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0853)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郭敏郭骏成陈峰蒋湘玲刘涛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应激
  • 3篇应激障碍
  • 3篇创伤
  • 3篇创伤后
  • 3篇创伤后应激
  • 3篇创伤后应激障...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干预
  • 2篇干预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D2受...
  • 1篇心理疏导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5-羟...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早期心理干预
  • 1篇致病基因
  • 1篇色胺
  • 1篇神经康复

机构

  • 6篇海南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陈峰
  • 6篇郭骏成
  • 6篇郭敏
  • 5篇刘涛
  • 5篇蒋湘玲
  • 4篇吴多育
  • 4篇康延海
  • 3篇高允锁
  • 2篇周淑萍
  • 1篇黎敏
  • 1篇彭晓兰
  • 1篇蔡俊宏
  • 1篇许晨耘
  • 1篇邓立群
  • 1篇盛莉

传媒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细胞因子和皮质醇水平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L-8、TNF-α及血浆皮质醇含量及其意义。方法收集50例PTSD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的方法对PTSD患者血清IL-2、IL-6、IL-8、TNF-α及血浆皮质醇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PTSD组血清IL-2、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皮质醇含量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PTSD患者存在广泛的免疫异常,IL-2、IL-6、IL-8、TNF-α及血清皮质醇可能在PTSD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周淑萍郭敏蒋湘玲郭骏成许晨耘陈峰刘涛吴多育
关键词:细胞因子皮质醇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致病基因(DRD2)研究进展
2013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个体在突然遭遇强烈的精神应激后出现的延迟发生而又较持久的应激障碍。本文就多巴胺D2基因(DRD2),多巴胺D2受体及多巴胺系统与PTSD疾病发生及其相关特性方面进行了阐述。
康延海郭敏邓立群盛莉蔡俊宏陈峰郭骏成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多巴胺D2受体
海南省热带地区黎族与汉族PTSD患者血小板5-HT浓度的比较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热带地区黎族与汉族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血小板5-羟色胺(5-HT)的浓度,探讨血小板5-HT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30例黎族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和30例汉族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血小板5-HT的浓度,并与30名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黎族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血小板5-HT的浓度为(120.56±118.05)ng/109,低于汉族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浓度(271.43±181.66)ng/109,正常人浓度(350.58±169.19)ng/1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黎族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和汉族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及正常人回避、闯入、高警觉中存在着症状学差异,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5-HT功能低下可能与生化机制有关,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民族差异与热带地区民族习惯、地位和文化有关。
康延海蒋湘玲郭敏周淑萍高允锁郭骏成陈峰刘涛吴多育
关键词:黎族汉族创伤后应激障碍血小板5-羟色胺
早期心理干预配合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康复的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心身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内科基础护理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心理干预和综合康复训练内容。采用SC...
郭敏吴多育高允锁康延海郭骏成蒋湘玲陈峰刘涛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心理干预康复SCL-90ESS
文献传递
强迫症患者脑内环路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研究首发强迫症患者脑内环路物质代谢,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20例首发强迫症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磁共振及三维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检查,测量双侧前额叶、眶额叶、尾状核头部、前扣带回、丘脑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Cr)的比值,对两组之间各部位的比值分别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首发强迫症组患者丘脑的Cho/Cr比值(1.37±0.11)明显高于对照组(1.17±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前额叶、眶额叶、尾状核头部、前扣带回的Cho/Cr比值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强迫症患者尾状核头部、丘脑的NAA/Cr分别为(1.22±0.15)、(1.22±0.11),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7±0.17)、(1.3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扣带回、眶额叶的NAA/Cr分别为(2.92±0.15)、(2.78±0.2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6±0.21)、(2.57±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前额叶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首发强迫症患者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的功能存在障碍,该神经环路在强迫症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陈峰郭敏刘涛郭骏成蒋湘玲
关键词:强迫症磁共振波谱
消化性溃疡应用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疏导加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人的疗效。方法:96例消化性溃疡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泰胃美800mg,每晚一次,观察组除药物治疗外,辅以心理疏导。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疗效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焦虑、抑郁病例明...
蒋湘玲吴多育彭晓兰郭敏高允锁康延海郭骏成陈峰刘涛黎敏
关键词:心理疏导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