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SH026)

作品数:9 被引量:296H指数:7
相关作者:左志宏席居哲桑标马伟军唐晓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大同市第二中学堪萨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心理
  • 4篇心理弹性
  • 2篇心理韧性
  • 2篇情绪
  • 2篇抗逆
  • 2篇抗逆力
  • 2篇儿童
  • 1篇心理弹性研究
  • 1篇心理学
  • 1篇心态
  • 1篇行为学
  • 1篇研究进路
  • 1篇以人为中心
  • 1篇远端
  • 1篇哲学
  • 1篇中国文化
  • 1篇人际
  • 1篇儒道
  • 1篇儒道释
  • 1篇社会

机构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大同市第二中...
  • 1篇堪萨斯大学

作者

  • 10篇席居哲
  • 9篇左志宏
  • 2篇桑标
  • 2篇马伟军
  • 1篇唐晓艳
  • 1篇吴蔚

传媒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抗逆力儿童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性质认知被引量:4
2015年
文章旨在考察高抗逆力儿童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性质认知特点。文章采用抗逆力结果性定义,通过多信源汇聚操作法从247名10-14岁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中筛选出25名高抗逆力者和42名低抗逆力者,利用E-prime 2.0自编计算机程序呈现积极、消极人际关系性质情境图片,记录两组被试的积极、消极人际关系性质认知正确数量(准确性)、程度评价得分(认知偏向)和正确作答反应速度(认知反应时)。独立样本均数差异t检验结果表明,与低抗逆力同辈相比,高抗逆力组儿童青少年能更准确地判别积极、消极的人际关系,对积极人际关系有相对更积极的认知,在消极人际关系性质上的认知偏向不明显,在积极、消极人际关系性质认知的反应速度上也不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结果提示,相对更准确的人际关系性质认知和积极人际情境下的人际关系性质积极认知偏向,是身处压力/逆境儿童青少年抗逆力发展中重要的主体保护性因子。
席居哲左志宏
关键词:抗逆力儿童青少年
和谐社会心态标准体系构建之基点
作为社会变化的"晴雨表",社会心态既是社会变化的反映,还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与消极化态势一定范围内会很严重,亟待有效调控与引导。社会心态调控引导需要一套社会心态标准体系作为参照,本文讨论了和谐...
席居哲
关键词:社会心态积极心理学
文献传递
心理弹性研究中发展威胁指标诸问题被引量:7
2013年
发展威胁指标被视为心理弹性的"试剂",对其整体状况进行恰切评定,是展开心理弹性研究的重要基础步骤,可靠、有效的发展威胁因子评定则赖于对逆境、压力、危险因子属性及其功能特征的深入把握。复杂生态系统使个体可能面对的威胁因子多种多样,这给把握发展威胁指标带来了挑战,研究者需要注意一系列重要问题:已有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外部威胁因子,对内部因子不够重视;发展威胁因子需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才能较好检测(非)心理弹性;研究者需在兼顾远端危险(危险指示)的前提下,着重考察近端危险(危险媒质)的作用过程;还需识别那些可在危险资源连续体上游滑之因子,即危险/资源因子。心理弹性研究者了解这些问题,对于提高研究的揭示效力与概括化程度大有裨益。
席居哲左志宏马伟军吴蔚
关键词:心理弹性逆境
