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126201)

作品数:23 被引量:220H指数:9
相关作者:翟保平张孝羲刘向东杨海博陈晓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飞虱
  • 7篇灰飞虱
  • 7篇白背飞虱
  • 6篇种群
  • 6篇褐飞虱
  • 5篇水稻
  • 5篇迁飞
  • 5篇翅型
  • 5篇虫源
  • 4篇虫源性质
  • 3篇稻飞虱
  • 3篇种群动态
  • 3篇翅型分化
  • 2篇生物学
  • 2篇生育
  • 2篇生育期
  • 2篇台风
  • 2篇耐寒
  • 2篇耐寒力
  • 2篇个例

机构

  • 21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2篇翟保平
  • 8篇张孝羲
  • 7篇刘向东
  • 5篇杨海博
  • 3篇刁永刚
  • 3篇安志芳
  • 3篇罗举
  • 3篇胡高
  • 3篇程遐年
  • 3篇陈晓
  • 2篇汪远昆
  • 2篇张爱民
  • 2篇齐国君
  • 2篇韩超
  • 2篇徐磊
  • 2篇瞿钰锋
  • 2篇张国
  • 2篇于居龙
  • 2篇张海燕
  • 2篇彭娟

传媒

  • 14篇应用昆虫学报
  • 3篇昆虫学报
  • 2篇昆虫知识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1篇2011
  • 2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水稻“两迁”害虫越冬情况调查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解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及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3种迁飞性害虫越冬情况的新动态,于2008、2010、2011年1月底和2月底至3月初,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报处组织南方十余省基层植保部门参照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调查规范(GB/T 15794-1995和GB/T 15793-1995)调查了这3种迁飞性害虫的越冬情况。结果初步表明这3种迁飞性害虫的越冬北界与已报道的北界相比均没有明显的北移。通过这3年1月份温度距平与1978—1981年1月份温度距平的比较,除2010年属暖冬年份外,另2年均为冷冬年份,故这3年的越冬数据不能反映全球气象变暖对迁飞性昆虫的真实影响。
罗举刘宇龚一飞程遐年傅强胡高
关键词: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越冬全球变暖
稻飞虱: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问题被引量:48
2011年
稻飞虱对日本水稻的危害已有数百年历史,日本人对稻飞虱的研究也超过了一个世纪,而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在热带稻区为治理稻飞虱也已努力了近40年。本文综述了日本、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对稻飞虱的研究与治理,提出了我国稻飞虱研究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稻飞虱的问题首先是个国际问题,我们的虫源在境外,因此必须走出国门掌握一手虫情;同时需要逐步扩大国际合作,尽早转变思路,以国际眼光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飞虱问题。
翟保平
关键词:稻飞虱
稻飞虱暴发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制被引量:80
2011年
2009年以来,稻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区域性暴发和它们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的大面积流行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而对这种新的毁灭性病毒病却知之甚少。为此,亟需解决稻飞虱区域性迁飞规律、虫毒互作、毒源寻踪等科学问题,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宏微观结合及多尺度多途径的综合研究,探索稻飞虱发生与SRBSDV流行的互作机制(虫病地方性消长关系、两者在微观水平上的互作等),明确稻飞虱远距离传毒的行为与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迁飞与病原摄带及传毒的关系),阐释各稻区飞虱与病毒的源库关联机制,揭示稻飞虱与SRBSDV区域性灾变的触发因子与调控机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翟保平周国辉陶小荣陈晓沈慧梅
