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1060)

作品数:10 被引量:123H指数:7
相关作者:包家立朱朝阳李宇波王琴苏海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低频电
  • 4篇电磁
  • 4篇极低频
  • 4篇极低频电磁场
  • 3篇生物物理
  • 3篇生物效应
  • 3篇细胞
  • 2篇氧自由基
  • 2篇输电
  • 2篇输电线
  • 2篇自由基
  • 2篇稳定性
  • 2篇限值
  • 2篇限值标准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活性
  • 2篇活性氧
  • 2篇活性氧自由基
  • 2篇ELF-EM...

机构

  • 10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包家立
  • 6篇朱朝阳
  • 2篇李宇波
  • 1篇杨国平
  • 1篇应磊
  • 1篇林友岳
  • 1篇苏海峰
  • 1篇冀倩倩
  • 1篇郑秀秀
  • 1篇王顺
  • 1篇胡亚楠
  • 1篇王琴
  • 1篇岳强
  • 1篇陈俊飞

传媒

  • 7篇高电压技术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鲁棒性对电磁防护仿生的借鉴被引量:5
2017年
随着电气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种电气和电子系统或设备混叠在同一空间使用的情况愈来愈多,并且电气和电子系统或设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高频、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高密度(小型化、大规模集成化),大功率、小信号、复杂性等方向发展,使电磁兼容问题更加突出,对通信设备、计算机系统、军用装备、医疗设备等等的安全有效性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电磁防护仿生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一个潜在方法。因此,综合评述电磁防护仿生现有技术和未来可以仿生的生物鲁棒性研究方向。在介绍生物鲁棒性的自然属性基础上,着重介绍生物鲁棒性反馈、简并和冗余、模块、演化或进化的结构机制,鲁棒性与脆弱性的权衡、稳定鲁棒性、品质鲁棒性等行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借鉴生物鲁棒性设计电子或电气系统的电磁防护是一种电磁兼容设计途径,尤其是生物系统的遗传、进化、变异、突变的行为可以提示电子或电气系统的电磁防护设计应该是时变的、自适应的和权衡的。数学模型、网络理论、热力学理论,尤其是非平衡耗散结构理论是生物鲁棒性仿生研究的基本理论。未来的研究关注几个主题:1)仿生物鲁棒性的系统结构;2)系统的结构和参数的时变性;3)鲁棒性与脆弱性的权衡;4)系统稳态、鲁棒裕度、鲁棒度的电磁防护评价。
包家立朱朝阳
关键词:电磁防护电磁兼容复杂电磁环境仿生
体外冲击波碎石成功率密度分布的能量效应被引量:9
2017年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一种无创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医疗技术,临床上有95%以上的成功率,冲击波能量是这种医疗技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阐述了冲击波的形成、传播、聚焦,冲击波发生器的电场能量和碎石原理等,然后从ESWL成功率密度分布中分析冲击波最佳能量。ESWL病例入选条件是门诊输尿管结石患者,年龄在18~83岁之间,左、右单侧或双侧输尿管具有放射影像学结石特征,ESWL数据完整,并且输尿管结石ESWL成功者。通过建立能量的ESWL成功率密度分布函数,得到其数学期望和均方差,从而获得ESWL成功的最佳能量。研究结果表明:从入选的5 747例ESWL病例中,获得ESWL成功率密度分布函数的数学期望为535 m J/mm^2,均方差为157 m J/mm^2,最佳能量在418~732 m J/mm^2范围内;该最佳能量可以通过能级来确定,能级一般分为Ⅰ级(约10 m J/mm^2)、Ⅱ级(20~40 m J/mm^2)、Ⅲ级(30~300 m J/mm^2)、Ⅳ级(400~1 200 m J/mm^2);可以根据结石的大小和密度来选择能级。该结果有助于临床医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量,以提高ESWL成功率。
林友岳包家立陈俊飞岳强林黎知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输尿管结石密度分布能级
实时电磁场细胞暴露系统的研制被引量:14
2015年
为进行极低频电磁场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的动态研究,研制了一种实时电磁场细胞暴露系统。该系统由细胞暴露工作台、电磁场细胞暴露仪、荧光显微镜、CCD摄像头、摄像头操作系统、荧光图像处理系统和电脑等组成。细胞暴露工作台上放置一个C形电磁铁芯,细胞皿放置在C形电磁铁芯的细胞槽中。采用CCD摄像头及其操作系统连续采集细胞荧光图像并生成图像集。通过荧光图像处理系统将图像集中目标细胞的荧光亮度转换为时间序列荧光数据值,以实现像线转换。最后电磁场暴露并同步检测活性氧自由基(ROS)、Ca^2+、线粒体膜电位(MMP)荧光的飞升特性。结果表明:该系统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在0.01-25.37 m T内可调,其绝对误差〈5%;磁场频率在0-340 Hz内可调,其绝对误差〈2%;传感器电压在1-200 m V内可调;灵敏度在0.011-0.127内可调;其线性度〈1.566%,精度〈2.694%。因此,所研制的仪器具有较高的线性度和精度。此外,在像线转换中研发的细胞定位、细胞识别、荧光测算、曲线校正等一系列技术可以满足电磁生物效应的实时检测需求。
