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08Z)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周伟黄晓祥白冰张兴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英文
  • 2篇白眉长臂猿
  • 2篇长臂猿
  • 1篇野外
  • 1篇生态因子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栖息地利用
  • 1篇秋季
  • 1篇交配
  • 1篇交配行为

机构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2篇周伟
  • 1篇张兴勇
  • 1篇白冰
  • 1篇黄晓祥

传媒

  • 2篇西南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白眉长臂猿野外交配行为——云南高黎贡山的案例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0年
这是有关中国白眉长臂猿野外交配行为的首次报道。2008年4月16日,在高黎贡山1天之内观察到1对成年白眉长臂猿的4次交配。白眉长臂猿的交配程式可以分为4步,雌性抬高臂部邀配—雄性接近雌性接受邀配—爬跨—休息。野生个体与笼养个体在发出爬跨邀请中存在一些差异,野生白眉长臂猿交配是雌性占主导地位。动物的交配高峰期及人为干扰可能是导致白眉长臂猿1天多次交配的主要原因。
黄晓祥周伟艾怀森
关键词:白眉长臂猿交配行为
中国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春秋季栖息地利用比较(英文)
2011年
为研究东白眉长臂猿的栖息地选择,自2006年3月24日至5月6日1,0月19日至11月29日在中国滇西高黎贡山(25°49'44″N,98°46'07″E)跟踪观察了1个家庭(由1雄性成体、1雌性成体和1亚成体组成)和1只独猿。在春、秋季分别设置利用样地和对应的可利用样地各30个。在样地中测量了24个因子,分析东白眉长臂猿春、秋季栖息地选择的特征差异。东白眉长臂猿偏好在东坡活动,以避开寒冷的西风。春季偏爱栓皮栎和拟樱叶柃等乔木,秋季则较多地选择截果石栎和白穗石栎。竹密度和藤本密度对取食和安全均十分重要,也可提供快速到达乔木的通道。16个数量因子中,在春季有12个因子显著影响栖息地选择,而海拔、距空旷地距离、灌木平均高度和密度等4个因子则不影响栖息地选择。在秋季,距道路距离、距草果地距离、灌木密度、竹密度、竹平均高度和藤本密度显著影响栖息地选择。在秋季,草果采收迫使东白眉长臂猿绕开草果种植的空旷地,迁移到陡峭沟谷区,利用藤本植物上下移动。
白冰周伟张兴勇艾怀森
关键词:白眉长臂猿生态因子栖息地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