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723202)
- 作品数:36 被引量:227H指数:9
- 相关作者:周忠发张勇荣闫利会马士彬魏小岛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六盘水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喀斯特石漠化预警因子分析与系统实现
- 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是其显著特征,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石漠化加速发展,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本文根据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其引起的石漠化灾害的成因,通过预警模型进行模拟,确立石漠化预警评价因子...
- 曹水周忠发
- 关键词:石漠化预警系统
- 文献传递
- 基于格网GIS的喀斯特生态安全研究——以贵州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例被引量:19
- 2012年
- 喀斯特生态安全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研究是科学分析喀斯特生态系统安全状况和对石漠化综合治理效果作出客观评价的基础。通过分析喀斯特生态安全的概念,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初步形成喀斯特生态安全评价概念框架,建立了喀斯特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安全度标准。在格网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5 m×5 m尺度下的网格化表达,运用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叠加方法实现喀斯特生态安全模型评价,得到格网化花江示范区的生态安全度空间数据。研究发现示范区整体生态状况呈现出逐步好转的趋势,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仍处于警戒状态,此外人类活动对喀斯特生态安全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
- 魏小岛周忠发王媛媛
-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生态安全
- 基于网格GIS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生态系统健康变化诊断——以贵州花江示范区为例被引量:17
- 2015年
-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建设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目标,以贵州省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例,运用遥感影像解译方法,结合社会调查与水文气象监测数据,从生态环境支撑系统、资源环境支撑系统和社会经济支撑系统三个方面,构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生态系统健康变化诊断指标体系,在格网GIS技术支持下,对各诊断指标实现5m×5m尺度的网格化表达,运用栅格数据的空间叠加方法实现生态系统健康模型诊断,揭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生态系统健康的时间动态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花江示范区生态系统很健康的区域不存在;(2)近十年来,花江示范区生态系统健康整体状况有所改善,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上仍然以不健康和亚健康的区域为主,占区域总面积78.68%;(3)空间上呈现出区域差异的特点,示范区东北部海拔大于1 000m的峰丛陡坡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峰丛洼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则相对较好。
- 陈圣子周忠发闫利会
- 关键词:网格GIS石漠化治理生态系统健康
- 基于CBERS-02B星HR影像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为寻求更加适合与CBERS-02B星HR数据融合的多光谱数据及融合方法,应用PCA、Brovey、SVR、IHS 4种变换方法,分别将CBERS-02B星HR数据与CBERS-02BCCD、ASTER、ALOS的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从光谱和空间信息两个方面对融合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CBERS-02B星HR数据与ALOS多光谱数据的融合图像质量高于其他两种组合,其中IHS变换法融合图像空间细节及光谱信息保持度最高,色调鲜明,地物可辨别能力强;②ASTER、CBERS-02BCCD参与融合时,SVR变换法比较适合;二者相比较ASTER数据参与融合质量较高;③CBERS-02B星HR数据与ALOS和ASTER多光谱匹配度高,在CBERS-02B星HR数据的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寻求其他来源的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
- 张勇荣周忠发马士彬
- 关键词:CBERS-02BASTERALOS影像融合
- 人为干预对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人为干预是推动生态系统正向演替的动力,探索人为干预作用于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以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例,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索了2000—2010年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生态系统健康演变特征,进一步探讨了人为干预对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1)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生态系统健康整体上呈改善趋势,病态、不健康和亚健康等级相互转换最为激烈;其中亚健康等级转移最为明显,占总转移面积的38.05%;(2)生态系统健康变化呈时空分异特征,生态系统健康不变区面积所占总面积比例最大,为66.75%,遍布花江示范区绝大部分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好转区主要分布在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村组,局部人为干扰强烈地区出现生态系统恶化或反复多变;(3)不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不同,其改善比例依次为:封山育林>坡改梯>经果林>水保林>防护林>人工种草。
- 陈圣子周忠发闫利会
-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健康斑块
- 全域体验开发模式 区域旅游开发的新途径
- 本文在回顾我国现有区域旅游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抛砖引玉的提出了全域体验开发模式的新理论,阐述了其资源拓展观、市场拓展观、企业拓展观、产品拓展观和开发规划观等内涵,强调了它的现实意义。并认为,全域体验开发模式作为现有区域旅游...
- 张文磊周忠发
- 文献传递
- 丹霞地区水土流失遥感评价及空间分异——以贵州省赤水市为例被引量:9
- 2012年
- 为了定量查清丹霞地区赤水市的水土流失现状及10年来的动态变化,也为该区快速准确地评价水土流失和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基于Arc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影响水土流失的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和沟谷密度等主要因子,在遥感定量监测技术的支撑下对贵州省赤水市水土流失进行了分析,划分出流失强度等级,并得出其空间分异规律,最后与2000年数据对比,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水土流失区域面积占赤水市面积比例比较低,水土流失状况不甚严重,水土流失强度等级较低,无极强烈和剧烈流失区域。与2000年相比,赤水市2010年水土流失比例下降了2.09个百分点,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22.34 km2,中度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13.12 km2,强烈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2.28 km2。
- 闫利会周忠发王媛媛
- 关键词:水土流失GIS空间分析遥感评价空间分异
- 高分辨率SAR在喀斯特山地烟草生长建模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6
- 2013年
- 为实现现代烟草农业快速监测,针对喀斯特山地多云多雨、地形支离破碎、作物种植复杂多样,导致常规遥感手段难以满足烟草生长监测需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将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应用于建立喀斯特山地烟草生长监测模型的方法。运用回归分析模拟,最终建立了基于高分辨率SAR影像亮度值的喀斯特山地烟草生长耦合监测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和实测数据验证发现,除旺长期叶长的回归模型外,在SAR亮度值与烟草各生长期的叶长、叶宽回归建模中,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基本上能够反映其线性回归的耦合关系,能够满足研究区内云烟87品种的烟草生长状况监测。此方法为现代烟草农业大范围实时遥感监测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贾龙浩周忠发李波
- 关键词:高分辨率SAR喀斯特山地烟草
- 基于Markov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及预测——以六盘水市为例被引量:9
- 2012年
- 通过景观结构及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心城区1990年~2010年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及原因,并通过Markov模型预测了2020年~2050年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研究区20a间灌木林地显著增加、耕地尤其是水田大量减少.②20a间研究区建设用地大量增加,斑块由零散分布逐渐连成片;耕地斑块的破碎化程度提高,且形状越趋复杂.③1990年~2010年间研究区内景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景观空间连接性下降,多样性增加,破碎化程度提高,斑块的空间镶嵌趋向复杂,景观组分趋向均匀分布.④通过预测可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将进一步增大,斑块的空间镶嵌更加趋向复杂,景观组分进一步呈均匀化分布.
- 张勇荣周忠发马士彬
- 关键词:土地利用马尔科夫模型
- 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安全评价及防治措施探讨──以贵州省石阡县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地理空间信息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GIS建立图形、属性数据库,并以专题图展示研究区域的生态安全分布格局。在调查属于乌江水系区域内石阡县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确定"P—S—R"框架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权重,并对生态安全状况的指标进行量化,将石阡县生态安全分为安全区、较安全区、较不安全区、不安全区4个级别,并对各个级别区域做出生态安全评价和提出生态安全保障措施建议。
- 杨尽利周忠发邱添
-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生态安全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