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76241)
-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翔宇李学琴时君友亓伟雷廷宙更多>>
- 相关机构:北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南省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磷酸-硫酸活化法制备木屑活性炭工艺被引量:4
- 2015年
- 以林业废弃物杨木屑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以磷酸为主活化剂,浓硫酸为辅助活化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活性炭,测定其亚甲基蓝脱色力和碘的吸附值,考虑活化因素对活性炭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磷酸-硫酸活化法制备木屑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渍比1∶2.5,浸渍浓度60%,活化时间90 min,活化温度550℃.
- 李学琴李翔宇亓伟时君友庞久寅杜洪双
- 关键词:活性炭磷酸硫酸
- 生物质甘油醚类调和燃料的QSPR研究
- 2019年
- 基于距离矩阵建立单拓扑指数X,根据Grumberg-Nissan等公式建立并运用新的混合拓扑指数G对甘油醚类调和燃料的相关理化性质(密度、运动粘度、低热值)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所建QSPR模型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能较好地反映甘油醚类调和燃料的相关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
- 李浔贺登辉徐艳舒逢遥卢思
- 关键词:甘油醚生物质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拓扑指数
- 灵动型微波辅助玉米秸秆液化及特性的研究
- 2017年
- 为探索灵动型微波辅助玉米秸秆的液化过程及特性,以生物质玉米秸秆为原料,液化温度、液化时间、微波功率、固液比为影响因素设计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液化率为表征指标展开微波辅助玉米秸秆液化及特性的研究。对液化产物的理化性能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其官能团吸收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灵动性微波辅助玉米秸秆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化温度150℃,液化时间15 min,液化功率600 W,固液比1∶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液化率为99.67%,液化产物羟值为314.16 mg(KOH)/g,酸值为45.78 mg(KOH)/g;通过FT-IR分析可知,玉米秸秆在微波辅助液化后基本完全降解,液化率较高;并且有新的官能团生成,可提高液化产物的活性,有利于后续加工利用。
- 李翔宇李学琴段喜鑫亓伟时君友雷廷宙
- 关键词:生物质玉米秸秆
- 木质纤维素酸催化制备糠醛的工艺及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7年
- 糠醛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国内外学者针对生物质产糠醛展开诸多研究,尤其是酸催化水解领域。该文综述了糠醛制备工艺在不同时期的情况,阐述并评价了目前新颖的同步产糠醛与纤维素基化学品工艺。对酸(稀布朗斯特酸和路易斯金属盐)催化木糖和半纤维素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系统归纳,并阐述了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现在研究热点——酸/有机溶剂作用体系中有机溶剂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并对计算化学在其中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总结。该文旨在为学者开展生物质产糠醛的研究提供信息,有利于学者进行选择性研究。
- 王琼王闻亓伟余强谭雪松庄新姝袁振宏王忠铭
- 关键词:生物质催化动力学糠醛有机溶剂
- 玉米秸秆液化产物中酚类物质的测定被引量:2
- 2018年
- 为获得生物质液化产物中酚类物质总含量,以浓硫酸为催化剂,苯酚为液化剂,采用微波辅助的方法液化玉米秸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液化产物的组成成分,红外光谱(FT-IR)分析玉米秸秆、液化残渣及液化产物的主要官能团变化,化学试剂法测定液化产物中酚类物质总量.结果表明:利用化学试剂法测定的液化产物中酚类物质总含量为52.0 mg/L,GC-MS测定液化产物中的芳香族有机物相对含量较高,为49.16%,以酚类化合物为主.FT-IR分析表明,液化过程中玉米秸秆基本上被完全降解液化,说明液化产物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来自于木质素.
