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919-1949)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邵志华乔春雷更多>>
-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二三十年代小说创作中的革命知识女性——基于阶级视阈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从阶级视阈出发,审视二三十年代小说创作中的革命知识女性形象,这类女性的阶级认同常伴随着其对"女性性别内涵"的重新确认和对女性解放的追求,具体从阶级趣味与女性气质、阶级意识与叙事模式、劳动意识与性别重建等三个方面,呈现阶级话语对革命女性的性别重建和文学书写的影响。
- 乔春雷
- 关键词:阶级趣味自我
- 民族主义与革命女性的文化象征意蕴
- 2013年
- 本文从民族视域出发,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文学中的革命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审视抗战文学中革命女性的形象书写与民族想象之间的关系。在民族抗战的现实中,革命女性更多的是充当消极的象征而非积极地介入"妇女问题",革命女性个体的命运被整合进民族动员的宏大话语中,其形象书写被符号化和象征化。
- 乔春雷
- 关键词:民族主义革命女性象征意蕴
- 跨文化语境下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的接受
- 2011年
- 赛珍珠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中国小说成了她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凭着对中国小说的偏爱与认同,促成了她对中国小说美学观念的独特认识与发现,并对其小说创作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的接受,既映现了中国文化和美学精神对西方的镜鉴意义,更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沟通之桥。
- 邵志华
- 关键词:中国小说小说观
- 跨文化语境中文化误读的镜像认知被引量:8
- 2011年
- 误读在文化交流中无法规避,现代解释学和接受美学构成了其哲学基础。从文化指涉来看,误读主要呈现出接受性、排他性与模式性三种话语图式。接受性误读是出于接受方本身需求的理解阐释与意义重建,排他性误读指涉了文化中心主义意识背后的排外心理,而模式性误读则是基于不同文化模子的"接受屏幕"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折射。文化误读的积极作用与消极意义并存,对之我们必须保持充分的理性自觉。
- 邵志华
- 关键词:误读文化差异
- 20世纪初道家思想在西方的接受被引量:5
- 2011年
- 20世纪初,西方精神界对主张和谐虚静、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其文化背景源自西方文化危机的一种精神救赎。老庄哲学经典,特别是老子的《道德经》被西方大量译介,成为当时沟通东西方的精神桥梁。期间,西传的道家思想为不少思想家、文学家所接受,为西方提供了克服精神危机的文化甘泉。这种文化接受,可看作一种浪漫的误读。
- 邵志华
- 关键词:《道德经》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