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级星火计划(2012GA760001)

作品数:4 被引量:90H指数:3
相关作者:郑畅杨湄黄凤洪李培武丁小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菜籽
  • 1篇多酚
  • 1篇信息服务
  • 1篇信息化
  • 1篇压榨
  • 1篇压榨油
  • 1篇油菜
  • 1篇油菜籽
  • 1篇榨油
  • 1篇植物
  • 1篇生理活性
  • 1篇食用植物
  • 1篇农产
  • 1篇农产品
  • 1篇农产品质量
  • 1篇农产品质量安...
  • 1篇农业
  • 1篇农业信息
  • 1篇农业信息化
  • 1篇籽油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省科技信...

作者

  • 2篇黄凤洪
  • 2篇杨湄
  • 2篇郑畅
  • 1篇张苗
  • 1篇王莉娜
  • 1篇张奇
  • 1篇薛飞
  • 1篇白艺珍
  • 1篇李文林
  • 1篇周琦
  • 1篇丁小霞
  • 1篇刘昌盛
  • 1篇李培武

传媒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西科学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菜籽多酚Canolol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Canolol是油菜籽和菜籽油中的主要多酚之一,由油菜籽中天然存在的芥子酸在高温高压下脱酸转化而成。Canolol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及抗诱变、抗癌等生理活性,因此具有重要的医药和营养价值。本文阐述了Canolol的发现、结构鉴定与定量检测、影响其形成的关键因素、在菜籽油精炼过程中的变化及Canolol的主要生理活性等,为油菜籽高值化加工技术发展和高品质、高附加值菜籽油产品以及高效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张苗杨湄郑畅黄凤洪
关键词:菜籽多酚生理活性
探讨湖北农业信息化多元服务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结合湖北省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实际情况,分析湖北省发展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有利基础条件,从信息资源数据中心的整合与完善,技术体系的集成与开发,产业示范区服务能力及人才服务队伍等几个方面着手构建湖北农业信息化多元服务体系,充分考虑农业信息服务主体多元化和受体多元化,运用多元的信息服务手段,有效的解决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真正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最终做到促进及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薛飞王莉娜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信息服务
基于微波预处理油菜籽的压榨油和浸出油理化品质比较被引量:14
2014年
微波预处理油菜籽可显著提高压榨出油率,但压榨后的饼粕中仍残留油脂,可采用浸出法提取饼中残油。为比较压榨油和浸出油的主要理化品质,在2450MHz、800W的微波条件下,分别对油菜籽预处理0~7min,冷却至室温后压榨制油,继而对饼粕中残油用正己烷萃取。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时间、压榨和浸出的制油方式对菜籽油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水分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压榨油和浸出油的酸价、p-茴香胺值随微波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过氧化值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浸出油酸价、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高于压榨油。压榨油水分含量随微波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浸出油的则减少,压榨油水分含量高于浸出油。压榨油和浸出油的色泽(罗维朋比色)随微波时间的延长逐渐变深,浸出油色泽更深;加热试验(至280℃)中压榨油无析出物,而浸出油产生絮状析出物。由此可见基于微波预处理油菜籽的压榨油仅需水洗、过滤或离心分离即可满足国家标准,浸出油则需要进行脱胶、脱酸、脱色等精炼处理。
杨湄李文林刘昌盛周琦郑畅黄凤洪
关键词:微波预处理压榨菜籽油
食用植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进展被引量:62
2014年
目前,威胁食用植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污染物为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和重金属等。从这些污染物检测技术看,在样品前处理技术、确证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3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并改进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等,其中免疫亲和吸附技术和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and Safe)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确证检测技术特别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其具有灵敏、准确、可靠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作实验室仲裁检测,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并已列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生物毒素等污染物测定方法标准中;农产品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方面,中国逐步实现从技术源头创新到终端产品创制的全程创新,研制出多种类、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原理上既有酶抑制法,又有免疫分析法和无损检测法,形式上既有各种试剂盒、免疫亲和柱,又有各类免疫层析试纸条,为现场筛查、定性或定量测定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法,与大型仪器方法形成互补。从农产品污染物风险评估研究进展看,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构为龙头、专业性和区域性风险评估实验室为主体、各主产区实验站为基础、生产基地观测点为延伸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并根据6大类危害因子,提出了4大类风险评估类型,明确了各类风险评估的性质特征和评估程序,初步建立了包括农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外源添加物等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框架体系,研究开发出各类危害因子识别技术、风险评估专用软件等技术产品。从农产品污染控制研究看,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和重金属等污染途径、规�
李培武张奇丁小霞白艺珍
关键词:风险评估污染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