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80479)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小明叶胜海赵宁春金庆生陆艳婷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晚粳稻品种浙粳22内稃突变体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被引量:4
- 2009年
- 晚粳稻品种浙粳22内稃突变体是60Coγ射线对浙粳22辐照后选到的内稃约为正常内稃一半大小的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该内稃突变体与籼稻珍汕97杂交的F2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对突变性状基因进行初步遗传定位,把内稃突变基因定位在第9号染色体上,暂命名为hig1,位于RM6051和RM556之间,遗传距离为12.7cM。
- 赵宁春叶胜海汪得凯陆艳婷陈萍萍金庆生张小明
-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
- 水稻品种‘浙粳22’内稃突变体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特征
- 2010年
- 以‘浙粳22’内稃突变体为材料,采用与野生型品种相比较的方法,研究内稃突变体水稻的农艺性状、稻米品质等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内稃突变体植株的株高、穗长与野生型植株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单穗重、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二次枝梗上则差异明显,约为野生型植株的一半左右。与对照‘浙粳22’相比,籽粒粒长相近,粒宽明显减小,‘浙粳22’长宽比只有内稃突变体的2/3。籽粒垩白率和垩白度较好,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对照相近。RVA谱特征值(最高粘度、热浆粘度、最终粘度、消碱值和回复值)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
- 赵宁春叶胜海陆艳婷唐绍清金庆生张小明
- 关键词:稻米RVA
- 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量对稻米营养品质及植酸积累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试验设常规水作(C1)、覆膜旱作(C2)和裸地旱作(C3)3种栽培方式处理,每一栽培方式又分别设不施氮肥(N1,0 kg/hm2)、施用低氮(N2,124 kg/hm2)和高氮肥(N3,150 kg/hm2)3水平的肥料处理,对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处理下稻米营养品质和植酸积累的差异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旱作条件下水稻籽粒中的总磷含量有所提高,而籽粒植酸和无机磷的含量则有所降低;在相同的施氮水平下,裸地旱作水稻籽粒中的氮素含量显著低于覆膜旱作和常规水作处理,但施氮处理对稻米蛋白组分和植酸含量的影响因栽培方式而异。这说明合理施肥和水分管理方式可以改善水稻的氮素营养,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适当减少抗营养物质植酸含量。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加稻米中总磷积累量。
- 赵宁春张小明叶胜海程方民
- 关键词:栽培方式施氮量稻米营养品质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