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KZCX2-YW-GJ03)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陈忠杜恕环方力颜文张兰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底栖有孔虫
  • 2篇有孔虫
  • 2篇同位素
  • 2篇南海北部
  • 2篇冷泉
  • 1篇氧碳同位素
  • 1篇碳同位素
  • 1篇活动区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向荣
  • 2篇陈木宏
  • 2篇张兰兰
  • 2篇颜文
  • 2篇杜恕环
  • 2篇陈忠
  • 1篇方力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年份

  • 2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东沙西南冷泉活动区的底栖有孔虫响应研究
<正>底栖有孔虫是海洋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原生动物,研究发现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其壳体化学组成对冷泉活动有良好的指示意义。我们首次在东沙西南海区表层沉积物中发现有附生在蠕虫管壁上的活体底栖有孔虫Discanomalina sem...
向荣陈忠方力张兰兰杜恕环颜文陈木宏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南海北部
文献传递
东沙西南海域表层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对冷泉活动的指示被引量:11
2012年
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记录是冷泉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南海北部东沙西南海域4个含碳酸盐结核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6种底栖有孔虫进行了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表生属种Discanomalina semiungulata、Cibicides wullerstorfi、Cibicides pseudoungerianus、Cibicides lobatulus的碳同位素,相对同水深南海现代表生底栖有孔虫有明显的负偏记录,尤其是表生种D.semiungulata基本都偏负;内生种Lenticulina orbicularis也有部分负偏,而Uvigerina auberiana的碳同位素则明显偏正;几种底栖有孔虫的碳同位素波动幅度都明显较大,明显超出了南海最近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碳同位素的变化幅度。其中生活在蠕虫管壁上的活体底栖有孔虫D.semi-ungulata和C.lobatulus的同位素都呈明显的负偏,认为该区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这种负偏和波动幅度大可能是由于冷泉活动造成的。活体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表明该区可能存在有正在活动的冷泉,其中表生种D.semiungulata的大量出现可以作为南海冷泉活动的一个潜在指示标志。
向荣方力陈忠张兰兰杜恕环颜文陈木宏
关键词:冷泉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南海北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