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979)
-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韩琤波马洁韬邹华伟周洋赵健竹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与晚期结直肠癌EGFR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选择相关的分子标志物
- 2011年
- 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而言,如何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靶向治疗是目前关注的热点。KRAS基因突变被认为是转移性结直肠癌对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anti-EGFR monoclonal antibody,anti-EGFR)靶向治疗反应不佳的独立预测因素。35%~45%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存在KRAS基因的突变,且对anti-EGFR治疗抵抗;同时只有50%的野生型KRAS患者对anti-EGFR治疗有效,提示EGFR下游信号通路其他分子的激活和变异可能影响了其治疗反应。EGFR依赖的2条主要信号通路RAS-RAF-MAPK和PI3K-PTEN-AKT均与anti-EGFR治疗失败有关。EGFR基因拷贝数(gene copy number,GCN)增加与结肠癌anti-EGFR的疗效相关,但EGFR GCN增加并不意味着EGFR蛋白表达增加,且EGFR表达与anti-EGFR疗效无相关性。在野生型KRA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增加对BRAF和PIK3CA基因突变以及PTEN基因表达缺失的检测可能有助于筛选anti-EGFR抵抗患者。本研究对近年来转移性结直肠癌研究中所涉及的疗效预测和预后分子标志物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指导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
- 李凡韩琤波马洁韬
- 关键词:结直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分子标志物KRAS基因
-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EGFR和KRAS状态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和KRAS基因状态对肺癌一线靶向治疗的选择尤为关键,而原发肿瘤和转移瘤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EGFR和KRAS基因状态。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比较配对的原发肺癌灶和转移灶EGFR和KRAS基因状态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检索所有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末次检索日期2010年5月10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对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EGFR基因突变、扩增、EGFR蛋白表达和KRAS基因突变状态之间的差异。结果 14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具有配对的原发灶和转移灶,598例vs598例。原发灶中EGFR蛋白表达和KRAS基因的突变频率高于转移灶,RR分别为1.13(95%CI:0.98-1.31,P=0.09)和1.39(95%CI:0.95-2.03,P=0.09)。转移灶中EGFR的基因拷贝数高于原发灶,RR=0.74(95%CI:0.53-1.02,P=0.06)。EGFR基因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突变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31)。原发灶和转移灶基因状态不一致率分别为:EGFR突变率为17.09%;EGFR扩增率为27.07%;EGFR蛋白表达率为27.84%;KRAS突变率为25.91%。结论肺癌原发灶和相应转移灶中EGFR基因突变较KRAS基因状态更为稳定,原发灶中KRAS基因突变更能反映肺癌周身癌灶KRAS基因特征,单独对转移灶做KRAS状态分析可能会引入更多抵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联合检测原发灶中EGFR和KRAS基因突变可作为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
- 韩琤波邹华伟马洁韬周洋赵健竹
- 关键词:肺肿瘤原发灶转移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RAS
- 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灶KRAS基因状态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KRAS基因突变是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抵抗的重要预测因子,本文系统评价比较配对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原发灶和转移灶KRAS基因状态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PubMed和CNKI数据库检索所有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末次检索日期为2010年5月30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mCR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RAS基因突变之间的差异。结果 11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553例患者配对有原发灶和非淋巴结转移灶。原发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频率与转移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62%vs.37.25%,OR=0.93,95%CI0.73~1.19,P=0.57)。原发灶和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不一致率为7%(0~14%)。结论 mCRC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RAS基因突变具有高度一致性,无论原发灶或非淋巴结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都可作为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选择靶标的组织来源。由于转移淋巴结KRAS突变的高度异质性,转移淋巴结并不适合用作突变检测分析。
