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11276)
-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亮高梁斌张志李健尹飚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椎体成形术中椎体骨密度对骨水泥弥散体积的影响被引量:3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中椎体骨密度对骨水泥弥散体积的影响。方法:18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前均行骨折椎体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根据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分为骨密度正常组(A组)、骨密度减低组(B组)及骨质疏松组(C组),每组6例,采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行椎体成形术,术中注入相同状态和批次骨水泥2.5ml,术后采用64排CT扫描椎体,计算骨水泥注射体积及弥散体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均成功注2.5ml骨水泥,CT计算骨水泥注射体积:A组2.460±0.116cm3,B组2.450±0.038cm3,C组2.457±0.037cm3;骨水泥在椎体中弥散体积:A组为6.717±1.127cm3,B组为5.650±0.669cm3,C组为4.617±0.542cm3。三组骨水泥弥散体积均大于同组注射体积(P<0.01);三组间骨水泥注射提及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弥散体积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弥散体积最大。结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弥散体积大于骨水泥注射体积;椎体骨密度与椎体内骨水泥弥散体积密切相关,骨密度越高,弥散体积越大。
- 张亮高梁斌李健王簕张志尹飚杨波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密度骨水泥
- 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进展被引量:16
- 2012年
- 1987年,Galibert等首次报告了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C2椎体血管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作为PVP的改良术式于1994年由Reiley等首次报告并在1998年开始推广应用于临床。
- 刘振华张亮高梁斌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折术后椎体血管瘤改良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