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1006)

作品数:21 被引量:994H指数:13
相关作者:欧阳华王君波朱立平谢曼平鞠建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青藏
  • 8篇青藏高原
  • 5篇湖泊沉积
  • 4篇土壤
  • 4篇环境变化
  • 3篇气候
  • 3篇西藏纳木错
  • 3篇纳木错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碳循环
  • 2篇土壤碳
  • 2篇净初级生产力
  • 2篇环境意义
  • 2篇INDEX
  • 2篇藏南
  • 2篇初级生产力
  • 1篇氮积累
  • 1篇氮积累量
  • 1篇氮素
  • 1篇氮循环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名古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青海省气象台
  • 1篇东海大学
  • 1篇中国科普研究...
  • 1篇乌普萨拉大学
  • 1篇冈山理科大学

作者

  • 6篇朱立平
  • 6篇王君波
  • 6篇欧阳华
  • 5篇谢曼平
  • 4篇周才平
  • 4篇鞠建廷
  • 3篇林晓
  • 3篇郑度
  • 3篇王琳
  • 2篇吴艳红
  • 2篇李明慧
  • 2篇宋明华
  • 2篇吴绍洪
  • 2篇汪勇
  • 2篇白军红
  • 2篇张雪芹
  • 2篇李双成
  • 2篇陶杰
  • 1篇朱照宇
  • 1篇游庆龙

