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60019)
- 作品数:19 被引量:106H指数:10
- 相关作者:史海涛洪美玲傅丽容龚世平王志伟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人工饲养条件下四眼斑龟的食性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20 0 2年6月~2 0 0 4年7月,对2 3只四眼斑龟(Sacaliaquadriocellawa) ,采用试喂法和定期投喂法进行人工饲养,对其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 5个月份中,四眼斑龟共取食36种食物,除饲料外,取食动物性食物14种,瓜果蔬菜及其它类食物2 2种,嗜好程度:甲鱼2号饲料>动物性食物>瓜果类>蔬菜类。平均取食12 . 1g/周·只,占体重的5 3% ;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取食平均为:12. 5 g/周·只;♂为:12 . 2 g/周·只;5月取食量最大,为:2 9 7g/周·只;饲养期间平均气温、水温分别为2 6 .2℃、2 5 . 5℃,与取食量相关程度皆不显著。
- 王志伟洪美玲史海涛王杰郭运军王宇刘宇翔
- 关键词:人工饲养四眼斑龟食性
- 四眼斑水龟低温胁迫条件下体重与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在海南的正常温度下,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在人工饲养环境中无冬眠现象,也未观察到繁殖行为.为研究冬眠对四眼斑水龟繁殖的影响,于2004年12月~2005年2月对其进行低温胁迫实验.选取29只成体四眼斑水龟分成2组,实验组9♀5♂共14只进行低温处理,在8.46±1.61℃干燥环境中保持32天;对照组10♀5♂共15只在正常条件下饲养.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实验组平均体重减小8.68±2.45%,雌雄差异不显著;雄性个体背甲宽从8.55±0.26cm减小到8.46±0.22cm,差异显著(P<0.05);雌性个体背甲长从12.97±0.80cm减小到12.94±0.81cm,差异显著(P<0.05);雌雄四眼斑水龟甲壳表面积相对低温胁迫前均减小;对照组龟养殖于常温下,甲壳无显著变化,两组龟体重变化量差异极显著(P<0.01).影响失重率主要因素是胁迫时间,环境温度对失重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811,P<0.05);形态特征的变化可能与繁殖机制、代谢有关.
- 贺斌刘宇翔史海涛汪继超杨勇王宇辛媛媛
- 关键词:四眼斑水龟低温胁迫肥满度
- 海南琼中县湾岭地区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栖息地野生维管植物资源被引量:2
- 2006年
- 对琼中县湾岭地区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栖息地野生维管植物物种的调查,发现共有维管植物100科193属241种,其中蕨类植物14科15属17种;双子叶植物68科143属178种;单子叶植物18科35属46种;无裸子植物.按其经济价值划分,药用植物有125种,观赏植物46种,用材植物31种,蜜源植物28种,纤维植物27种,野生果树21种.对其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初步建议.
- 钟琼芯李榕涛汪继超
- 关键词:植物资源
- 龟鳖类血细胞研究的进展被引量:4
- 2003年
- 文章概述了龟鳖类血细胞——红细胞、有粒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喊性粒细胞、嗜天青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栓细胞的特性,显微和超微结构特点,血细胞发生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傅丽容洪美玲史海涛
- 关键词:龟鳖单核细胞显微结构
- 海南岛黎母山四眼斑水龟对春季生境的选择性被引量:18
- 2005年
- 2004年3—4月,在海南岛黎母山采用系统抽样法对四眼斑水龟春季生境选择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海拔170~1170m设196个研究样点,共1392个笼捕日。其中在海拔170~470m的26个布笼点共捕获四眼斑水龟36只,而在海拔470~1170m未捕获到四眼斑水龟。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对海拔500m以下四眼斑水龟利用样地(n=26)和海拔500m以上的对照样地(n=26)的生态因子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类样地的海拔、植被类型、植被盖度、落叶厚度、土壤类型、坡度、水面宽、水深、水面流速、基底类型、露石率、食物丰度、干扰距离13个生态因子差异均显著,仅石洞数目差异不显著。说明海拔500m以上和以下的环境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四眼斑水龟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依次为海拔、干扰距离、植被盖度、土壤类型、水深和落叶厚度。而植被类型、食物丰度、露石率、基底、石洞数目、坡度、水面宽和水面流速8个生态因子的影响不明显。保护好近河岸植被和提高当地群众对龟类的保护意识对四眼斑水龟的保护十分重要。
- 龚世平史海涛谢才坚陈川徐汝梅
- 关键词:四眼斑水龟生境选择性主成分分析春季
- 海南淡水龟类贸易现状与管理建议被引量:21
- 2005年
