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142007A1)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麦炳源高跃明韦孟宇潘少恒杜民更多>>
- 相关机构:澳门大学福建省医疗器械和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低帧频CCD的快速反射镜系统控制(英文)
- 2012年
- 低频采样和延迟对光电成像跟踪系统会带来严重的相位滞后,极大地限制了系统闭环带宽和跟踪精度的提高.零极点对消法虽可以抑制对象谐振而扩大系统带宽,但必须依赖精确的数学模型和较高的采样频率.分析了复数零点PID控制器在低频采样的FSM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可以获得较好的闭环性能而且可以避免零极点对消法无法单独应用于低频采样的跟踪系统的问题.采用200 Hz帧频的CCD对此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满足设计要求.
- 旷江明张双
- 关键词:带宽
- 准静态近似条件下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建立准静态近似条件下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的电磁理论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方法以人体前手臂为研究对象,讨论人体组织在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过程中满足准静态近似的条件,并由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电磁模型的解析解;进而选用圆柱形火腿肠作为实验模拟对象,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构建了准静态近似条件下人体通信的电磁模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测值间偏差不超过10%;描绘出人体模型在贴附有环形电极的情况下,直径切面的电位分布及衰减情况。结论得到了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在满足准静态近似条件下的电磁理论模型,为人体通信技术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 高跃明潘少恒杜民韦孟宇麦炳源
- 关键词:人体通信电流耦合麦克斯韦方程解析解
- 人体通信中发送端接触阻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本研究着眼于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方式,抽象并简化人体前臂的发送端等效电路模型。通过施加交变方波电流激励,测量使用不同尺寸电极时的模型参数,并比较不同频率下接收端的信号衰减率。结果表明人体前臂的信号衰减率随接触阻抗的增大而增大。在小腿处的测量也得到类似的结果。所以,在人体通信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小发送端"电极-皮肤"的接触阻抗,可提高通信质量。
- 陈艺东曹玉婷高跃明潘少恒麦炳源韦孟宇李玉榕杜民
- 关键词:人体通信电流耦合衰减率交变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