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YZ2012087)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若飞张海霞王丹凡静静李向茸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脑心肌炎病毒的体外细胞增殖培养及其冻干保存试验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解脑心肌炎病毒在Vero细胞不同培养方式下的增殖效果和用不同冻干保护剂的冻干效果,分别采用方瓶、转瓶来培养Vero细胞并接种脑心肌炎病毒,测定收获病毒毒液的效价,比较病毒的增殖效果;配制了10组冻干保护剂,分别与病毒混合后真空冻干,通过测定冻干前后的病毒效价,以期筛选最佳的保护剂配方。结果显示,脑心肌炎病毒在Vero细胞转瓶培养中增殖效果较好,第Ⅷ组保护剂对脑心肌炎病毒的冻干保护效果最好,冻干后效价下降低于1.5(lg)TCID50/mL。表明Vero细胞转瓶培养方式可用于脑心肌炎病毒的体外大规模培养;含有50g/L蔗糖、2.2g/L牛血清白蛋白、5.0g/L明胶和6.0g/L谷氨酰胺的保护剂对脑心肌炎病毒冻干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张海霞冯若飞王丹凡静静李向茸杨妍梅马忠仁冯玉萍
- 关键词:脑心肌炎病毒增殖培养效价冻干保护剂
- 脑心肌炎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为建立快速检测脑心肌炎病毒(EMC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参照GenBank中EMCV基因组序列(X74312.1),针对EMCV的3D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了4条引物,对建立的反应体系进行条件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及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EMCV LAMP检测方法,且当内、外引物浓度比例为5∶1(即内、外引物浓度分别为50μmol/L、10μmol/L),反应温度为64℃,反应时间为60min时反应体系可达最佳。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EMCV,且敏感性比常规RT-PCR法高10倍。分别用建立的LAMP法与ELISA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二者的符合率为97%。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适用于EMCV临床样本的快速检测。
- 王丹冯若飞张海霞凡静静谢晶莹马忠仁冯玉萍
- 关键词:脑心肌炎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脑心肌炎病毒VP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3
- 2013年
- 为构建脑心肌炎病毒(EMCV)V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通过RT-PCR扩增目的基因,酶切连接后将VP1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通过脂质体法转染重组质粒pEGFP-C1-VP1,提取CHO细胞的总RNA,用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情况,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分析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VP1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及其抗原性。PCR、酶切验证及测序结果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绿色荧光蛋白正常表达。提取试验组细胞的总RNA,进行RT-PCR,在900bp处扩增出了目的条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P1主要分布在CHO细胞的细胞膜中,少量存在于胞浆中。Western-blot分析结果证实,VP1能与兔抗EMCV抗体特异性结合。表明VP1蛋白在CHO细胞中表达良好,表达的蛋白具有反应原性。
- 凡静静冯若飞杨妍梅张海霞李向茸王丹谢晶莹马忠仁
- 关键词:脑心肌炎病毒VP1基因真核表达免疫组织化学
- 感染脑心肌炎病毒小鼠的脑组织病理损伤及体内病毒分布被引量:2
- 2013年
- 为探讨脑心肌炎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及体内病毒分布、复制情况,选用脑心肌炎病毒VR129B株进行小鼠接种,观察其临床症状,并将死亡小鼠脑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同时利用PCR及real-time PCR方法对各组织中病毒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感染小鼠出现典型的神经性临床症状,感染后第4天开始死亡,第5~9天死亡达到高峰;脑组织切片可见血管镶边现象、卫星化、噬神经细胞现象及胶质细胞结节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现象,脑、心、脾、肝及胸腺均存在病毒复制子,其中脑组织病毒含量最高。表明,小鼠对脑心肌炎病毒较为敏感,感染后出现脑炎症状和病理变化,且病毒集中在小鼠脑组织中。
- 张海霞冯若飞王丹凡静静李向茸杨妍梅马忠仁冯玉萍
- 关键词:脑心肌炎病毒组织切片实时荧光定量PCR病理学变化
- 靶向脑心肌炎病毒VP1基因的shRNA对脑心肌炎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选择脑心肌炎病毒(EMCV)VP1基因,探讨了shRNA对EMCV复制的影响。设计合成4对编码siRNA的VP1基因的DNA序列,分别构建pcDNA6.2-GW/EmGFP-miR干扰载体X109-1、X109-2、X109-3和X109-4,脂质体介导转染至BHK21细胞,接种EMCV。病毒TCID50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4种重组EMCV VP1shRNA对EMCV的复制均有抑制作用,其中X109-2的抑制作用最显著。X109-2转染BHK21细胞后分别接种EMCV、口蹄疫病毒(FMDV)、乙型脑炎病毒(JEV),EMCV的lgTCID50为3.5,FMDV和JEV的lgTCID50均在7.0以上,说明重组shRNA质粒对EMCV复制的抑制具有明确的特异性和干扰的靶向性。X109-2和pEGFP-VP1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CHO-K1细胞后,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VP1shRNA可抑制pEGFP-VP1在细胞中的蛋白表达,进一步证明了干扰载体的靶向性。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EMCV的感染和复制机制奠定了基础。
- 冯若飞李向茸张海霞张蕾马忠仁王永录
- 关键词:脑心肌炎病毒RNA干扰SHRNAVP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