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9JJD8400092)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先明杨东曾耀荣吴瑕付燕鸿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乡村
  • 2篇历史考察
  • 1篇贷款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反思
  • 1篇学术回顾
  • 1篇战时
  • 1篇战争
  • 1篇政府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关怀
  • 1篇思潮
  • 1篇农学
  • 1篇农业
  • 1篇农业贷款
  • 1篇农政
  • 1篇贫困
  • 1篇权力
  • 1篇权力结构
  • 1篇晚清

机构

  • 6篇南开大学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作者

  • 5篇王先明
  • 1篇曾耀荣
  • 1篇白宏钟
  • 1篇熊亚平
  • 1篇李尹蒂
  • 1篇韩振国
  • 1篇付燕鸿
  • 1篇杨东
  • 1篇吴瑕

传媒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人文杂志
  • 1篇史学月刊
  • 1篇河北广播电视...
  • 1篇历史教学(下...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农政”到“农学”——以晚清“经世文编”为中心的历史考察被引量:2
2012年
中国以农立国,农政向为国家政要之一。甲午战后,西方的"农学"知识大规模传入,"农学"一词成为19世纪末开始流行、20世纪初风行的一个概念。从《皇朝经世文编》到《皇朝经世文续编》再到《皇朝经世文三编》,鲜明地昭示了农事内容由"传统农政"到"近代农学"的变化。从"农政"走向"农学"的时代意义,彰显两千年来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的架构已到了最后的自立阶段,至19世纪中叶起向"经世之学"转变,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分科之学"的知识建构。
王先明李尹蒂
关键词:《皇朝经世文编》
试析20世纪前期乡村危机的社会关怀——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2013年
进入20世纪之后,中国乡村社会陷入不能自拔的危机之中。社会各界对此予以广泛关注。《东方杂志》作为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杂志和社会视窗,始终关注乡村危机变动的历史进程,并以呈现和追踪其历史轨迹为目标。本文以《东方杂志》为中心,力求以一个相对聚焦的视野,深入透析社会各界在面对这场危机时体现出的关怀之心,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认知价值和意义。
王先明吴瑕
关键词:乡村危机社会关怀《东方杂志》
20世纪30年代的“农业恐慌”探析——立足于历史成因与时代特征的考察被引量:3
2010年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农业恐慌。这次农业恐慌既非一日之寒,也非偶发因素所致。其导因一方面基于传统社会矛盾的演化积累,另一方面又基于现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新的矛盾的催生和积累,具有传统危机与现代危机的二重性特征。
付燕鸿王先明
关键词:历史成因
近代乡村社会的贫困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贷款被引量:4
2010年
绝对贫困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农村经济的重要特征。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南京政府举办了农业贷款。在此过程中,政府发现有限的农业贷款被乡村中富裕的社会阶层所占有,为此,它强调农业贷款需要转向贫困农民。但是,由于农贷机构的嫌贫爱富和近代乡村权力结构却阻止了政府愿望的实现。
曾耀荣
关键词:乡村社会贫困农业贷款
民国农村工业化思想中的合作理念及其实践被引量:2
2012年
20世纪20年代末后,农村工业化很快成为农村问题领域的一种重要思潮,这一思潮中的主流观点认为农村工业只有采取合作制度才有前途,但关于如何在农村工业中推行合作制度的具体设计却甚为少见,实践成就更是微乎其微。合作运动自身的缺陷,有关各方组织、领导不力以及向农民灌输合作理念失败,是在农村工业中推行合作制度失败的主要原因。
白宏钟熊亚平
关键词:民国思潮
新世纪以来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5
2010年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无论就其成果数量还是就问题的拓展,抑或研究视野的开掘而论,都是足以引人注目的热点。个中缘由,既是学术发展内在理路的必然结果,也是现实情境的学术旨归。认真清理和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当可为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学理认识和历史鉴借。
王先明杨东
关键词:学术回顾学术反思
抗日根据地基层权力结构变迁初探——以抗战时期晋西北根据地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抗日根据地基层权力结构的嬗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由初期的利用传统权威,到中期的培养新式权威,再到后期新旧权威的替换,经历了整个抗战时期。在此过程中,中共不仅实现了行政人员的替换,而且进一步完成了乡村社会的整合。乡村社会被彻底发动起来了。
王先明韩振国
关键词:抗日战争晋西北根据地权力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