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0-06)

作品数:1 被引量:19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文超杨文亮舒馨朱安宁张佳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物理
  • 1篇土壤物理性质
  • 1篇物理性质
  • 1篇秸秆
  • 1篇秸秆还田
  • 1篇还田
  • 1篇保护性耕作
  • 1篇潮土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篇张佳宝
  • 1篇朱安宁
  • 1篇舒馨
  • 1篇杨文亮
  • 1篇陈文超

传媒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保护性耕作对潮土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为了研究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黄淮海平原典型潮土区小麦一玉米轮作系统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探讨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紧实度、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0~20cm土层,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随着翻耕频率的减少而增加,每两年翻耕一次(CNTw2T)和每四年翻耕一次(CNTw4T)的土壤紧实度比长期免耕分别降低了40%、17%,土壤紧实度与土层深度呈显著正相关;保护性耕作改变土壤导水性能,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显著降低;少免耕土壤含水量比传统翻耕高0.77%~3.01%。秸秆覆盖能显著降低土壤紧实度,改良土壤压实状况,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改善土壤保水能力。免耕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但长期免耕易导致土壤压实,不利于作物生长,少耕(CNTW2T、CNTW4T)既可改善土壤导水、保水性能,又可减少土壤压实,因此在黄淮海平原实施少耕与秸秆还田相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有利于改良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舒馨朱安宁张佳宝陈文超杨文亮张文国
关键词:潮土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土壤物理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