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JA12321S)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梁必彪更多>>
相关机构:武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柳词
  • 1篇意境
  • 1篇意象
  • 1篇升华
  • 1篇时代文化
  • 1篇情感
  • 1篇情感表达
  • 1篇婉约
  • 1篇婉约词
  • 1篇婉约词派
  • 1篇词境
  • 1篇词派

机构

  • 2篇武夷学院

作者

  • 2篇梁必彪

传媒

  • 1篇常州大学学报...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柳词风格的俗雅之变
2014年
柳永的创作风格前期以俗为主,堪为其时俗文化的代表。柳词"俗"风格的形成有其主观情趣选择的原因,更是时代文化和现实遭遇使然。步入仕途后,柳永创作逐渐摒弃"俗艳",融入士大夫文人的敦厚含蓄之美,题材上有了雅化的倾向。但仕途升迁的无望,沉沦下僚、疲于奔波的人生际遇使他的词境升华,实现了其创作的另一种姿态的雅化。
梁必彪
关键词:柳词时代文化
柳词风格与婉约词派
2013年
柳词风格与婉约词风在形式和内质上是两种不同的美学风格。柳词辞风平易、浅俗、质俚,情感表达热烈、真率、直露。柳词用语上的浅俗俚直和情感表达上的浓烈真率,加之铺叙手法的大量运用,往往导致意象密集,缺乏更大的包孕力和生发力,从而有损意境上的隽永深挚。婉约词派用语主婉转柔美,情感表达贵含蓄蕴藉,审美效果重言尽意远的意境美。两者在辞风和情感表达方式上,在意象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方面都呈现出本质上的差异。婉约词派不能涵盖柳词风格。
梁必彪
关键词:婉约词派情感表达意象意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