关键词:稻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迁飞规律
灰飞虱长、短翅型品系对高、低温的适应能力差异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种群存在长翅和短翅个体,其翅型分化受遗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明确经连续定向选育的灰飞虱长、短翅型品系对高、低温的适应能力差异。【方法】在室内分别长期定向筛选63和65代建立灰飞虱长、短翅型品系,并在南京田间采集灰飞虱自然种群;分别在25℃,30℃和35℃恒温条件下测定上述灰飞虱长、短翅型品系和自然种群的繁殖力、存活率和发育历期,测定若虫在5℃和-20℃下的存活率以及若虫和成虫的过冷却点,通过品系间存活率、发育历期、生殖力和过冷却点的比较分析,确定灰飞虱长、短翅型品系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能力。【结果】在25℃,30℃和35℃下,灰飞虱自然种群雌成虫的繁殖力均显著高于室内筛选后的长、短翅型品系,而长、短翅型品系雌成虫之间的繁殖力均无显著差异;长、短翅型品系的繁殖力在25℃和30℃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自然种群在25℃下的繁殖力显著高于30℃条件下的繁殖力;35℃下长、短翅型品系基本无若虫产生。25℃下长翅型品系、短翅型品系和自然种群若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但在30℃下,短翅型品系若虫的存活率显著低于自然种群,而与长翅型品系差异不显著;35℃下长、短翅型品系的若虫最长只能存活到3龄,且两品系间无显著差异,而自然种群可存活到5龄。25℃下,短翅型品系若虫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自然种群,而与长翅型品系无差异;但是在30℃下,短翅型品系若虫历期显著长于长翅型品系和自然种群。长翅型品系、短翅型品系和自然种群灰飞虱3-4龄若虫在5℃低温下的存活天数无显著差异,并且长翅和短翅型品系在-20℃极端低温下暴露10 min后其死亡率也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自然种群。3个品系(种群)成虫的过冷却点无显著差异,但5龄若虫的过冷却点表现为短翅型品系显著高�
田新新张超刘向东
关键词:灰飞虱翅型发育历期繁殖力耐寒力
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监测褐飞虱种群密度及水稻穗粒质量的可能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褐飞虱迁入后不同时期种群的密度、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和穗粒质量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建立监测褐飞虱发展动态及危害损失的高光谱遥感方法提供指导。[方法]对笼罩内处于孕穗期的水稻,每桶水稻接入0、2、4、6、8、10和12对的褐飞虱雌、雄成虫,形成不同的危害程度。在接虫后5、11、20、26、36、41和48 d测定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和调查褐飞虱种群密度。水稻黄熟后,测定水稻的穗数、穗质量和千粒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获得不同时期褐飞虱虫量、水稻光谱反射率和水稻穗质量、千粒质量间的关系。[结果]接虫后26 d,笼罩内褐飞虱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接虫后36 d内的种群数量均与起始接虫量显著相关,但41 d后的虫量与起始接虫量相关不显著。接虫后5~20 d的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与褐飞虱种群数量均无显著的相关性,但26 d及以后的反射率在近红外光(700~925 nm)和绿光(550nm左右)处与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接虫后41 d内的褐飞虱种群数量与穗质量、千粒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且相关系数在接虫后26 d时最大。接虫后20~48 d内的水稻反射率在近红外波段均与水稻穗质量和千粒质量显著正相关。[结论]连续测定水稻冠层反射光谱不仅可表征褐飞虱种群的密度大小,而且具有提前预测水稻产量的能力。水稻在绿光区和近红外光区的光谱反射率有望用于反演褐飞虱种群的密度和受害后水稻的穗粒质量。
徐磊谭晔刘向东
关键词:褐飞虱种群大小千粒质量