- 李凡韩琤波马洁韬吴红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META分析原发灶转移灶
- IMRT联合锥形束CT技术治疗颅内危险区肿瘤病灶
- 2011年
- 目的采用兆伏级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颅内危险区肿瘤病灶,评估其摆位误差及PTV外扩范围。方法对36例颅内肿瘤患者设计IMRT放疗计划,采用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配备的MVi-sion兆伏级CBCT进行三维方向(左右、上下、前后)容积成像并与计划CT图像相匹配获取前5次放射治疗摆位后和摆位误差调整后CBCT数据,分析摆位误差及PTV外扩范围。结果 36例患者三维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左右(2.22±1.37)mm、上下(2.62±1.50)mm和前后(2.77±1.34)mm。摆位误差调整后较调整前摆位误差相比在三维方向均有降低,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CBCT分次间摆位误差在三维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不行CBCT摆位误差校准,PTV在三维方向的外扩范围,左右:2.94mm,上下:3.31mm,前后:3.52mm。若行CBCT摆位误差校准,PTV在三维方向的外扩范围,左右:1.00mm,上下:1.19mm,前后:1.68mm。结论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边界小于4mm,采用兆伏级CBCT技术对颅内肿瘤IMRT治疗分次间摆位误差的纠正和PTV边界的评估对提高颅内危险区肿瘤IMRT治疗的精度有重要意义。
- 马洁韬韩琤波贾明轩张旭邹华伟
- 关键词:锥形束CT摆位误差图像引导
- MtDNA缺失的人肺癌ρ~0 A549细胞系构建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诱导建立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缺失的肺癌A549细胞系(ρ0A549)以探究mtDNA与肿瘤发生和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将A549细胞培养于含50ng/ml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100μg/ml丙酮酸钠和50μg/ml尿嘧啶1640细胞培养液中传代培养,利用光镜、电镜和PCR方法鉴定ρ0A549细胞系构建的真实性。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未经EB等处理的A549细胞可同时扩增出定位于mtDNA的1528bp片段和位于核DNA上的18SrDNA的559bp片段,而经EB等处理后的A549细胞RNA反转录只能扩增出定位于mtDNA的1528bp片段。光镜下,ρ0A549细胞形态呈成拉长枝状,明显不同于EB未处理A549细胞的多角形状。ρ0A549细胞传代时间为5d。在诱导成功后继续传代约20代时,细胞生长开始出现迟滞,传代时间大于7d。结论成功建立缺乏mtDNA的人肺癌ρ0A549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和mtDNA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法。
- 韩琤波马洁韬周洋李晓晗王小松李凡邹华伟
- 关键词:线粒体DNA肺肿瘤细胞系
- 兆伏级锥形束CT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评估兆伏级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摆位误差和计划靶体积(PTV)的边界。方法采用头颈肩热塑体膜固定体位,对22例鼻咽癌患者设计IMRT逆向调强放疗计划,采用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配备的MVision兆伏级CBCT容积成像并与计划CT图像进行三维方向(左右、头脚、前后)匹配,获取前5次放射治疗摆位误差调整前和调整后的CBCT数据,分析摆位误差及PTV外扩边界。结果 22例患者三维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左右(-0.03±1.68)mm、头脚(0.17±2.03)mm和前后(0.28±2.15)mm。摆位误差调整后与调整前相比在三维方向均有降低,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5次CBCT分次间摆位误差在三维方向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摆位误差调整前PTV外扩边界,左右2.78mm,头脚3.22mm,前后3.46mm。摆位误差调整后PTV外扩边界,左右1.74mm,头脚1.94mm,前后2.13mm。结论鼻咽癌各个方向的计划靶区边界小于4mm,采用兆伏级CBCT技术对鼻咽恶性肿瘤IMRT治疗分次间摆位误差的纠正和PTV边界的评估对提高鼻咽癌IMRT治疗的精度有重要意义。
- 韩琤波贾明轩张旭邹华伟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锥形束CT摆位误差图像引导