- 李翔宇李学琴李文斌雷廷宙时君友王志伟段喜鑫
- 关键词:玉米秸秆液化液化产物酚类物质
- 响应面优化生物质玉米秸秆催化液化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以获取高得率的生物质液化油为目的,利用生物质玉米秸秆为原料,液化时间、液化温度、催化剂的量为影响因素设计Box-Behnken试验,得到试验因素之间的定量数学模型和交互作用对玉米秸秆液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确定玉米秸秆催化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试验数据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显著性极高(P<0.000 1),相关系数R^2=0.953 8,预测值与试验值具有很好的拟合度。当液化时间为63.66 min、液化温度为162.43℃和催化剂的量为4.02%时为最佳的催化液化条件;在该工艺条件下,玉米秸秆的液化率为98.88%,预测值为98.87%,二者相差0.01%;由此得出响应面法优化玉米秸秆催化液化工艺参数更加精准可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学琴雷廷宙李翔宇时君友王志伟关倩
- 关键词:生物质玉米秸秆响应面法
- 磁性氧化铁/SO_4^(2-)生物质基固体酸催化剂合成及特性
- 2017年
- 利用聚乙二醇法和亚硫酸钠法制备磁性氧化铁颗粒,通过负载法合成磁性氧化铁/SO2-4生物质基固体酸催化剂,从磁性氧化铁颗粒的不同制备方法入手分析催化剂的合成及特性.以表面酸量、磁响应性能及催化水解微晶纤维素所得还原糖得率(DNS法)为指标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拉曼光谱仪(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表征催化剂结构.结果表明:磁性氧化铁颗粒的合成方法对制备催化剂活性和结构有较大影响.其中,用亚硫酸钠法制备磁性颗粒合成的催化剂表面酸量大(1.13 mmol/g),还原糖得率高达30%,且制备工艺周期适中(2 970 min),催化剂的碳含量较高,负载的磁性氧化铁颗粒较多且与碳材料结合程度高,比表面积较大,孔道结构丰富;通过VSM分析可知:聚乙二醇法合成的催化剂为铁磁性材料,亚硫酸钠法合成的催化剂为亚铁磁性材料.
- 李学琴陈尧李翔宇时君友雷廷宙段喜鑫陈高峰
- 关键词:生物质磁性氧化铁固体酸催化剂
- 微波辅助磁性固体酸催化纤维素水解的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以生物质基磁性固体酸为催化剂,采用微波相结合的辅助手法对预处理的微晶纤维素进行水解研究。以还原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四因素三水平)考察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纤维素与催化剂量的比例和微波功率对纤维素水解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纤维素水解残渣。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生物质基磁性固体酸催化剂催化纤维素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30 min、水解温度80℃、催化剂量与纤维素的比例2:1、微波功率450 W,此时还原糖得率最高,达57.4%;4个因素对纤维素水解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微波功率>催化剂量>水解时间>水解温度。FT-IR分析表明微波辅助纤维素水解残渣中几乎没有纤维素存在,即纤维素基本被完全水解。
- 李学琴李翔宇时君友段喜鑫雷廷宙
- 关键词:生物质微波辅助纤维素
- 响应面法优化生物质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被引量:6
- 2015年
- 以获取生物质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目的,利用生物质玉米秸秆为原料,设计碳化时间、碳化温度、磺化时间、磺化温度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通过催化剂催化水解玉米秸秆所得还原糖得率进行表征,采用响应面法确定玉米秸秆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显著性极高(P<0.0001),相关系数R2=0.9981,预测值与实验值具有很好的拟合度。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得到玉米秸秆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碳化温度548.78℃、碳化时间13.67 h、磺化温度120.82℃、磺化时间6.83 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生物质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水解玉米秸秆所得还原糖的得率为7.978%,预测值为7.983%,二者相差0.005%;比其他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水解纤维素所得还原糖得率可提高65%,说明用此模型来优化玉米秸秆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是可行的。
- 李学琴时君友亓伟李翔宇杜洪双张吉平庞久寅
- 关键词:玉米秸秆碳基固体酸还原糖响应面法
- 基于SingalR和Web的采摘机器人远程编队控制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多移动机器人协调是当前机器人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在农业上的应用并不多。为了提高采摘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及作业效率,实现多机器人的协同实时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多机器人远程编队控制系统。针对当前Web实时应用程序技术的不足,构建了一种基于SingalR的Web实时应用程序框架,该框架可以实现逻辑和动态的执行任务,并将实时更新的数据定时地发送到所有连接的客户端。结合多智能体网络对采摘机器人的编队控制进行了研究,根据具体的多机器人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得到了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的规划路径,计算了多机器人控制的残差精度,最后对多采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基于SingalR的Web实时应用程序框架在多采摘机器人编队控制中使用的可行性。
- 唐惠康郑宝林
- 关键词:多机器人协同控制编队控制WEB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