CO_2倍增和转Bt水稻对二化螟幼虫的生理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开顶式气室研究了CO2浓度倍增(750vs.375μL/L)对取食转Bt水稻及其对照亲本秀水11的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幼虫体内代谢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以期明确该类害虫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及转Bt水稻的生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AChE受CO2浓度水平影响显著,与对照CO2处理相比,高CO2条件下该酶活力显著降低;(2)高CO2水平及水稻中Bt毒素蛋白的存在均会导致二化螟幼虫体内POD活力显著降低,SOD初期活力显著升高,但不能维持较长时间,CAT活力表现为先升后降的特点;(3)当受到水稻品种、CO2浓度水平和取食时间的综合影响时,以上代谢酶和保护酶活力会发生显著变化。短时间内二化螟幼虫可通过体内以上生理代谢调节减缓受CO2浓度升高和水稻中Bt毒素蛋白的不利影响,但长时间环境胁迫下这种应对不利环境的响应机制将会失去作用,最终导致种群适合度的降低。
常晓娜韩超肖能文李俊生陈法军
关键词:CO2倍增二化螟代谢酶保护酶
昆虫迁飞研究中的轨迹分析方法被引量:24
2013年
轨迹分析是确定迁飞性昆虫虫源地和降落区常用、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就目前研究中常用的轨迹分析方法,并结合稻飞虱实例做一个简单介绍。NOAA HYSPLIT模型操作简单,但无法自定义相关参数。而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MM5、WRF)可得到更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背景场,大大改进了轨迹的精度。
芦芳翟保平胡高
关键词:HYSPLITMM5
白背飞虱的迁飞生物学:起飞与迁出被引量:15
2011年
2001—2002年在苏州吴中区2个生长季节的田间观察和罩笼试验表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7月上旬以前迁入苏州,并在当地繁殖2代。从8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有少量向外迁飞,9月份大田出现外迁高峰。田间白背飞虱起飞比率约为50%~65%,迁出峰期的每日迁出率约为80%。8月下旬白背飞虱一般已不构成危害。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白背飞虱8月份很少迁出而在迁入地大量滞留形成增殖代和主害代,危害时间大大延长,这与20世纪80年代的发生规律有了很大的不同。轨迹分析表明,8月中下旬从苏州迁出的个体中,40%可以到达江淮稻区,另有大约40%进入黄海和东海海域,若有强西南低空急流出现时则可跨海到达韩国和日本。9月份则主要是迁往我国的南方稻区,但很少可以直达岭南地区。
罗举汪远昆张孝羲翟保平
关键词:白背飞虱
白背飞虱的迁飞生物学:江苏苏州个例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对苏州市吴中区1984—2002年灯诱数据的分析表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灯下始见期一般在6月上旬,而主迁峰日则一般出现在7月上旬。1996年后,始见期有提前的趋势。对18年灯诱虫量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田间迁入代虫量与6月份的灯诱虫量相关,田间第1代虫量与迁入代虫量相关,第2代则只与田间第1代和8月份的诱虫量相关。对1986—2002年吴中区白背飞虱田间虫量的分析表明,白背飞虱在田间一般要完成2个世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会出现第3代,表现出低迁入率(平均百穴21头)、高增殖倍数(G1/G0在30~200倍左右)和高峰值密度(16年平均百穴3200头)的种群特征。此间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的比率不高,迁入后便像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那样形成了滞留本地的增殖代(7月20日到8月10日)和以本地滞留为害与部分迁出个体混合而成的主害代(8月15日到9月5日),直到8月下旬和9月上中旬,其长翅型比率才会有大幅回升开始回迁,呈现出翅型长-短-长的变化模式。
汪远昆罗举张孝羲翟保平
关键词:白背飞虱种群动态
白背飞虱的迁飞生物学:安徽徽州个例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通过水稻田罩笼试验研究了白背飞虱起飞迁出与世代、田间成虫密度的关系以及降水对起飞的影响,采用系统田调查和长翅雌虫卵巢系统解剖分析了各代翅型分化、迁出与水稻生育期的关系以及各世代虫源性质。结果表明:(1)早中稻田白背飞虱起飞迁出以第2、3代为主,后期迁出较少;(2)白背飞虱起飞迁出数量与田间成虫密度有关;(3)降水影响白背飞虱的起飞;(4)白背飞虱各世代以长翅型为主,世代间翅型分化模式不同于褐飞虱,表现为"长—长—长";(5)白背飞虱起飞与水稻生育期关系不大;(6)白背飞虱虫源性质分为基本迁入型、部分迁入滞留与部分迁出型、基本迁出型。
刁永刚张国杨海博瞿钰锋张孝羲翟保平
关键词:白背飞虱水稻生育期翅型分化虫源性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