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41122)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尹列芬申政磊杨玲耿丛丛朱萍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皮祖细胞在肿瘤疾病中作用研究进展
- 2015年
- 内皮祖细胞是一类具有游走特性的能定向增殖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可自骨髓迁移至外周血,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祖细胞,不仅参与胚胎发育过程的血管发生和血管新生,且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一定作用。本文就内皮祖细胞在肿瘤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夏梅花尹列芬
- 关键词:血液肿瘤内皮祖细胞实体瘤肿瘤
-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6例初治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的EPCs,其中老年AL组28例,非老年AL组38例。以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1)老年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较外周血明显增高(P<0.001),相对计数较外周血无明显差异(P>0.05)。(2)老年AL患者、非老年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EPC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老年AL组骨髓及外周血中EPCs水平较非老年AL组降低,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3)老年AL患者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与白细胞计数(r=0.815,P=0.027)、β2-微球蛋白(r1=0.709,P=0.043)、LDH(r2=0.827,P=0.026)呈正相关。结论老年AL患者EPCs水平明显增高,EPCs可能与老年AL发病相关。
- 尹列芬耿丛丛朱萍申政磊沈秀芬佟力杨玲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内皮祖细胞流式细胞术
-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变化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与骨髓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EPCs数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骨髓活检样本微血管密度(MVD),以良性血液病患者10例为对照组.结果 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108.36±15.43)个/μL较对照组(16.10±5.26)个/μL显著升高(P<0.01).AL患者骨髓MVD为(19.31±2.29)/400倍视野)较对照组(7.70±1.64)/400倍视野,显著升高(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与骨髓MVD呈正线性相关r=0.963,P<0.01.结论内皮祖细胞在AL骨髓血管新生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有可能成为AL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 耿丛丛申政磊何文娴夏梅花尹列芬佟力杨玲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内皮祖细胞微血管密度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靶向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VEGF是调节血管形成的关键,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抗肿瘤血管形成的认识,研究者们以VEGF及其受体为靶点,不断探索新的药物,现从VEGF的生物学特性、靶向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点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何晓娟尹列芬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血管形成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30例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预后价值分析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的数量变化在疾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ALCL患者以及对照健康体检者10名外周血中EPC的数量,进行绝对计数,并与临床预后指标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以及间变淋巴瘤细胞激酶(ALK)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ALC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EPC绝对计数为(15.530±28.659)个/μl,与对照组的(0.515±0.294)个/μ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根据IPI评分标准,把ALCL患者分为低危组(0~1分)、中危组(2~3分)、高危组(4~5分)三组,外周血EPC绝对计数分别为(6.508±7.356)个/μl、(16.830±24.273)个/μl、(21.521±36.057)个/μl,在低危组与中危组、高危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中危组与高危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EPC绝对计数在ALK+与ALK-ALCL患者中分别为(8.367±9.609)个/μl和(22.541±20.845)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CL患者外周血EPC绝对计数分为<20个/μl组与≥20个/μl组,两组间在60周内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周血EPC绝对计数与ALCL临床病情进展程度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有可能成为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 申政磊尹列芬毛文文梁进沈丽达王存德杨玲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造血微环境中EPCs数量、微血管密度与VEGFR-2表达的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以及骨髓活检标本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AML患者以及1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及骨髓中EPCs的数量,进行相对及绝对计数;应用常规石蜡包埋骨髓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0例AML患者骨髓活组织中MVD和VEGFR-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治疗前AM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EPCs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ML患者完全缓解(CR)组与未缓解(NR)组外周血中EP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与NR组骨髓中EPCs计数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L骨髓切片上MVD和VEGFR-2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EPCs绝对计数、MVD、VEGFR-2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观察外周血中EPCs绝对计数≥20个/微升以及<20个/微升两组生存曲线,以100周为观察终点,<20个/微升组生存期明显优于前者。(4)经Cox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WBC计数、VEGFR-2、β2-微球蛋白为危险因素。骨髓巨核细胞数与ECOG评分为保护因素。结论 EPCs计数结合MVD和VEGFR-2检测对评价AML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判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 申政磊朱萍毛文文尹列芬梁进沈丽达王存德杨玲
-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功能及数量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内皮祖细胞(EPCs)的功能(以黏附细胞数表示为TNE-A)及其数量(以外周血计数表示为TNE),探讨其在老年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30例和老年正常对照1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在培养板内,培养7 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测定;流式细胞仪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血素Ⅰ(FITC-UEA-I)和Di 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 I-ac LDL)双阳性细胞为正常分化的EPCs;胰蛋白酶消化后计数贴壁细胞观察TNE-A计数。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NE计数。结果1老年T2DM患者EPCs的TNE-A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并且血管病变组间也有差异(t=2.185、2.099;P<0.05)。外周血TNE较正常对照组减低(t=2.179;P<0.05),但血管病变各组间无差异(t=1.857;P>0.05)。2随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升高,T2DM老年患者TNE-A以及TNE计数逐渐降低(t=2.872、2.855、2.985、2.861;P<0.01),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2.122、2.103、2.105、2.175;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NE-A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LDL)、舒张压(SBP)、2 h餐后血糖(2 h PBG)、Hb A1c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0.39、-0.21、-0.24,P<0.01或<0.05)。而外周血TNE与空腹血糖(FBG)、Hb A1c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1、-0.267,P<0.05)。4以T2DM为整体,有血管病变为因变量(有=1,无=0),以年龄等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SBP、TNE-A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T2DM老年患者EPCs的黏附功能明显受损,与其血管病变关系较大;而外周血EPCs数目与血管病变关系较小,EPCs生物学功能仍需进一步研究。
- 毛文文尹列芬田伟盟陈国强周宁申政磊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内皮祖细胞流式细胞仪
-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43例初治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的EPC进行检测,计算绝对计数,以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EPC绝对计数分别为(119.46±72.23)个/μl、(13.69±8.26)个/μl,较对照组的(23.21±12.59)个/μl、(1.86±1.18)个/μl升高(P〈0.01)。治疗前AL患者骨髓EPC绝对计数较外周血升高(P〈0.01)。完全缓解(CR)组患者治疗后骨髓及外周血EPC绝对计数分别为(26.32±17.44)个/μl、(2.54±2.12)个/μl,较治疗前的(113.18±69.22)个/μl、(14.45±10.76)个/μl降低(P〈0.05),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NR)组治疗后骨髓及外周血EPC绝对计数[(110.02±67.28)个/μl、(10.04±9.51)个/μl]较对照组增高(P〈0.05),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间骨髓及外周血中EPC绝对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患者外周血EPC绝对计数与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呈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EPC计数明显增高,其水平可能与AL患者病情发展、疗效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 耿丛丛申政磊朱萍沈秀芬尹列芬杨玲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内皮祖细胞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