- 2002–2004年,对海南野生淡水龟类贸易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海南所有市县都存在野生龟类贸易,有野生龟类贸易的农贸市场22个,占调查农贸市场总数的19.6%;有野生龟类贸易的乡镇64个,占调查乡镇总数的65.3%;野生龟类收购点103个,野生淡水龟共489只。野生龟贸易所涉及的淡水龟类共10种,占海南淡水龟分布总种数的90%以上,其中3种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物种。按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两栖类和爬行类)》,1种为极危物种,8种为濒危物种,1种为易危物种。在个体数量方面,以锯缘摄龟(Pyxideamouhotii)、黄额盒龟(Cuoragalbinifrons)、四眼斑水龟(Sacaliaquadriocellata)和中华花龟(Ocadiasinensis)较多,平胸龟(Platysternonmegacephalum)、地龟(Geoemydaspengleri)、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较少,三线闭壳龟(Cuoratrifasciata)、黄喉拟水龟(Mauremysmutica)和山瑞鳖(Paleasteindachneri)极其稀少。龟类市场价格差异很大,从2002年到2004年,各种龟的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分析表明:淡水龟类非法捕猎与贸易在海南普遍存在,过度捕猎对海南淡水龟类构成了严重威胁,而野生龟贸易则是导致过度捕猎的主要原因。本文在分析和探讨海南野生淡水龟类贸易的现状。
- 龚世平符有利汪继超史海涛徐汝梅
- 关键词:淡水龟类四眼斑水龟三线闭壳龟黄喉拟水龟中华花龟平胸龟
- 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调查被引量:10
- 2006年
- 2005年3~4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结合的方法,对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进行了专项调查。在海拔300~1000m设5个研究样区,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样区内选取443个研究样点,用笼捕法进行调查。野外调查共发现淡水龟类3种11只,包括8只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2只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和1只锯缘摄龟(Pyxidea mouhotii)。访问调查得知当地还有黄额闭壳龟(Cuora galbinifrons)、三线闭壳龟(C.trifasciata)、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分布。研究表明,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至少有2科7种,约占海南淡水龟类总种数的60%,其中四眼斑水龟和锯缘摄龟为本次调查到的尖峰岭淡水龟的新记录,三线闭壳龟和山瑞鳖为访问新记录。保护区内淡水龟类种群密度非常低,人为捕猎对淡水龟类资源破坏严重,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 龚世平史海涛徐汝梅王志伟徐建平张运富
- 关键词:淡水龟多样性捕猎
- 海南岛黎母山四眼斑水龟种群密度与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10
- 2006年
- 2004年3~7月,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海南岛黎母山对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种群密度与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采用Cassie指数、David&Moore指数、Morisita指数和Lloyd指数测定了四眼斑水龟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四眼斑水龟种群分布于海拔170~470m范围内,在垂直梯度上呈现不连续的分布状态;(2)在海拔170~470m范围内种群相对密度为0.011~0.050只/笼捕日;(3)种群空间分布呈现聚集分布格局;(4)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和人为干扰可能对四眼斑水龟种群密度及空间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
- 龚世平史海涛陈川谢才坚徐汝梅
- 关键词:四眼斑水龟种群密度
- 四眼斑龟的血细胞形态及血液检验分析被引量:10
- 2004年
- 研究了四眼斑龟(Sacaliaquadriocellata)的血细胞形态学特征,对不同季节四眼斑龟血细胞数量和形态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繁殖期红细胞数为(4650±564)×1010L,是非繁殖期(2324±216)×1010L的两倍(P<001,n=8);白细胞数为(243±036)×1010L,与非繁殖期的没有显著差异。血细胞形态随季节而变化,温度升高,血细胞体积增大,且凝血时间缩短。
- 傅丽容洪美玲史海涛王秀南
- 关键词:四眼斑龟红细胞白细胞
- 四眼斑龟的养殖管理及几种常见病的治疗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报道了四眼斑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的人工饲养条件和管理方法,并介绍了人工饲养中几种常见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防治措施,以及养殖方面的经验。
- 王志伟洪美玲史海涛
- 关键词:四眼斑龟养殖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