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9NZ0077)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3
相关作者:阚建全沈海亮杨雅利廖晨胡益侨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甘薯
  • 2篇顶空
  • 2篇顶空固相微萃...
  • 2篇顶空固相微萃...
  • 2篇质谱
  • 2篇色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紫色
  • 2篇紫色甘薯
  • 2篇萃取法
  • 2篇相色谱
  • 2篇香气
  • 2篇香气成分
  • 2篇固相微萃取
  • 2篇固相微萃取法
  • 2篇发酵
  • 1篇淀粉
  • 1篇液化

机构

  • 4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第二师范...

作者

  • 4篇阚建全
  • 3篇杨雅利
  • 3篇沈海亮
  • 1篇胡益侨
  • 1篇骞宇
  • 1篇郑诗超
  • 1篇廖晨

传媒

  • 4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紫色甘薯酒陈酿期间香气成分的变化被引量:7
2013年
为探讨陈酿对紫色甘薯酒香气形成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紫色甘薯酒陈酿期间香气成分的变化,并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在陈酿期间,共检测出60种香气成分;异戊醇、癸酸乙酯、辛酸乙酯等37种为共有的成分。其中,异戊醇、辛酸乙酯、苯乙醇等7种香气成分的含量较高;陈酿各阶段,各类香气成分的种类、相对含量均有所不同;酯类和酮类的相对含量总体有所增加;醇类的相对含量总体逐渐减少;酸类的相对含量总体变化不大;酚类的相对含量总体呈略微增加的趋势。
杨雅利沈海亮阚建全
关键词:陈酿香气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
三氯氧磷化学改性玉米抗性淀粉的安全性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检测长期食用三氯氧磷化学改性的玉米抗性淀粉是否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和确定其安全用量,首先进行急性毒理学实验,即分4个梯度,灌喂小鼠,观察小鼠的状态,并用加权机率单位法(Bliss法)测三氯氧磷化学改性玉米抗性淀粉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95%的可信限;再根据急性毒理学实验的结果,设计90%LD50、75%LD50、50%LD50、25%LD504个梯度,进行为期90d的亚慢性毒理学实验。结果表明:三氯氧磷化学改性玉米抗性淀粉的LD50为33.9g/kg,95%的可信限为23.7~48.3g/kg,则该物质属于实际无毒;亚慢性毒理学实验显示正常人(65kg)的每天摄入量应该小于16526.25mg,即推荐摄入量(RNI)≤16.526g/d。
骞宇郑诗超阚建全
关键词:三氯氧磷化学改性玉米抗性淀粉
紫色甘薯酒香气成分分析和发酵规律被引量:16
2012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紫色甘薯酒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且跟踪监测紫色甘薯酒整个发酵过程中酒度、花色苷、色差、pH值、可溶性固形物等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从紫色甘薯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57种,占整个峰面积的97.13%;紫色甘薯酒的主体香气物质主要有异丁醇、异戊醇、辛酸乙酯、苯乙醇等;在紫色甘薯酒发酵的过程中,酒度和挥发酸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和色差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H值在整个发酵的过程中则变化不大。
杨雅利沈海亮阚建全
关键词: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紫甘薯酒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0
2012年
以四川达州生产的紫甘薯为原料,应用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紫薯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从而确定紫薯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对糊化过的紫甘薯进行打浆后,在pH值为6.5,α-淀粉酶添加量为0.15%,温度为65℃,酶解时间为2.5h的条件下进行液化;在pH值为4.0,糖化酶的添加量为0.15%,酶解时间为2.5h,温度为60℃的条件下进行糖化;然后再对紫甘薯酒调节pH值为3.355,添加0.0845%的安琪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在温度20.72℃的条件下,发酵7d,即可得到酒度为10°左右的一种新型的紫薯发酵酒,其得率为126.3%。
杨雅利阚建全沈海亮廖晨胡益侨
关键词:紫甘薯响应面法液化糖化发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