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SZ0008) 作品数:5 被引量:6 H指数:2 相关作者: 邱忠平 童霏 周丽萍 廖禧 海维燕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加和法与一步法测定固体废弃物中的总氮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固体废弃物总氮测定方法。[方法]对固体废弃物样品采用加和法、一步法测定其总氮含量,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通过样品测试数据的比较,表明加和法测得的铵态氮和硝态氮之和与一步法所测总氮含量一致,加和法的RSD低于2.92%,一步法的RSD低于1.53%;加和法样品回收率为94.5%~102.9%,一步法样品回收率为95.8%~101.4%。[结论]2种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均满足质控要求。相比之下,一步法精确度更高、回收效果更好。 海维燕 唐建 邱忠平 童霏关键词:固体废弃物 加和法 一步法 总氮 垃圾降解过程中脲酶测定条件优化 被引量:1 2010年 在土壤脲酶测定方法的基础上,以垃圾填埋场中的填埋垃圾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垃圾降解过程中脲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垃圾降解过程中脲酶活性测定最优条件为:垃圾样品风干温度30℃,甲苯0.5mL,10%尿素1mL,0.1mol/LpH5.5柠檬酸钠缓冲液3mL,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分别为30℃和24h。优化后的的测定条件RSD小于0.82%,且测定值较传统方法提高30.48%~147.28%,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可行性强。 童霏 邱忠平 周丽萍 廖禧关键词:垃圾降解 脲酶 正交试验 垃圾降解过程中淀粉酶活性测定条件优化 被引量:2 2011年 垃圾填埋场中垃圾降解初期,淀粉酶活性对于垃圾填埋场中碳素的转化过程和垃圾填埋场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可作为垃圾填埋场稳定化机制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模拟垃圾填埋系统的垃圾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L25(56))对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对淀粉酶活性测定的影响大小为培养温度>烘干温度>培养时间>缓冲液量>基质量>甲苯量。(2)最优实验条件为样品在30℃下烘干,分别加入7 mL 1%(质量分数)淀粉溶液1、0 mL pH 5.6磷酸缓冲溶液、0.2 mL甲苯,于35℃下培养36 h。(3)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重复性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6%,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实验的平均回收率为97.9%,RSD为1.75%,说明该方法稳定、可靠。 廖禧 邱忠平 童菲 周丽萍关键词:垃圾降解 淀粉酶 正交实验 垃圾填埋场中硝酸还原酶测定条件优化 被引量:1 2009年 作为垃圾填埋场中氮素转化的关键酶之一,硝酸还原酶在填埋场氮素转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的垃圾样品为研究对象,以土壤酶学测定方法为基础,对填埋场中硝酸还原酶的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场中硝酸还原酶的最佳测定条件为:垃圾样品的风干温度为30℃,分别加入1%的KNO3溶液2.0 mL和1%的葡萄糖溶液0.5 mL,抽气7 m in后,置于20℃的培养箱中培养36 h。在该条件下对填埋场中硝酸还原酶活性进行测定,RSD小于1.66%,说明该分析方法结果可靠,精密度高。 韩云平 邱忠平 杨立中 周俊强关键词:填埋场 NR 正交设计 垃圾降解过程中纤维素酶测定条件优化 被引量:1 2010年 以土壤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对垃圾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垃圾降解过程中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最优条件为:垃圾样品风干温度25℃,甲苯2 mL,1%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5 mL,磷酸缓冲液5 mL,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分别为37℃和72 h。优化后的测定条件RSD小于2.02%,说明该分析方法结果可靠,精密度高。 王倩 邱忠平 冯猛关键词:垃圾降解 纤维素酶 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