传媒

  • 5篇地理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山地学报
  • 2篇Scienc...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冰川冻土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5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纳木错湖芯正构烷烃及其反映的8.4ka以来的环境变化被引量:10
2008年
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纳木错NMLC-1孔湖芯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利用GC/MS进行了测试。在已经建立的深度一年代曲线基础上,通过分析正构烷烃的组成与含量,结合TOC,TN和CaCO3等环境代用指标,重建了纳木错湖区约8.4ka以来的环境变化历史。结果表明:约8.4-6.7kaBP期间,环境较温暖,降水呈增加趋势,末期变冷干。约6.7-2.9ka BP期间可分为两个亚期,早期温暖湿润,至6.0ka BP左右达到环境最适宜期;晚期温度波动降低,陆生植被和沉水植物退化,以3.0ka BP左右的冷事件结束。约2.9ka BP-现在,冷暖交替,1.4ka BP左右开始趋于干燥,600-400a BP间的降温体现了小冰期特征。
林晓朱立平汪勇王君波谢曼平鞠建廷Roland MausbacherAntje Schwalb
关键词:湖泊沉积正构烷烃纳木错青藏高原
湖芯沉积物揭示的末次冰消开始时期普莫雍错湖区环境变化被引量:63
2006年
文章讨论了末次冰消开始时期青藏高原南部普莫雍错湖芯沉积反映的环境暖湿化以及原因。通过对现代湖泊和周边河流水文状况调查,发现流域内发育众多冰川,冰川融水构成维持湖面稳定的重要来源;湖面以及湖泊沉积环境的变化与冰川融水以及相应的温度改变具有密切的联系。利用湖泊沉积岩芯PM-1孔,通过加速器^14C测年和粒度、元素、碳酸盐含量、总有机碳以及有机碳同位素、总氮、分子标志化合物、孢粉等环境指标的分析,发现在16.4~15.4cal.kaB.P.有大量流水进入湖泊,使湖面扩大,湖水加深;流域地表产生大量有机碎屑,并被流水带入湖泊进行沉积;流域内的喜湿植被得以发展。该时段湖泊扩张、陆源植被发展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冰期过后气候向温暖湿润方向转化,另一方面温度上升带来大量冰川融水则可能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当前青藏高原冰川普遍退缩和一些湖泊的水面上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立平鞠建廷王君波西村弥亚守田益宗吴艳红冯金良谢曼平林晓
关键词: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环境变化冰消期
1971-2004年青藏高原总云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51
2007年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75个地面气象台站的云量日均值资料,采用正交经验函数(EOF)和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高原地区1971-2004年总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总云量分布呈自东南向西北减少的态势,且年与四季总云量变化都存在显著下降趋势。进而,研究了高原总云量变化与其他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其中,(1)高原总云量与日照时数、日较差之间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本文从云的辐射效应出发,解释了存在这种负相关关系的原因;(2)青藏高原总云量与相对湿度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受地形因素、不同云型和云水路径等因素共同影响,高原总云量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却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高原总云量与气溶胶和臭氧等因子之间的复杂关系。指出:青藏高原总云量减少趋势可能与高原大气气溶胶特别是吸收性气溶胶的增加以及臭氧的损耗有关。
张雪芹彭莉莉郑度陶杰
关键词:青藏高原总云量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ee-ring width index and NDVI of grassland in Delingha被引量:13
2006年
Using five well-replicated Qilian juniper (Sabina przewalskii Kom.) tree-ring width index se- ries, monthly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of grassland, and climatic data from 1982 to 2001,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ee-ring width index, NDVI of grassland, and climatic data were analyzed firstly.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e-ring width index and NDVI of grassland was explored. The re- sults showed that: (1)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June influenced tree-ring width index and NDVI of grassland deeply in Delingha. (2) There were sig- 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ve tree-ring width index series (DLH1-DLH5) and monthly NDVI of grassland from June to September, with the mos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ing between tree-ring width index series and NDVI of grassland in August. (3) The PC1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derived from DLH1-DLH5 series) exhibited good agreement with monthly NDVI of grassland in the grass growth sea- son (from June to September) and the averaged NDVI in the growth season,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their common responses to water-supply limit in Delingha. This study may allow an increase in studying the past dynamics of grassland in Delingha in that the variation of grassland NDVI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has been reconstructed from PC1.
HE Jicheng1,3 & SHAO Xuemei1,2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关键词:圆柏NDVI草原
青藏高原主要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被引量:90
2004年
利用青藏高原贡嘎山、海北、五道梁、拉萨等4个野外台站2000~2002年的观测数据、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与2001年MODIS遥感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藏高原区域的净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区域的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趋势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梯度,该趋势也与水热梯度表现基本一致;整个青藏高原的净初级生产力为302.44×1012gC yr1,其中森林的净初级生产力最高,120.11×1012 gC yr1,占整个高原净初级生产力的39.7%;全年中夏季(6~8月)的净初级生产力最高,246.7×1012gC yr1,约占全年总净初级生产力的80%.用实测数据验证模拟结果表明,二者非常相符.
周才平欧阳华王勤学渡边正孝孙青强
关键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碳循环遥感
贡嘎山东坡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分布特征被引量:59
2004年
对贡嘎山东坡自然垂直带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有上升趋势,但在针阔混交林以上出现波动,在群落过渡带处出现显著峰值,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有机质和氮素的空间分布.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趋势一致,凋落物层和土壤A层高于B、C层,这与动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格局类似.群落过渡带在腐殖质A层出现氮素累积峰.土壤碳氮比介于7~25之间,相对较低,利于土壤腐殖质化和有机氮矿化.碳氮比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随植被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土壤碳氮比与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
王琳欧阳华周才平张锋白军红彭奎
关键词:氮素土壤有机质碳氮比土壤碳土壤剖面海拔
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趋势被引量:411
2005年
以1971~2000年青藏高原77个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最低、最高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和降水量)为基础,应用1998年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模型,并根据我国实际状况对其辐射项进行修正,模拟了青藏高原1971~2000年的最大可能蒸散,并由Vyshotskii模型转换为干燥度,力求说明近30年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干湿状况的空间分布.应用线性回归法计算变化趋势,并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趋势检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的总体特征是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增加趋势,最大可能蒸散呈降低趋势,大多数地区的干湿状况有由干向湿发展的趋势.气候因子与地表干湿状况间并不是线性关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吴绍洪尹云鹤郑度杨勤业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干燥度干湿状况气温
德令哈地区树轮宽度指数与草地植被指数的关系被引量:9
2006年
利用德令哈地区五条祁连圆柏树轮宽度指数序列和1982~2001年逐月NOAA/AVHRR的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及气候数据,在分析树轮指数及草地NDVI与气候因子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祁连圆柏树轮宽度指数序列与草地NDV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德令哈地区树轮宽度指数及草地NDVI深受6月份的水热状况,尤其是降水的影响,DLHl-DLH5五条序列与草地6-9各月NDVI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与8月份的NDVI相关性最强.五条序列的第一主成分(PCl)与草地生长季各月NDVI值及生长季NDVI均值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祁连圆柏树轮指数和草地NDVI变化的一致性体现了德令哈地区不同类型植被对水分胁迫的一致响应.树轮指数与草地NDVI间的显著相关性为研究该地区草地过去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基础,本研究利用PCl重建了德令哈地区草地8月份NDVI的千年变化.
何吉成邵雪梅
关键词:草地植被指数
放射性碳同位素在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4年
文中介绍了放射性碳同位素方法在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分析了在土壤有机质、土壤CO2气体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并指出土壤有机质的放射性测定可以研究较长时间尺度的碳循环(十几年、几十年至更长时间尺度),而土壤CO2气体的放射性测定可以研究短期(季节变化和年变化)内碳的动态。放射性碳同位素用于土壤中细根周转时间的计算、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方法也在文中分别作了介绍和分析。最后提出了国内研究应加强的领域和未来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方法研究土壤碳循环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王琳欧阳华周才平宋明华田玉强
关键词:土壤碳循环
西藏纳木错沉积物中单水方解石的发现及成因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单水方解石(CaCO3·H2O)是一种少见的含水碳酸盐矿物,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由于不稳定而很少出现。X射线研究发现,纳木错湖底0~258cm沉积物中存在单水方解石。单水方解石属三方晶系,六方晶胞,a=0.6080nm,c=0.7536nm,z=3。单水方解石的形成经过化学沉积过程,Ca^26先与HCO3^-相结合,然后再与OH^-结合而成CaCO3·H2O,反应进行的条件是生成自由能△G〈0。根据相关公式计算,纳木错表层湖水全年都可以形成单水方解石,纳木错湖水pH=9.4,较高的Mg/Ca摩尔比值(10.03~15.03),咸水(矿化度为1.7g/L)、细菌、绿藻、蓝藻、硅藻和介形类等生物的介入成为通过化学沉积形成单水方解石的直接原因,而碱性环境和低温则是该矿物保存的必要条件。单水方解石出现的时间约为AMS ^14C 2.06cal.ka BP,说明此时纳木错湖水盐度增加,湖水开始咸化。
李明慧朱立平康世昌游庆龙王君波张强弓谢曼平
关键词:湖泊沉积环境意义纳木错青藏高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