王顺包家立朱朝阳
关键词:极低频电磁场细胞胞内钙活性氧自由基
外扰作用下细胞内稳态鲁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内稳态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是生物反应动态平衡的结果。以内皮细胞为对象,用H2O2作为外源扰动剂,建立一种外扰作用下细胞内钙稳态鲁棒性的分析方法,包括以控制理论Lyapunov及鲁棒性理论为基础的扰动前稳态点和稳定域、扰动后状态转移和稳定鲁棒域。通过对照和1、10、305、0、100μmol/L 5种不同剂量H2O2扰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获得6组48个细胞(每组8个细胞)内钙浓度数据,分析细胞内钙稳态和扰动剂稳定鲁棒域。结果表明:(1)受扰动前,细胞内钙稳态点从0.709到8.189不等,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稳定域半径r从0.654到2.650不等,表明细胞稳定性较好,可以排除后续扰动实验中细胞不稳定对结果的影响。(2)受扰动后,细胞内钙初态对细胞受扰后内钙状态转移影响不大。(3)H2O2为1μmol/L时可使4个细胞发生渐进稳定,为10μmol/L时可使2个细胞渐近稳定,为30μmol/L时可使1个细胞渐近稳定,说明稳定鲁棒域与细胞个体有关;该内皮细胞种族的内钙稳态鲁棒域至少在50μmol/L以内。结论表明:利用控制理论方法设计生物鲁棒性实验,并实现细胞内钙稳态定量化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杨国平应磊包家立朱朝阳
关键词:内稳态稳定性状态图
磁共振成像的电磁安全与限值标准被引量:7
2012年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将外源电磁能量输入人体后产生物理效应并转换为医学图像信息的技术,包括静磁场、射频场、梯度场共3种电磁场。这3种电磁场均对生物体产生效应,并且在足够的强度下会对人体产生健康危险,如梯度场的神经刺激、射频场(RF)的热效应等电磁危险性。近10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MRI检查导致带动脉夹患者死亡的警告、MRI对带植入性神经刺激器患者伤害的通告、MRI对带金属背衬经皮给药帖片患者带来灼伤的通告。然而,当电磁场强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时,MRI仍然是安全的。分析这3种电磁场主要的生物效应和健康危险,讨论国内外有关MRI电磁安全的限值标准。
冀倩倩包家立李宇波朱朝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神经刺激热效应
高压输电线环境电磁场暴露健康效应的原初作用被引量:30
2013年
高压输电线环境电磁场暴露健康效应的原初作用机制是阐述电磁健康的环节,是制修订我国环境电磁标准的重要基础。为此,对220kV的高压输电线环境电磁场进行了现场监测,将SD大鼠海马神经元暴露在瑞士IT’IS系统中,观察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钙离子(Ca2+)和线粒体膜电位(MMP)对磁感应强度为0.1mT、0.5mT和1.0mT的极低频电磁场的生物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电场强度≤1kV/m,磁场磁感应强度≤1.5μT;神经元胞内活性氧自由基、钙离子、线粒体膜电位对磁感应强度≥0.1mT的磁场有生物反应。因此,电场能量密度和磁场能量密度可作为电磁健康效应的评价参数;ROS是电磁因果链原初作用中连接物理和生物解释的一个重要标志物;足够强度的电磁场才能对健康产生影响,笼统说"电磁场对健康有影响"会误导公众。
王琴苏海峰包家立李宇波朱朝阳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极低频电磁场
极低频电磁场的健康效应被引量:65
2015年
来自于输电线路、变压器、家用电器的极低频电磁场已经在现代生活中无所不在,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险还不清楚。为了综合评述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以指引未来极低频电磁场健康效应的研究方向,在介绍极低频电磁场物理特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极低频电磁场在流行病学调查、人体志愿者、动物实验、细胞和分子、生物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大多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极低频电磁场的健康风险比值比在1~2之间。人体志愿者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心肺生理、脑电与神经、血常规、褪黑素等方面。动物实验研究主要包括认知、血管渗透性、褪黑激素、免疫系统、转基因白血病动物模型、协同致癌作用等方面。细胞和分子研究主要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分裂、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方面。生物物理学研究主要包括ROS机制、胞内Ca^2+、离子通道、鲁棒行为、信噪比、体内磁性颗粒等方面。极低频电磁场限值方面的国际标准主要包括ICNIRP指南和IEEE标准,国内标准主要包括职业卫生标准和环境控制标准。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极低频电磁场的生物系统特性如鲁棒性和涌现性等、电磁场作用下的生物实时响应和电磁能量的生物效应。
