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5045)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黄峙凌钦婕张逸波周永林任璐艳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螺旋藻富硒转化含硒蛋白质的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研究富硒螺旋藻(Se SP)培养生物转化含硒蛋白质(Se P)中硒的含量及分布,观察Se P在体外对氧自由基的清除效应。藻体总蛋白(TP)用SDS-PAGE电泳分离后,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对不同分子量范围蛋白质中的硒含量进行精确定量;通过激光烧蚀(LA)-ICP-MS对纯化含硒藻蓝蛋白(Se PC)硒含量在电泳胶上进行原位检测;用制备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纯化不同分子量的Se P组份,化学发光方法检测Se P在体外对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发现,与未富硒培养的螺旋藻(SP)相比,Se SP总蛋白中硒含量提高了32倍,可达805.48μg/g,其中75.81%分布于25 ku以下小分子量含硒蛋白质(LMWSe P)中,LA-ICP-MS证明纯化Se PC亚基含有稳定共价结合活性硒元素,LMWSe P对自由基的直接最大清除率在70%以上。结果提示,利用Se SP培养可转化生产活性Se P,Se SP中低分子量Se P组份是一种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天然活性硒资源,其中硒的存在形态、合成转化机制和体内生物活性有待深入研究。
- 黄峰单雪风张水妹蔡智辉凌钦婕黄峙
- 关键词:硒抗氧化自由基
- Calpastatin Prevents NFkB-Mediated Hyperactivation of Macrophages:implications in foam cell formation and atherogenesis
- <正>Aims:Calpastatin(CAST),an endogenous calpain enzymes inhibitor,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cleavage of calpain...
- Zhihui CaiXuefeng ShanShuimei ZhangZhi Huang
- 文献传递
- Calpastatin通过TLR/NFkB信号调节人巨细胞病毒介导的炎症反应
- 已经发现钙蛋白酶(CAPNs)家族有15个成员,它们对体内100多种重要的蛋白质发挥功能性剪切作用,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和信号转导分子.CAPNs的活化依赖钙离子信号,其负调节则主要由CAPNs内源性抑制蛋白(...
- 单雪风Muthusamy MownishRethnabharathi Meenakshisundaram张水妹蔡智辉黄峙周天鸿
- 关键词:NFKB炎症反应
- 富硒螺旋藻蛋白水解多肽的制备及其对ACE活性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2
- 2013年
- 从富硒螺旋藻(SeSP)中提取含硒总蛋白(SeSP-TP),建立蛋白酶水解制备含硒多肽(SeSP-PP)的最佳条件,体外检测SeSP-PP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ICP法快速测定藻粉及总蛋白中的硒含量。结果发现,5种常见蛋白酶对SeSP-TP的水解度趋势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联合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利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联合酶水解,可显著提高蛋白水解度,达到87.94%,且联合水解的多肽对ACE抑制效率最高(89.47%)。碱性蛋白酶水解得到的多肽对ACE的抑制率也较高。当荧光检测出的含硒多肽高于50μg/mL时,对NO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效应,而含硒蛋白效果不明显。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组分中测定的硒含量之和占总硒的95.47%,可能在提取制备SeSP-TP过程中,部分含硒蛋白质和含硒小分子会在沉淀、复溶和透析等步骤中丢失。
- 王韵蔡智辉张逸波戚红军凌钦婕黄峙
- 关键词:螺旋藻硒
- 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吸收转化亚硒酸钠生成纳米元素硒被引量:3
- 2012年
- 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富硒培养过程中转化亚硒酸钠产生的红色纳米元素硒(Nano-Se)进行鉴定和分析.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红色微粒的纳米形貌,激光散射仪分析其粒径分布,透射电镜(TEM)和X-线能谱(EDX)联用表征纳米粒中的元素硒形态,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Nano-Se中的金属元素构成和含量,回归分析螺旋藻细胞总蛋白含量及还原性巯基水平与转化Nano-Se生成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从富硒螺旋藻培养液和细胞裂解液中分离鉴定到Nano-Se,其为较均一的球形或近似球形,平均粒径约60 nm,其中硒的质量比为58.5%,原子比为34.7%,除主要含硒元素外,也含有微量的Cu、Zn、Fe、Mn和Ca等元素,并含有少量蛋白质.还发现Nano-Se的生成与藻细胞总蛋白和还原性巯基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螺旋藻可转化亚硒酸钠生成Nano-Se,为富硒微藻中活性硒形态的研究及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根据.
