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70007)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陈一容闫婷婷杨猛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东乡案”与四川吏治
- 2013年
- 同光年间的四川"东乡案"历时日久,震惊朝野,涉案人员下自州县官,上达中央六部。通过考察四川"东乡案"的缘由(东乡知县的违例苛征),及案件波折复杂的审办过程,展现了四川官员违例苛征、官官相护、腐败成风的官场景象,透露出了四川吏治腐败废弛的现状,同时也反映同光年间政治腐败、社会动乱、弊端丛生的政局,而此动荡政局也在客观上加剧了清王朝腐败不堪的吏治问题。
- 闫婷婷
- 关键词:吏治
- 载泽与清末币制改革刍论
- 2014年
- 载泽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支持者、推动者,担任度支部尚书期间对币制展开了全面改革。银元方面,力主七钱二分银元、银元统归专铸、回收旧银元;铜元方面,整饬铸造、促进流通,确立辅币地位;纸币方面,以发行权为根本,限制和禁止官商行号纸币发行、确立大清银行国家纸币发行权。统一币制、推动货币制度的除旧布新乃所行措施目标之所在,实现国家货币权归于一则是其中核心与关键。载泽清末币制改革虽因清朝的覆亡而未化为现实,但其为国家货币统一、适应近代货币发展潮流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 陈一容杨猛
- 关键词:银元铜元纸币
- 清代吏员的制度“安顿”与吏弊关系刍论
- 2018年
- 吏员是清朝各级政府的具体办事人员,在政府职能履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此同时,吏员的弊端也甚严重,形象也多负面。深入挖掘清代吏员制度的顶层设计可以发现,导致吏弊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本身:额定编制太少,人手不敷,额外人员的控制、管理困难;法定地位低下,仕途基本无望;经济收入十分微薄,生计困难,办事积极性欠缺,甚至被迫法外牟利。因此吏弊的避免显然在于吏制变革,所惜者终有清一代未能根本解决。
- 陈一容
- 关键词:政治地位经济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