-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EGFR、KRAS和MET基因状态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配对的原发肺癌灶和转移淋巴结EGFR、KRAS和MET基因状态,探讨NSCLC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基因变化规律并指导临床实践。方法:22例手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未经靶向和化学治疗,获取配对的原发灶和N2站转移淋巴结。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外显子19-21,KRAS密码子12和13突变,实时定量PCR检测MET基因拷贝数。结果:原发灶和N2转移淋巴结中EGFR基因突变率分别为7/22例(31.82%)和6/22例(27.27%),EGFR基因型一致率达95.45%。KRA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22例(9.09%)和1/22例(4.55%)。转移淋巴结MET基因拷贝数(1.54±0.71)显著高于原发灶(1.19±0.41),P=0.038。EGFR 19和21基因突变与原发灶(P=0.24)、转移灶(P=0.97)的MET基因拷贝数以及原发灶和转移灶MET基因拷贝数变化(P=0.69)之间都无相关性,P>0.05。不同的EGFR基因状态和MET基因拷贝数其1年无病生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癌原发灶和相应转移淋巴结中EGFR基因突变较稳定;EGFR敏感基因突变与MET基因拷贝数可能无关;而未经EGFR-TKI治疗的肺癌患者其MET基因拷贝数在淋巴结转移时即已开始出现明显增高。
- 马洁韬韩琤波荆薇赵健竹周洋黄乐天李耀勇白冬梅邹华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KRASMET基因拷贝数
- 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或他莫昔芬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放疗(同步或序贯)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行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根据入组条件筛选出118例患者,分为4组,放疗(RT)同步芳香化酶抑制剂(AI)组(RT+AI),放疗同步他莫昔芬(TAM)组(RT+TAM),放疗序贯AI组(RT—AI),放疗序贯TAM组(RT—TAM)。通过网络影像系统查阅其放疗后1个月和至少12个月间的胸部CT影像资料。结果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RT+AI组(22.7%)和RT—AI组(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RT+TAM组(35.7%)和RT-TAM组(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高龄患者发生率高于低龄患者(33.9%,16.9%)(P=0.05)。术后有化疗史的患者高于无化疗史的患者(P=0.039)。结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以及老年患者存在肺内基础疾病会增加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与是否同步应用TAM或AI内分泌治疗无关。
- 韩琤波李凡马洁韬荆薇赵健竹邹华伟
- 关键词:内分泌治疗放射性肺损伤
- 线粒体DNA损伤与胃癌发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检测胃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突变和不稳定性,探讨mtDNA损伤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扩增22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的远端正常胃黏膜组织mtDNA控制区(D-loop)以及编码基因,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和DNA测序检测分析mtDNA的变异情况(包括种系性突变、体细胞突变和不稳定性)。结果:22例胃癌组织其线粒体不稳定性(mitochondrial genome instability,mtGI)的发生(13/22,59.1%)与mtDNA体细胞突变(10/22,45.5%)呈正相关,r=0.894 4,χ2(Pearson未校正法)=14.400 0,P=0.000 1。肠型胃癌患者12S rRNA位点损伤度(每例2.32个/1 000 bp)是弥漫型胃癌(每例0.86个/1 000 bp)的2.7倍,t=2.638 6,P=0.015 8。结论:mtDNA损伤可能参与肠型胃癌的发生,mtDNA损伤致癌可能需要2次打击激活。
- 韩琤波王小松马洁韬邹华伟辛彦
- 关键词:胃肿瘤DNA线粒体DNA损伤基因组不稳定性
- 肺癌细胞A549线粒体的动态分布与侵袭性和趋化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初步探讨肿瘤细胞内线粒体动态分布的极性变化与肿瘤细胞侵袭和趋化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表达CXCR4受体的含有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肺腺癌A549细胞和缺乏mtDNA的ρ0A549细胞常规培养,施加趋化因子CXCL12刺激,利用Transwell技术检测趋化前后A549和ρ0A549的侵袭性和趋化性改变。另外,以MitoTracker标志线粒体,Hoechst标志核,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测CXCL12处理前后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动态分布的极性变化。结果对于A549(mtDNA+)肿瘤细胞,CXCL12处理后细胞迁移力明显高于CXCL12处理前细胞穿透数(P<0.05),但CXCL12不能增强ρ0A549(mtDNA-)的侵袭性和趋化性。CXCL12处理前就已经有部分A549细胞内线粒体分布呈极性改变(0.25±0.05),但在CXCL12处理后这种呈极性改变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多(0.76±0.14,P<0.05)。结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趋化性可能与线粒体在肿瘤细胞内的动态分布的极性变化有关。
- 韩琤波马洁韬黄乐天荆薇赵健竹周洋邹华伟
- 关键词:趋化因子CXCL12肿瘤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