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530001)
- 作品数:36 被引量:156H指数:8
- 相关作者:沈继龙吕芳丽陈兴智王林陈鹤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蚌埠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妊娠期的感染与免疫:胎盘细胞因子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妊娠期感染某些病原生物体如寄生虫、病毒和细菌等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先天性感染。妊娠期病原体感染引起不良妊娠的机制之一是损伤胎盘,而胎盘局部的细胞因子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可通过胎盘的寄生虫、病毒和细菌在妊娠期感染引起的胎盘组织细胞因子改变及其免疫调节进行综述。
- 傅晓茵吕芳丽
- 关键词:妊娠胎盘细胞因子
- 白细胞介素27在寄生原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寄生虫感染会激发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并引起一些重要细胞因子的变化。本文就白细胞介素27在寄生原虫,如刚地弓形虫、利什曼原虫、疟原虫和克氏锥虫感染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童欣欣吕芳丽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7原虫免疫反应
- 三种免疫调节剂增强弓形虫重组ROP2疫苗保护效应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弗氏佐剂(Freund’s Adjuvant,FA)、匹多莫德(Pidotimod,PT)和西咪替丁(Cimetidine,CIM)等3种免疫调节剂增强重组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rROP2)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重组rROP2疫苗组、FA-rROP2疫苗组、PT-rROP2疫苗组和CIM-rROP2疫苗组等5组;FA、PT和CIM分别与rROP2抗原混合皮下注射免疫,检测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并观察弓形虫RH株攻击感染后的生存时间。结果 FA-rROP2组、CIM-rROP2组小鼠血清IFN-γ、特异性IgG、脾细胞增殖活性及外周血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rROP2蛋白组(P<0.05);PT对外周血CD4+/CD8+比值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增加了IFN-γ的水平及脾细胞增殖活性。小鼠攻击试验表明,FA-rROP2组、PT-rROP2组以及CIM-rROP2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长于rROP2组和PBS对照组组;rROP2蛋白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PBS组(P<0.05)。结论 FA、PT和CIM可增强rROP2蛋白抗原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都能延长攻击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具有增强rROP2蛋白疫苗保护效应的功能。其中CIM的佐剂样免疫促进作用接近于FA,但副作用显著低于后者,具有临床实用的潜在价值。
- 陈兴智杨小迪杨雯陈勇刘丽丽沈继龙孙新
- 关键词:弓形虫匹多莫德西咪替丁免疫佐剂
- 不同毒力株弓形虫速殖子排泄分泌抗原(ESA)对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K)作用的比较
- 2012年
- 为观察不同毒力株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ESA)对小鼠NK细胞的作用,将18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各组每鼠分别腹腔注射刚地弓形虫RH株ESA200μL(含ESA0.002mg),PRU株ESA200μL(含ESA0.002mg)和PBS200μL。于注射后6天取脾,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NK细胞的比例,并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各组NK细胞的杀伤活性,ELISA检测血清IFN-γ水平。结果显示,RH株ESA处理组NK细胞比例(5.974-0.26)%,PRU株ESA处理组NK细胞比例(3.32±0.29)%,两组均明显高于PBS对照组(3.084-0.39)%(P〈0.001),其中RH株ESA处理组明显高于PRU株ESA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毒力株ESA处理的小鼠NK细胞杀伤能力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毒力株ESA处理后小鼠血清的IFN.1水平升高,与PB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RH组小鼠血清中IFN-1浓度较PRU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弓形虫ESA有活化小鼠NK细胞的作用,且RH株ESA的作用强于PRU株ESA。
- 毛雯倩张洁陈金铃李冉王勇吴江平
-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
- 眼弓形虫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刚地弓形虫遍布于世界各地,人群感染广泛。人感染弓形虫后,眼弓形虫病的发生率仅次于脑弓形虫病。弓形虫可在眼部引起局灶性坏死性视网膜炎或视网膜脉络膜炎,是后葡萄膜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相关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将对该病的防治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就眼弓形虫病的病因、临床症状、风险因素和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肖思宇吕芳丽
-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临床症状
- 长非编码RNA在HIV-1感染单核细胞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外周血单核细胞的长非编码RNA(lncRNA)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前后的表达差异,并研究差异表达的lncRNAs在HIV-1感染单核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基因芯片从HIV-1感染的单核细胞和未感染的对照单核细胞中筛选出表达差异最大的lncRNAs,并进行qRT-PCR验证。设计siRNA并转染到单核细胞中,ELISA检测转染siRNAs前后单核细胞表达白介素(IL)-1β、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基因芯片和qRTPCR结果均显示,单核细胞感染HIV-1后,lncRNA-n266623表达显著上升;在转染lncRNA-n266623的siRNA后,单核细胞分泌IL-1β、IL-10和TNF-α的能力增强。结论 HIV感染单核细胞后能促进单核细胞高表达lncRNA-n266623;lncRNA-n266623可能抑制单核细胞的IL-1β、IL-10和TNF-α的分泌,从而负向调控机体对HIV-1感染的免疫应答。