包家立
关键词:输电线路极低频电磁场生物效应流行病学生物物理
电磁医疗设备的生物物理基础与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电磁医疗设备是指利用电场、磁场、电磁场实现医疗诊断和治疗的一类仪器、机器或设备。电磁生物效应包括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是电磁医疗设备开发的主要理论和审评依据。影响生物效应的物理因素有电磁能量、生物体电容率和磁导率。电磁热效应表现为当温度上升,细胞从无明显损伤、可逆损伤、不可逆损伤、凝固、干燥、碳化或汽化的变化,被应用于高频理疗、微波肿瘤治疗、射频消融、高频电刀等。非热效应是在电磁场暴露下,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与器官、整体出现生化和生理反应,而生物体无明显温升,可以应用于心脏起搏、心脏除颤、体外碎石等。近年来,我国在电磁医疗设备领域开展了一些从基础到仪器的研究,开发了一些潜在的电磁医疗设备,如经皮给药电磁导入、经皮给药驻极体、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治疗等。电磁医疗设备安全控制的有效手段是建立以人体健康为基础的电磁限值标准并执行。
包家立
关键词:生物效应经皮给药驻极体
射频电磁场的健康效应被引量:26
2016年
由通信基站、移动电话、无绳电话、无线路由器等产生射频电磁场(RF-EMFs)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阐述射频电磁场对人类健康可能存在的风险,评述了近几年射频电磁场健康效应的研究成果。在介绍射频电磁场物理特性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近年来射频电磁场在流行病学调查、人体志愿者、动物实验、细胞和分子、生物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大多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使用手机与脑瘤呈阴性结果,但也有阳性报道。人体志愿者实验研究主要包括认知、感觉放大、听力和脑电图等方面,以阴性结果为多。动物实验研究主要包括认知、记忆、生殖、血脑屏障、感觉、免疫等方面。细胞和分子研究主要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与修复、干细胞增值和分化、生殖和发育、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组织结构、昼夜节律等方面。生物物理学研究主要包括非热效应理论、窗效应、活性氧自由基(ROS)机理、钙离子(Ca2+)等方面。射频电磁场的国际标准有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指南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国内标准有电磁环境控制限值标准。结论是为人类健康应该管理好电磁场;加强电磁生物效应整体论研究;开发实时研究的相关技术;关注生物效应原初作用的电磁能量。
包家立胡亚楠
关键词:通讯基站射频电磁场生物效应流行病学动物生物物理
电磁场扰动下的细胞系统鲁棒性被引量:14
2014年
生物鲁棒性是生物系统抵抗外界扰动或内部参数摄动引起系统行为变化的一种能力。电磁场是一种外界物理因素,可以对生物体产生影响。为了建立一种电磁场扰动下生物系统稳定鲁棒性的研究方法,以Lyapunov理论为基础,用电磁场细胞暴露系统实时记录了在磁感应强度B为0、0.09、0.38、0.76、7.33、14.78 m T的电磁场暴露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和钙离子(Ca2+)的含量,分析了电磁场扰动前的细胞状态稳态点和稳定域,以及电磁场扰动后的状态转移和稳定鲁棒域。结果表明:(1)细胞无扰时ROS的稳态点是46.157~120.913,Ca2+的稳态点是25.430~55.686,ROS的稳定域半径是1.688~10.278,Ca2+的稳定域半径是2.782~13.345;(2)B〈7.33 m T的电磁场扰动没有提高胞内ROS含量,B为14.78 m T的电磁场扰动可阶跃性提高胞内ROS含量,B为0和0.09 m T的电磁场扰动没有提高胞内Ca2+含量,B为0.38 m T的电磁场扰动可持续性提高胞内Ca2+含量。结论是:(1)无电磁场扰动时,细胞内ROS和Ca2+状态可以保持稳定;(2)电磁场扰动在较高水平(如B为14.78 m T)时,才能改变细胞内ROS和Ca2+的状态;(3)细胞的鲁棒域与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无关。
郑秀秀包家立朱朝阳
关键词:极低频电磁场细胞LYAPUNOV稳定性钙离子活性氧自由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