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珍稀濒危物种野外救护与繁育项目
- 作品数:63 被引量:357H指数:10
- 相关作者:杨文忠张珊珊康洪梅向振勇李和平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干旱胁迫下AMF对云南蓝果树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苯菌灵为杀真菌剂,在土壤含水量为32.32%、29.63%、25.86%、19.39%、12.93%和6.46%的条件下,分别添加苯菌灵和不添加苯菌灵,形成"低AMF"和"高AMF"处理。该研究以云南蓝果树幼苗叶片为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云南蓝果树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苯菌灵处理显著降低了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AMF侵染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剧,云南蓝果树幼苗根部的AMF侵染率显著降低。轻度胁迫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为29.63%),叶片解剖结构参数未发生显著变化;土壤含水量低于25.86%,云南蓝果树幼苗表现出较高的抗旱性,苯菌灵处理可以显著影响叶片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上表皮厚度等7个叶片结构指标,证明了高AMF可以增强代表云南蓝果树幼苗叶片抗旱性的结构性状。土壤含水量为25.86%、19.39%和12.93%时苯菌灵处理的效果较土壤含水量为6.46%时更显著,这是因为6.46%的土壤含水量严重抑制AMF的侵染,说明AMF侵染程度会影响云南蓝果树幼苗的抗旱性。进一步用隶属函数值法对10个叶片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高AMF处理可增强云南蓝果树幼苗的抗旱性。该研究结果为AMF在濒危物种云南蓝果树保护过程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珊珊康洪梅杨文忠向振勇
- 关键词:濒危植物干旱胁迫叶片解剖结构丛枝菌根真菌植物保护
- 广东天井山林区发现角原矛头蝮被引量:2
- 2010年
- 2009年4~7月,在广东天井山林区采集到3条角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cornutus),这是该蛇在我国野外第二次被发现,天井山是新发现的一个分布点。本次野外新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角原矛头蝮在我国的自然分布,为深入了解该蛇的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 龚世平王海京杨昌腾余春胜潘岽生王付民
- 吉林省老爷岭南部东北豹雪地调查被引量:1
- 2017年
- 东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最濒危的豹亚种,全球种群数量一直未能超过50只(Pikunov et al.,2009),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CR)物种(Stein et al.,2016)。
- 孔维尧郎建民孙权王福有任毅长有德吴景才
- 关键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雪地野生动物种群数量
- 我国大熊猫借展公益宣传现状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我国大熊猫借展公益宣传经历了国礼外交赠送、商业租借和科技交流三个重要阶段。文章阐述了大熊猫的借展文化,回顾了国内外借展宣传现状,分析了目前圈养大熊猫开展借展公益宣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大借展公益宣传方案的审核、研究和信息反馈力度等相关对策。
- 石焱梁宝君李宏
- 关键词:大熊猫公益宣传
- 浙江千岛湖黄腿渔鸮的繁殖记录
- 2017年
- 黄腿渔鸮(Ketupa flavipes)隶属于鸮形目鸱鸮科,1836年由英国博物学家Brian Houghton Hodgson在尼泊尔发现并命名。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分布范围从喜马拉雅山脉延伸至中南半岛东部、中国大陆中南部及台湾,我国主要见于东部、中部和南部。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地有记录(郑光美2011),均为留鸟。
- 方一锋宋唯真吴晓丽黄秦黄秦
- 关键词:繁殖记录千岛湖亚种分化
- 湖北石首麋鹿昼间活动时间分配被引量:8
- 2013年
- 为探讨性别、年龄和季节对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行为的影响,2006年9月—2007年10月,作者采用焦点取样法和瞬时记录法,将麋鹿昼间活动归为采食、饮水、运动、休息、警觉、其他行为等六大类型,每月6—8 d对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的昼间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跟踪观察。结果表明:麋鹿有晨、昏两个采食高峰和一个午间休息期,各种行为类型所占比例依次是:休息53.40%(±5.59%)、采食22.36(±8.34%)、运动11.23%(±0.63%)、警觉5.03%(±1.76%)、其他行为4.42%(±2.06%),饮水2.65%(±0.74%)。不同季节,时间分配变化明显。非参数Kruskal Wallis H检验结果显示(n=120),季节、年龄和性别显著影响麋鹿的活动时间分配。除运动行为(χ2=16.856,df=3,P>0.05)和饮水行为(χ2=7.667,df=3,P>0.05)无显著差异外,采食(χ2=15.657,df=3,P<0.01)、休息(χ2=13.173,df=3,P<0.01)、警觉(χ2=13.887,df=3,P<0.01)和其他行为(χ2=16.317,df=3,P<0.01)在不同季节所占时间百分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对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活动时间分配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各性别-年龄组间的运动行为所占时间比例有极显著差异(P<0.01),雄鹿与雌鹿之间的警觉行为有极显著差异(P<0.01),雄鹿花较多时间用于警觉。幼鹿与成年鹿及亚成年鹿之间的采食行为时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性别、年龄组在不同季节的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的差异采用方差(ANOVA)分析后发现:所有年龄组,夏季与冬季饮水、春季与夏季警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成体和亚成体麋鹿,春季与冬季警觉、夏季与冬季运动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 杨道德李竹云李鹏飞蒋志刚
- 关键词:麋鹿昼间活动节律采食
- 国内外驯鹿种群资源概况与现状
- 驯鹿(Rangifer tarandus)属环北极型动物,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其主要分布于亚欧及北美的北极、亚北极和北生物区系的苔原、山地和林区,是亚北极和北极地区中大型哺乳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而我国驯鹿仅分布在大兴安岭西...