- 郑晶郑照军沈继龙
- 关键词:HIV单核细胞
- 刚地弓形虫基因型和与基因型相关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3年
-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呈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弓形虫属仅有刚地弓形虫一种,经多重酶切电泳分析(MLEE),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微卫星分型等研究发现,各地刚地弓形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已知不同基因型弓形虫株的致病机制不同。本文对世界各地区弓形虫株基因型及基因型与毒力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王林沈继龙
-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基因型种群结构毒力
- 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的抗体检测及虫株基因型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状况,并鉴定人体弓形虫虫株基因型。方法收集安徽省合肥地区三甲医院的门诊和住院肿瘤患者全血356份,采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抗弓形虫Ig G和Ig M抗体。抽提抗体阳性者全血DNA,以弓形虫529 bp高重复序列(AF146527 repeat element)为靶基因进行PCR检测,阳性标本选择10个位点经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 356份肿瘤患者血清中,弓形虫Ig G和Ig 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21/356)和2.3%(8/356),其中Ig G和Ig M抗体双阳性5份,抗体总阳性率为6.7%(24/356)。对24例抗体阳性者血样进行PCR检测,6份呈阳性,阳性率为25%。对PCR扩增阳性的肿瘤患者血样进行PCR-RFLP弓形虫基因分型,2份血样获得完整分型条带,经鉴定均为Chinese 1型(Toxo DB#9)。结论本研究中的肿瘤患者存在弓形虫的隐性感染和活动性感染。初步鉴定2例肿瘤患者感染弓形虫虫株基因型为Chinese 1型。
- 沈茜王林方强沈继龙张林杰
-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基因分型
- Chinese1基因型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16的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15年
- 目的构建弓形虫Chinese 1基因型Tg Ct Wh3(以后均简称Wh3)株棒状体蛋白(rhoptry protein,ROPs)16的原核和真核重组表达质粒及其3D结构。方法参照ROP16序列分别设计引物,采用PCR从弓形虫Chinese 1基因型Wh3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编码ROP16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 MD18-T载体;经PCR及测序分析鉴定;阳性克隆的质粒分别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和真核表达载体p EGFP-C2,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和DH5α,PCR和酶切鉴定转化菌落插入的序列;将构建的原核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将构建的真核重组质粒经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观察其在细胞中表达;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构建了蛋白的3D结构。结果各组均PCR扩增出约2.1 kb ROP16基因的特异片段,序列检测结果均正确;分别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和真核表达载体p EGFP-C2中,成功构建了Chinese 1基因型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16的原核表达质粒和真核表达质粒;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ROP16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成功构建出ROP16基因的3D结构图。结论以p ET-28a和p EGFP-C2为载体,分别成功构建并表达了ROP16的原核和真核重组质粒,并构建出其3D结构图。
- 唐媛媛莫绪维陈鹤李群蔡亦红沈继龙
- 关键词:弓形虫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 弓形虫ROP16_(Ⅰ/Ⅲ)DNA疫苗不能诱导小鼠有效的保护性免疫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利用ROP16I/III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免疫BALB/c雌性小鼠,检测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评估ROP16I/III作为潜在的分子疫苗的价值。方法克隆Chinese 1型弓形虫ROP16I/III,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中构建重组质粒pEGFP-ROP16I/III,脂质体法转染T293细胞并观察体外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将36只SPF级小鼠随机均分为:1PBS组;2空质粒组;3pEGFP-ROP16I/III组。每2周肌注免疫1次(100μg/只),共3次;于免疫前及每次肌注前1d和末次免疫后2周收集小鼠血清,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弓形虫IgG。于末次免疫2周后取小鼠脾脏,分离淋巴细胞培养测细胞因子。剩余小鼠腹腔注射Chinese 1型弓形虫Wh3株速殖子1 000个/只,观察小鼠攻击感染后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结果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体外见到重组质粒pEGFP-ROP16I/III在T293细胞的表达;pEGFP-ROP16I/III末次免疫后血清中IgG水平及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均无明显升高(P>0.05);攻击感染后,免疫组小鼠比对照组的存活时间无延长(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ROP16I/III缺乏线性B细胞表位。结论 Chinese1型弓形虫的ROP16I/III由于其分泌的定位和结构特点,不能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抗Wh3株攻击感染的免疫保护。
- 周芹芝李曼陈鹤都建罗庆礼沈继龙
- 关键词:弓形虫分子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