- 周永林任璐艳靳兴媛张逸波凌钦婕黄峙
- 关键词:钝顶螺旋藻硒纳米生物转化
- 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生物转化富硒形态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比较研究和评价富硒螺旋藻(Se SP)生物转化产生的主要富硒活性形式在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方法:利用富硒培养技术制备Se SP,从Se SP中分级提取纯化硒总蛋白(Se SP-TP)、硒藻胆蛋白复合体(Se SPPB)、硒藻蓝蛋白(Se SP-PC)、硒多糖(Se SP-PS)和纳米红硒(Nano-Se);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硒含量;超氧阴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OH)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自由基清除率,Reed-Muench算法计算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Se SP-TP、Se SP-PB和Se SP-PC与不含硒相同形态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显著提高(P<0.05),对·O2和·OH清除作用的EC50明显降低(P<0.05),Se SP中Se SP-PB在体外对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其中Se SP-PC可能起主要作用;Se SP-PS硒的质量分数低,其中硒对自由基清除的增强效应尚不明确;微藻转化的NanoSe也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结论:Se SP生物转化富硒活性形式对自由基清除的增强效应与活性硒元素的掺入有关,藻体转化生成的富硒蛋白质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明显,生物转化纳米硒作为一种新型活性硒形态值得深入研究.
- 黄峰郭云飞陈昱凌钦婕黄峙
- 关键词:螺旋藻硒生物转化抗氧化剂自由基
- 螺旋藻转化纳米元素硒的制备及其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研究利用高密度富硒螺旋藻(Se-SP)细胞通过生物转化制备纳米元素硒(Nano-Se)的可行性,观察Nano-Se在体外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用梯度离心分选Nano-Se,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能谱(EDX)联用表征纳米粒中的元素硒形态,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Nano-Se中的硒含量,化学发光方法检测Nano-Se在体外对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发现,Nano-Se主要由元素硒构成,形态呈球形,73%的纳米粒子直径大小分布在(61±17)nm范围。Nano-Se在体外对两种氧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30.1%和27.6%,相应的EC50分别为:0.8μg/ml和2.2μg/ml。相同剂量时,Nano-Se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比硒代蛋氨酸(Se-Met)及Se-SP中其它含硒活性成分更强。结果提示,利用高密度Se-SP可诱导Nano-Se的大量生成,Se-SP转化的Nano-Se可能是一种新的抗氧化硒形态,其作用机制和体内生物活性有待深入研究。
- 靳兴媛周永林任璐艳张逸波凌钦婕黄峙
- 关键词:螺旋藻自由基
- 应用渗透膜高密度培养富硒螺旋藻被引量:3
- 2012年
- 应用透析袋(OT法)组装光生物反应器,与鼓泡式生物反应器(AB法)和摇瓶(SB法)进行对比实验,探讨利用渗透膜建立高密度培养富硒螺旋藻(Se-SP)方法的可行性。称质量法监测并推算藻细胞生长率和最大生物量,荧光光度法测定Se-SP及其培养液中硒含量和形态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Se-SP中总蛋白(TP)、藻蓝蛋白(PC)、叶绿素a(Chla)、总胡萝卜素(Caro)、水溶性多糖(SPS)及巯基(—SH)含量等主要营养构成,培养液中无机碳(IC)和有机溶解碳(DOC)的含量采用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发现:OT法培养Se-SP的最大生物量可达9.6g/L,是AB和SB方法培养的3~5倍,其中有机硒转化率及TP、PC、Chla、SPS和—SH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均有明显提高。相应地,培养基中IC剩余减少,DOC无明显累积。结果提示,OT法可实现Se-SP高密度培养,并有望获得优质Se-SP产品,其优势体现在高细胞增殖速率、高有机硒转化率、高无机营养源消耗率和低有机碳的积累,便于培养液的再生利用,减少废液污染。
- 任璐艳靳兴媛周永林张逸波凌钦婕黄峙
- 关键词:螺旋藻富硒
- 培养基再利用对螺旋藻增殖和低温耐受性的影响
- 2014年
- 在适宜温度(28±2)℃和低温(16±2)℃条件下,比较研究重复利用Zarrouk培养基(RZ)和新配制培养基(NZ)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SP)增殖和色素成分的影响,探讨培养基再利用对SP生长和低温耐受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与采用NZ培养基相比,尽管在适宜温度下完全RZ培养基导致藻细胞增殖速率和生物量降低,但添加50%的RZ培养基(1/2RZ)不仅对藻细胞的增殖速率和生物量无明显影响,而且藻细胞中的主要色素含量明显升高.进一步发现,RZ可增强低温培养藻细胞对可见光的吸收,促进细胞叶绿素的含量.结果提示,培养基的合理再利用可获得SP最大生物量,增加SP中色素蛋白和胡萝卜素的累积,增强SP对低温的耐受性,因此对提高低温培养SP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李金超刘伟王素燕凌钦婕黄峙
- 关键词:螺旋藻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