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0214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02142) 作品数:8 被引量:20 H指数:3 相关作者: 王莉莉 邱兰兰 于力 刘代红 靖彧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世纪坛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D58分子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7年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FA-3/CD58)是细胞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它与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的CD2分子结合后可激活淋巴细胞的共刺激信号通路,从而使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或NK细胞最大限度地发挥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有研究证实,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淋巴瘤中肿瘤细胞表面CD58分子表达减少或者缺失,有可能导致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NK)细胞活化失败,无法有效地发挥杀伤作用,使肿瘤细胞逃避淋巴细胞的免疫监视,从而导致病情变得更加复杂,易于复发。本文旨在论述肿瘤细胞表面CD58分子的结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关系。 卢业健 邱兰兰 王莉莉关键词:CD58 淋巴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逃逸 TKI治疗时代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190和p210两种不同转录本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等差异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治疗时代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Ph^+ALL)两种转录本p190和p210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等差异,为该类疾病的临床预后分层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Ph^+ALL且使用常规化疗加TKI治疗伴或不伴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研究p190(n=41)和p210(n=24)两种不同转录本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结果:在临床特征上,p190组血小板数低于p210组,虽未达到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但却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趋势(46.3×10~9/L vs 65×10~9/L)(P=0.084);另外可见p190组初治骨髓样本中幼稚细胞比例较p210组有增高趋势(88.4%vs 76.8%)(P=0.096);其他临床特征如性别,年龄,白细胞,血红蛋白,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BCR-ABL/ABL表达水平等,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在治疗反应上,p190组和p210组在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分别为80%(32/40)和87%(20/23),无明显差异(P=0.732);诱导至第1次完全缓解(the first complete remission,CR1)所需时间也无明显差异(28 vs 29 d)(P=0.922),两组完全缓解后复发率分别为61%(20/33)和43%(9/21),虽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202),但p190组的复发时间早于p210组,无论是从确诊时间起(212 vs 274 d)(P=0.077)还是从CR1时间起(146 vs 242 d)(P=0.084)。在预后方面,p190组较p210组有较差的5年总生存(P=0.016)和无事件生存(P=0.085)。结论:p190组较p210组具有血小板数偏低,初治骨髓血幼稚细胞数偏高的特点;CR率、CR1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别,但p190组较易复发且复发时间较早,且5年总生存及无事件生存差于p210组,提示p190阳性患者在CR1后需尽快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强化治疗,以减少早期复发,进而改善Ph^+ALL病人的整体预后。 邱兰兰 卢业建 靖彧 于力 刘代红 王莉莉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BCR-ABL P210 CD7在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CD7在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5年收治的198例原发性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样本中白血病细胞中CD7的表达,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CD7^+组与CD7^-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特点及生存状况等资料。结果 CD7在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比例为34.8%;CD7^+组发病年龄(49岁)高于CD7^-组(44岁)、白细胞数(29.5×10~9个/L)高于CD7^-组(11.7×10~9个/L)、遗传学危险度分层差于CD7^-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诱导缓解率、3年无复发存活率、5年总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可明显改善两组患者预后。结论 CD7与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部分高危因素相关,但不能作为独立预后因素。 卢业健 邱兰兰 王莉莉关键词:CD7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GATA-2基因高表达在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GATA-2基因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M2(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aturation,AML/M2)患者中的表达状况。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法对23例AML1/ETO阳性AML-M2患者初诊骨髓标本中GATA-2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不同表达水平患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患者GATA-2基因表达水平(GATA-2基因拷贝数/内参基因拷贝数)初诊时为2.17%~1 260.65%。将GATA-2基因表达水平≥82%者归为高表达组(10例),表达水平〈82%者归为低表达组(13例)。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年龄、性别、初始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以及化疗完全缓解(CR)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率(71.43%vs.15.38%)及死亡率(70.00%vs.7.6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表达组的无病生存(DFS)率及总生存(OS)率亦低于低表达组(P〈0.01)。