不同心理韧性高中生的日常情绪状态与情绪自我调节方式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比较高、中、低心理韧性水平高中生的日常情绪状态及情绪自我调节方式。方法:选取202名高中生,施测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正负情绪情感量表(PANAS)和情绪调节方式问卷(ERQ)。依据RSCA得分分为高(n=87)、中(n=61)、低心理韧性组(n=54),比较不同心理韧性组日常情绪状态及积极、消极情绪的调节方式差异。结果:高心理韧性组PANAS积极情绪情感得分高于中、低心理韧性组[(33.3±6.2)vs.(30.8±5.2),(29.4±6.9);P<0.001],低心理韧性组PANAS消极情绪情感得分高于高、中心理韧性组[(27.5±7.7)vs.(22.3±6.0),(24.0±7.3);P<0.001]。在积极情绪调节方式上,高心理韧性组ERQ重视得分高于低心理韧性组[(3.4±0.6)vs.(3.0±0.8);P<0.05],宣泄得分高于中、低心理韧性组[(3.2±0.7)vs.(3.0±0.6),(2.8±0.9);P<0.01],而抑制得分低于中、低心理韧性组[(1.4±0.5)vs.(1.6±0.5),(1.8±0.8);P<0.01];在消极情绪调节方式上,高心理韧性组抑制得分低于中、低心理韧性组[(2.2±0.7)vs.(2.5±0.6),(2.6±0.8);P<0.05],而低心理韧性组重视得分高于高、中心理韧性组[(2.1±0.7)vs.(1.8±0.5),(1.9±0.5);P<0.001)]。结论:不同心理韧性高中生日常情绪状态存在差异,高心理韧性高中生倾向于对积极情绪采用更多的重视、宣泄和更少的减弱调节,对消极情绪则采用更少的重视和抑制调节。
席居哲左志宏WU Wei
关键词:心理韧性高中生
高心理弹性者情绪唤起反应变化的时间动态特征:行为学证据被引量:15
2015年
基于情绪时间动态视角探索高心理弹性者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唤起反应变化的特征,可为心理弹性科学提供情绪过程机制方面的证据。利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从232名大学生中筛选实验被试,有34名高心理弹性者和33名低心理弹性者参加实验。利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检查表(PANAS)、情绪(积极和消极)唤起视频材料和自编情绪自评表,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心理弹性被试情绪基线及积极、消极情绪唤起反应变化进程的时间动态差异。结果发现:与低心理弹性组相比,高心理弹性者的积极情绪基线水平高,消极情绪基线水平低,情绪平衡度基线高;高心理弹性者对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唤起均相对更为敏感,积极情绪唤起后恢复相对较缓,消极情绪唤起后恢复相对较快。提示更多、更长时的积极情绪唤起获益和更快的消极情绪唤起回复,是更具适应性的个体情绪时间动态特征,这种特征有助于个体保持高水平的情绪平衡度,利于当事者进行有效的压力/逆境应对。
席居哲左志宏唐晓艳马伟军
关键词:心理弹性情绪反应
心理韧性儿童的社会能力自我觉知被引量:52
2011年
旨在考察心理韧性儿童与缺乏心理韧性儿童相比社会能力自我觉知特点,以探究社会能力自我觉知的心理韧性发展意蕴。利用量表法和内隐联结测验(IAT),对经由汇聚操作法筛选出的99名心理韧性儿童和176名缺乏心理韧性儿童,分别测量社会能力外显自我觉知与内隐自我觉知,并从2个信息源多角度测量其实际社会能力。结果发现:心理韧性儿童比缺乏心理韧性儿童有更高水平的社会能力外显自我觉知,社会能力自我觉知与心理社会发展功能总体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正向关联;心理韧性组儿童自我觉知的社会能力低于其实际社会能力但两者显著正相关,缺乏心理韧性组儿童自我觉知的社会能力接近于其实际社会能力但两者不存在显著相关,两组儿童自我觉知的社会能力与实际社会能力之差的差异极其显著;心理韧性儿童在内隐社会能力自我觉知测验不相容任务与相容任务上反应时之差显著大于缺乏心理韧性儿童。这提示,外显上谨慎一致的高水平社会能力自我觉知和内隐上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有能力或为心理韧性发展的主体性机制原因之一。
席居哲左志宏桑标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内隐联结测验
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被引量:147
2012年
