁刺激可以促进室管膜周围神经经细胞形成,低频电磁场也直接影响细胞间缝隙联接,参与细胞间信息调控。结论:将电磁场用于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有利于脊髓功能修复。
- 邵阳肖波杨晓苏赵敏杨期东
- 关键词:电磁场脊髓损伤
- 百草枯致小鼠帕金森病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作用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研究环境毒素百草枯(PQ)诱发帕金森病(PD)过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害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规律。方法C57BL小鼠按体重10mg/kg经腹腔注射PQ,分别观察动物行为,高效液相法测定纹状体部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和计数黑质(SN)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免疫组化法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MMP-2、MMP-9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N致密部TH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减少(P<0.01),纹状体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MP-2、MMP-9的表达增强。结论大剂量的PQ可使小鼠产生类似于PD的行为和DA能神经元的损害,MMP-2、MMP-9可能参与了DA能神经元的损害过程。
- 邵阳杨期东
- 关键词:百草枯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
- 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医学工程中应用被引量:4
- 2004年
- 导电高分子有着广泛的用途,其在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中有重要价值。本文将重点介绍导电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在医学工程中应用。
- 邵阳王翔蔡绍皙
- 关键词:导电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
- 腺病毒介导的人心肌营养素对颈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作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人心肌营养素(humancardiotrophin-1,hCT-1)对大鼠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可塑性变化、功能恢复和运动诱发电位的作用。方法:在立体定位仪的引导下,致伤大鼠双侧红核和颈3节段皮质脊髓背侧束SCI局部注射hCT-1重组腺病毒载体,并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表达。采用改进后的大鼠前肢食物小球抓取动作评分标准和运动诱发电位评定大鼠前肢功能恢复情况。生物素化葡聚糖胺示踪未受损皮质脊髓腹侧束(ventralcorticospinaltract,vCST)的出芽情况。结果:SCI局部高效表达的hCT-1诱导vCST出芽增加,同时伴有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运动诱发电位P1、N1波波幅的恢复。结论:腺病毒介导的hCT-1在SCI局部的高效表达可增加vCST的出芽数量,并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 宗兆文邵阳伍亚民曾琳龙在云王永堂廖维宏
- 关键词:脊髓损伤心肌营养素出芽
- 电场诱导新生血管形成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 2008年
- 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神经轴突的再生。脊髓损伤后血管缺损、缺乏有效营养运输是影响轴突再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电场诱导新生血管形成,可能对脊髓损伤后的结构和功能修复有重要价值。
- 邵阳肖波杨晓苏赵敏杨期东
-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场血管形成
- 外加电场对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外加电场(electric fields,EF)对脊髓血流量(spinal cord blod flow,SCBF)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EF治疗组(EF组)。Allen's打击法50 gcm(5 g×10 m)致伤大鼠L1~L2段脊髓,给予EF治疗,于伤前、伤后即刻、1、3、6、24 h分别记录T12段脊髓血流量、脊髓感觉诱发电位。术后7、14天行联合行为评分(CBS)。结果: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应用EF后,大鼠SCBF、SEP明显优于CON组(P<0.05)。结论:EF能有效改善损伤早期脊髓微循环,保护脊髓神经功能。
- 邵阳王永堂高洁马海涵罗治彬陈恒胜伍亚民
-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场脊髓血流量诱发电位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流动力学和血流量变化。方法线栓法制作急性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3、6、12、24h组,每组6只。观察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后各组平均动脉压(MAP)、海马血流量、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的改变。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3、6h,右侧海马血流量显著降低;MAP在脑缺血再灌注3h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全血黏度在缺血再灌注后3、6、12h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或P<0.05);红细胞压积在脑缺血再灌注后3、6h显著大于假手术组(P<0.01或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流量改变。
- 邵阳马海涵高洁王永堂
- 关键词:脑梗死血流动力学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