- 翟健程李和平
- 关键词:驯鹿
- 文献传递
- 雌、雄驯鹿鹿茸顶端表皮组织Morf4l1基因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为探索驯鹿(Rangifer tarandus)Morf4l1基因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雌、雄驯鹿茸顶端表皮组织表达差异,揭示Morf4l1对鹿茸生长的重要生物学意义,采用RT-PCR技术和分子克隆技术成功获得驯鹿Morf4l1基因cDNA,以驯鹿Morf4l1基因cDNA为依据,展开生物信息分析和雌、雄驯鹿鹿茸表皮组织中表达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1)驯鹿Morf4l1基因CDS区全长为972bp,共编码323个氨基酸。2)驯鹿Morf4l1蛋白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37.20ku的不具跨膜结构的亲水性蛋白质,其二级结构主要以β转角为主。3)驯鹿Morf4l1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其他18个物种该蛋白氨基酸序列发现相似度介于85%~100%,其中与白尾鹿相似度最高为100%,与原鸡相似度最低为85%,与其他亲缘关系较近物种(如牛、羊)的相似度能达到99%;结合系统进化树发现驯鹿Morf4l1基因在进化中高度保守,各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不超过0.035。4)荧光定量结果显示雌性驯鹿茸顶端表皮组织Morf4l1基因相对表达量是雄性的2.127±0.032倍。本研究发现驯鹿Morf4l1基因在进化中高度保守,是鹿茸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其在驯鹿鹿茸表皮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受性别影响较为明显。
- 王强辉翟健程夏彦玲李和平
- 关键词:驯鹿CDNA克隆生物信息分析基因表达
- 雌雄驯鹿茸顶端茸皮组织PDGFA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 2020年
- 为探索驯鹿(Rangifer tarandus)PDGFA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在雌、雄鹿茸顶端茸皮组织表达量的差异,试验取驯鹿顶端茸皮组织,利用RT-PCR和克隆技术获得PDGFA基因的cDNA序列,并将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同源性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对PDGFA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技术检测雌雄驯鹿茸皮组织中PDGFA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驯鹿PDGFA基因CDS区序列全长为591 bp,共编码196个氨基酸;PDGFA蛋白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2 146.49的中性蛋白质,其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PDGFA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同源性在89%~100%之间,其中与白尾鹿同源性高达100%;驯鹿与白尾鹿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马鹿、山羊,与原鸡的亲缘关系最远;雄鹿茸皮组织中PDGFA基因的表达量是雌鹿的(91.978±19.132)倍。说明PDGFA基因在近缘物种间高度保守,在雌雄鹿茸生长发育中的生物学作用可能存在差异。
- 韩磊韩若冰王强辉翟健程李和平
- 关键词:驯鹿鹿茸克隆
- 麋鹿常见疾病及其防治被引量:6
- 2021年
- 野生动物疾病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我国特有湿地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将其濒危等级定为野外灭绝(EW)。世界各地现存的麋鹿均为19世纪末保存在英国乌邦寺的18只麋鹿的后代,麋鹿经历了多次遗传瓶颈,遗传多样性较低,其疾病类型具有自身特性;虽然目前麋鹿种群逐渐扩大,但疾病仍是影响麋鹿种群健康和稳定扩大的重要因素。结合日常饲养管理,从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普通疾病四大类型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麋鹿常见的疾病,并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麋鹿的健康管理和科学保护,以及为生物物种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 程志斌郭青云钟震宇单云芳孟玉萍张玉稳王丽斌白加德
- 关键词:麋鹿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