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674035)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方晓英于九明王群骄郭红孝云祯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淄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反向凝固过程铜/钢复合界面的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界面是复合材料特有的而且是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 ,分析了反向凝固复合铜 /钢界面形态 ,组织结构和过渡区成分变化 ,探索反向凝固复合的初结合机制·研究表明 ,铜 /钢反向凝固复合经历液态铜在固态钢表面初始润湿 ;液态铜的凝固、结晶 ;Fe,Cu原子互扩散等物理冶金变化过程 。
- 于九明孝云祯王群骄陈金英李玉刚张大伟
- 关键词:反向凝固铜
- 铜/钢液固相复合界面冶金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以液固相复合法生产的铜包钢线为研究对象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能谱等手段分析了铜 /钢界面区的组织形态和成分组成 .结果表明 :在界面区发生了互扩散 ,形成了 Fe、Cu固溶体 ,无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产生 ,这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微观结合力 .
- 方晓英于翠芳于九明
- 关键词:铜包钢线复合线材
- 热浸镀法生产的铜包钢线性能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以热浸镀法生产的铜包钢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预热温度、铜液温度和复合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铜包钢线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包覆比的铜包钢线的电导率。结果表明,表面经机械打磨、酸碱洗并助镀卤化物盐溶液的钢线,在400℃预热复合后,钢线与铜层之间的结合效果较好,界面结合强度达到95 MPa;铜包钢线的电导率随包覆比的增大而线性增加。
- 方晓英郭红
- 关键词:铜包钢线电导率
- 反向凝固-轧制铜包钢线的组织性能及界面冶金行为
- 本文以反向凝固法生产的铜包钢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特定工艺条件下铜/钢界面的组织组成及其界面区的冶金行为。经金相组织观察,铜、钢晶粒在界面处直接接触,界面呈极细微的凹凸不平的状态,经冷轧后,铜、钢晶粒在界面处互相咬合,且...
- 方晓英孙业东
- 关键词:反向凝固铜包钢线扩散
- 液固相复合-轧制铜包钢线的组织性能及界面冶金行为被引量:6
- 2006年
- 以液固相复合-轧制工艺生产的铜包钢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特定工艺条件下铜/钢界面的组织组成及其界面区的冶金行为。经金相组织观察,铜、钢晶粒在界面处直接接触,界面呈极细微的凹凸不平的状态,经冷轧后,铜、钢晶粒在界面处互相咬合,且铜与钢的变形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而趋于均匀。通过对界面区的成分进行能谱分析表明,Cu,Fe原子间发生了互扩散,形成了Fe/Cu的固溶体,其中Fe向Cu扩散量明显高于Cu向Fe的扩散量,测试界面结合强度表明,铜包钢线的初结合界面剪切强度可达80-95 MPa,轧制变形后该强度可提高3%-5%。
- 方晓英
- 关键词:铜包钢线扩散
- 铜/钢反向凝固及加工变形的结合机理被引量:3
- 2000年
- 介绍了铜 /钢反向凝固及加工变形复合的工艺过程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铜和钢界面形态、组织结构·在Instron拉伸机上测定了铜 /钢界面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 ,经预处理的钢丝表面呈现细微的凸凹不平状态 ,特别有利于液态铜在钢丝表面异质形核、凝固、结晶 ,使铜和钢的晶粒在界面上相互镶嵌 ,达到良好结合·此外 ,CS线再经加工变形后 ,伴随着晶粒的拉长和界面的扩展 ,导致晶粒间相互插入 ,机械咬合能力加强 ,使铜 /钢界面结合强度进一步提高·
- 王群骄方晓英于九明
- 关键词:铜包钢线反向凝固复合线材
- 液-固相复合工艺对铜包钢线界面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研究了液-固相复合工艺制备铜包钢线时,钢线预热温度和表面处理对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钢芯线的预热温度提高,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但高于400℃时,由于钢线表面氧化而导致界面结合强度下降。钢芯线在预热300~400℃并助镀卤化物溶液的条件下,界面结合强度可达95MPa;此时,界面处铜和钢晶粒直接接触,剥离几乎发生在铜层上,且粘结的铜分布均匀,结合强度接近甚至超过纯铜的抗剪强度。
- 方晓英
- 关键词:铜包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