在高表达组中,选择移植(2/10)者均无复发存活,选择单纯化疗(8/10)的患者7例死亡。结论 AML1/ETO阳性AML-M2患者合并GATA-2基因高表达提示患者易复发且预后不良,此类患者应尽早采取常规化疗以外的其他有效治疗措施。 谢惠敏 高丽 王楠 徐媛媛 李永辉 于力 王莉莉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1 GATA-2 定量PCR检测 老年高血压患者NT-proBNP水平与肾脏功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血中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25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NT-proBNP水平测定,根据肌酐水平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比较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NT-proBNP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肾功能减退患者NT-proBNP水平增加,尤其是eGFR<60ml/(min·1.73m2)患者proBNP水平明显增高(P<0.05);NT-proBNP与eGFR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0.144,P=0.03);多元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eGFR的逐步降低,NT-proBNP水平逐渐增高(β=-0.146,t=-2.244,P=0.026)。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NT-proBNP水平变化能够反映高血压患者肾脏功能状态的变化,可作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动态随访指标。 孙晓楠 肖文凯 叶平 吴红梅关键词:高血压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肾小球滤过率 老年 改良培养方法对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核型检出率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改良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检测的培养方法,进一步提高MM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为MM患者的临床诊断、预后分层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方法:将80例初治的MM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培养基中添加白介素6(10 ng/ml)和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 ng/ml),对照组未加刺激因子。两组相同条件下培养72 h,G显带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两组的异常核型检出率以及检出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特点。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MM的核型异常检出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两组总体异常检出率分别为72.5%和22.5%,在≤60岁组两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0.0%和19.2%,>60岁组分别为68.0%和28.6%,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白介素6(10 ng/ml)和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 ng/ml)双刺激因子,培养72 h的改良培养法可有效地提高MM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 王楠 樊珂珂 袁丽君 金红实 王莉莉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染色体核型分析 细胞遗传学 CD38表达对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CD38在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共123例,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骨髓样本中白血病细胞CD38的表达强度并分为CD38^+组和CD38^-组,其中CD38^+组男性52例,女性43例,中位年龄42岁;CD38^-组男性21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47.5岁;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转归。结果 CD38-患者较CD38^+患者遗传学分层差(35.7%vs21.1%,P=0.02),诱导缓解率低(60.7%vs 84.2%,P=0.01),3年无事件生存率低(24.9%vs 36.8%,P=0.05),5年总生存率低(27.2%vs 36.2%,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D38-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HR=1.7,P=0.048)。在CD38+和CD38-队列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均优于未移植者(48.8%vs 26.0%,P=0.006;53.3%vs 7.9%,P=0.02)。随访中CD38^+转变为CD38^-提示疾病进展。结论 CD38表达减弱是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疾病进展和预后不良的标志,移植治疗有望改善CD38^-患者的预后。 卢业健 邱兰兰 王莉莉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CD38在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分层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CD38在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诊治的原发性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7例,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样本中白血病细胞CD38的表达,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及生存状况,并结合M2型白血病中最常见的遗传学特征t(8;21)易位对此类疾病进行预后分层研究。结果伴有t(8;21)易位的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CD38+比例为100%,高于非t(8;21)易位患者的73.9%(P=0.02)。CD38-的非t(8;21)易位患者的诱导缓解率低于CD38+的非t(8;21)易位患者和CD38+的伴有t(8;21)易位的患者(50.0%、88.2%、95.8%,P=0.03)。在生存分析方面,三者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16.7%、38.1%和58.7%,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前者的5年总生存率远远低于后两者(16.7%、44.0%、47.2%,P=0.03)。结论在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中,CD38+与t(8;21)易位具有正相关性,CD38表达减弱是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并有望指导患者的预后分层和个体化治疗。 卢业健 邱兰兰 王莉莉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CD3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