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112)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8H指数:5
- 相关作者:乔亮徐风瑞何明武姚忠军杨帆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烧伤患者家属需求与医务人员认知差异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以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调查烧伤住院患者家属需求和医务人员对家属需求的认知,寻找差异并提出对策,以期使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家属需求。结果显示,烧伤住院患者家属需求与医务人员对家属需求的认知存在28项差异(P<0.05);影响家属各维度需求差异的因素是家属年龄及患者是否曾入住其他病房(P<0.05);影响不同医务人员对各维度需求认知差异的因素是从事专业年限及职业类别(P<0.05)。因此,目前医务人员对烧伤住院患者家属需求有相当一部分无法给予认知和满足。建议建立基于家属教育和视频探视系统的探视制度,设置母婴同室病房;并引入医务社工,开展家属教育小组和巴林特小组。
- 董正椽乔亮
- 关键词:烧伤患者家属医务人员
- 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0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01—2014-12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的5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对照同期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FHR)的47例患者,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综合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8(12~24)个月随访。2组手术前后颈干角、前倾角均恢复满意。PFNA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上与FHR组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组在手术时间上较FHR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在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术后肺部感染方面发生率较FHR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6、12、18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F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与FHR相比,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 徐风瑞何明武姚忠军乔亮
-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短暂高糖环境暴露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短暂高糖环境暴露对体外培养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有检测指标对应的细胞分组及处理如下:将第4代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12孔。对照组细胞采用含5mmol/LD-葡萄糖的完全培养液培养7d;短暂高糖组细胞在含30mmol/LD-葡萄糖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2d,再改用含5mmol/LD-葡萄糖的完全培养液继续培养5d;长时高糖组细胞采用含30mmol/LD-葡萄糖的完全培养液培养7d。(1)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长时高糖组培养7d以及短暂高糖组培养2、7d细胞形态学变化。(2)培养0、2、4、7d,采用细胞存活率分析计数器检测细胞增殖率。(3)培养2d后进行划痕实验,划痕后继续培养,于划痕后0、24、48、72、96、120h测量划痕面积,计算后5个时相点细胞迁移率。(4)培养0、2、4、7d,采用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凋亡率。(5)培养7d后再在基质胶上培养24h,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管样结构形成情况,并计算血管样结构长度、分叉点数量。(6)培养2、4、7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管化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TIMP-3)mRNA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1)对照组细胞培养7d,细胞呈卵圆形,铺路石样排列。短暂高糖组细胞培养2d,形态变细长,排列丧失铺路石样;培养7d仍保持细长,丧失铺路石样排列。长时高糖组细胞培养7d,形态变细长,排列丧失铺路石样。(2)培养0d,3组细胞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P〉0.05)。培养2d,短暂高糖组和长时高糖组细胞增殖率相近(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1);培养4、7d,短暂高糖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率相近(P值均大于0.05),�
- 乔亮杨惠忠李学川黄晓琴原博周增丁
-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新生血管化难愈性创面
- 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调查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20年5—8月,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63名烧伤专科护士,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其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学历等17个指标,采用关怀能力量表(CAI)评估其人文关怀能力。将护士按一般资料分类后,统计CAI总得分,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护士的CAI总得分及认知、勇气和耐心维度得分与国际常模进行比较。选取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63份,均有效。63名护士中男4名、女59名,年龄以20~30岁为主(30名,占47.62%),职称以护师为主(36名,占57.14%),工作年限多>10年(28名,占44.44%),32名护士未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学历多为大学专科(37名,占58.73%)。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学历护士的CAI总得分差异明显(F值分别为53.95、49.14、75.42,t值分别为6.08、-2.82,P<0.01)。本组护士CAI认知、勇气、耐心维度得分和总得分均明显低于国际常模(t值分别为-2.02、-2.04、-6.19、-3.89,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是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95%置信区间分别为1.91~23.23、16.25~31.48、1.05~19.09、6.72~31.82,非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12.57、23.86、10.07、19.27,P<0.05或P<0.01)。结论烧伤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较弱。烧伤专科护士的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是其人文关怀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
- 蒋琦琦张寅乔亮查庆华解琳骆智臻
- 关键词:烧伤护理研究人文关怀能力
- 大面积烧伤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307例,观察年龄、性别、伤后就诊时间、急诊焦痂切开、烧伤指数、休克期切削痂手术、休克期延迟复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辅助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时间、吸人性损伤、预防性气管切开、持续性乳酸升高、顽固性高钠血症、心肺疾患病史、糖尿病史等相关变量及其与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相关性,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出与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休克期延迟复苏(OR=1.747,95%CI1.822~7.431,P〈0.05)、持续性乳酸升高(OR=1.758,95%CI1.137-4.002,P〈0.05)、顽固性高钠血症(OR=2.985,95%CI1.074—6.782,P〈0.05)、中重度吸人性损伤(OR=14.764,95%C10.892~47.323,P〈0.05)及烧伤指数(OR=5.017,95%C11.075—23.572,P〈0.05)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进一步重视,早期及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有利于减少脓毒症的发生。