心理韧性研究自发轫至今出现了若干可供遵循的进路,主要有:以人为中心模型、以变量为中心模型、时间路径模型和因素-过程模型等。以人为中心进路围绕"人"开展研究,将甄别出的心理韧性者与非韧性者及未经历严重压力/逆境者进行比较,尝试理解心理韧性的由来。以变量为中心进路则聚焦于压力/危险逆境指标、心理韧性相关因子及心理社会发展功能指标,经由分析这些变量的关系以探寻和推测心理韧性发展的机制。时间路径进路专注于时间进程,追踪研究对象在严重压力/逆境开始前后到相当长一段时期心理社会功能变化过程特点,以解读人类压力/逆境适应系统的运作特征及其功能差异,推断心理韧性发展的过程及机制。因素-过程整合进路则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兼顾因素与过程,尝试提供一个更具研究指导性的心理韧性整合模型和一套机制解释策略基准框架。诸心理韧性研究进路各有侧重,互有长短,研究者对之了然于胸将有助于选择适切的研究设计与分析策略,取长避短,从而提高研究揭示效力。
席居哲左志宏WU Wei
关键词:心理韧性研究进路
抗逆力(Resilience)研究需识别之诸效应被引量:19
2014年
作为反映严重压力/逆境经历下人的发展个体差异的抗逆力(resilience),体现着发展的成因多重性和结果多样性。由于人们赖于生存的生态系统颇为复杂,要解读"缘何一些人被严重压力/逆境压垮而为数不少者却似未受到高危生存环境的损伤性影响"这一抗逆力核心命题,就需要深入探查压力/逆境因子、抗逆力相关因子及心理社会功能与发展因子间盘根错节的关系。迄今,研究者业已确认出若干应予充分关注的效应,包括:连锁效应、缓冲效应、中和效应、敏化效应、钢化效应、转折点效应及锚定效应等,这些效应从不同侧面映现了抗逆力发展的机制与过程。深入把握这些效应特征及相互区别,无论对于抗逆力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是大有裨益的。
席居哲左志宏
关键词:抗逆力锚定效应
中国心理弹性思想探源被引量:29
2015年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肇始于西方,考虑到心理弹性是一个兼具文化一般性和文化具体性的构念,中国的心理弹性研究亟待本土化。身处严重压力/逆境该如何应对,如何保持健康及积极发展?古老的中国哲学透露出深厚的生存智慧。从儒、道、释出发,尝试梳理、廓清中国心理弹性思想本质,探明中国心理弹性思想的内核及其由来。儒家强调自强进取,道家注重安时顺应,佛家主张超脱了悟。儒道释为中国人提供了逆境应对的进路指南,进取、顺应、超脱,是中国古代心理弹性思想的坚实内核,体现着中国人心理弹性的文化实质,是中国人面对压力/逆境时的应对能量基源。通览和梳理中国古代心理弹性思想,挖掘中国心理弹性思想的内核,对于推进心理弹性研究本土化进程不无裨益。
席居哲曾也恬左志宏
关键词:心理弹性中国文化哲学儒道释
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被引量:24
2011年
探查儿童寻求信任性人际关系建立和向他人求助启动阶段的人际关系认知,检验心理弹性儿童是否比缺乏心理弹性儿童拥有更准确、快速的人际关系类型和更积极、快速的中性人际关系性质认知。利用自编人际关系类型认知和中性情境人际关系性质认知实验程序,对经由汇聚操作法筛选出的心理弹性儿童(99人)和缺乏心理弹性儿童(176人)实施实验,记录被试的反应结果和反应时。以年龄和性别为协变量,分别对两组儿童人际关系类型认知得分及反应时、中性情境人际关系性质认知得分及反应时进行组间差异的协方差分析。结果支持部分研究假设:心理弹性儿童人际关系类型认知总分显著高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心理弹性儿童在中性情境下人际关系性质认知积极与消极维度总分、积极—消极连续体上的振幅均显著小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但心理弹性儿童对中性情境人际关系性质认知更具积极偏向;两组儿童在所有任务指标上的平均反应时差异皆不显著。提示,儿童对人际关系类型的准确把握及对人际关系性质谨慎却相对积极的认知,可能是有效寻求和建立人际关系、获取社会支持资源以良好应对严重压力/逆境的重要主体性因素。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Wu Wei
关键词:心理弹性儿童生态系统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