- 徐风瑞乔亮韩伟李学川原博郇京宁
-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
- 严重烧伤后不同时机实施肠内营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严重烧伤患者不同时机实施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探讨严重烧伤后实施肠内营养的最佳时机。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5年10月烧伤面积≥30%的烧伤患者合计86例,根据实施肠道复苏时机不同分为A组(29例,伤后6 h内实施)、B组(27例,伤后24~48 h实施)及C组(30例,伤后48 h后实施)。肠道复苏应用肠内营养乳剂瑞高。对比观察3组胃肠动力状况,入院第1、3、7、14天营养状况指标,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浆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PS),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 A组便秘发生率少于B、C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B、C组(P〈0.05);A组住院第3、7天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优于B、C组,同时B组优于C组(P〈0.05);A组住院第3、7、14天CRP水平和第3、7天PCT及LPS水平均低于B、C组(P〈0.05)。结论以6 h以内起始的早期肠内营养是可行的,与24及48 h后延期肠内营养比较,具有更好的改善营养及降低机体炎性反应的效果。
- 徐风瑞乔亮姚忠军杨帆何明武
- 关键词:烧伤肠内营养营养状况
- 负压创面治疗对高龄高压电烧伤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对高龄高压电烧伤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高压电烧伤高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传统多次换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负压创面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和79.5%,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7.23±6.44)d与(25.33±5.29)d,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IL-6与IL-8水平较治疗前均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浆IL-6与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创面治疗高龄高压电烧伤患者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促进创面愈合,整体疗效好,是一种较理想的创面修复的方法。
- 徐风瑞乔亮何明武杨帆
- 关键词:炎性反应负压封闭引流伤口愈合
-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灼伤手术室的应用和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在灼伤手术室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手术室接受手术的100例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在同一灼伤手术室接受手术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护理操作和配合,实验组根据标准化护理流程开展护理工作,分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3个部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流程实施前后各项护理缺陷发生率及医师、患者满意率调查结果的差异。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医师满意率为(98.600±2.114)%,高于对照组[(96.605±3.3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0,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4.520±1.096)%,高于对照组[(92.550±3.5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7,P<0.05)。护理缺陷中的实验组消毒隔离、设备操作、专科配合、护理安全的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2%、3%、1%,分别低于对照组10%、9%、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可以降低手术室护士的护理缺陷,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从而有效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效率,提高了医师和患者的满意率。
- 刘斌乔亮
- 关键词:护理评价研究手术室护理
- 高糖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环境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样结构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干预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后愈合、血管样结构形成能力和相关血管化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AGES-BSA,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高糖组(30 mmol/L D-葡萄糖)、AGEs组(150 mg/L AGE-BSA)、高糖+AGEs组(30 mmol/L D-葡萄糖+150 mg/L AGE-BSA)和正常组(5 mmol/L D-葡萄糖),另设甘露醇组(30 mmol/L甘露醇),电子细胞基质阻抗判断法(ECIS)测定HUVECs损伤模型增殖曲线,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UVECs在Matrigel基质中血管样结构的形成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UVECs中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的表达。结果 ECIS法测定结果显示:各组HUVECs增殖曲线形态相似,反映愈合率的斜率无明显差别。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高糖组、AGEs组和高糖+AGEs组形成血管样结构的长度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或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AGEs组和高糖+AGEs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ng-2水平显著升高,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Tie-2受体在正常组HUVECs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在AGEs组的HUVECs中仅表达于细胞核中。结论在高糖和(或)AGEs环境下,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样结构形成能力受到抑制,其机制可能与Ang-2表达上调、VEGF表达下调以及Tie-2受体在细胞内不同部位的差异性表达有关。
- 林雪松汪乐乔亮
- 关键词:葡萄糖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血管化血管内皮细胞
- 烧伤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趋势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临床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趋势及其耐药性,为烧伤感染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2010年1月-2015年1月烧伤科收治的1 816例烧伤患者,共分离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菌(CRKP)268株,分别采用美国碧迪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及KB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烧伤患者临床分离出CRKP 268株,检出率为14.8%;CRKP对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及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耐药性逐年上升且与年份增加呈正相关(P<0.05),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使用强度与CRKP检出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烧伤创面CRKP检出率居烧伤病房首位,应加强烧伤创面处理以控制CRKP的播散。
- 徐风瑞乔亮何明武杨帆姚忠军
- 关键词:烧伤抗菌药物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