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9189)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曾静贤吴涯雯李杰车月娟林丽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异丙酚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认知
  • 1篇术后认知障碍
  • 1篇术中麻醉
  • 1篇尿道

机构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3篇吴涯雯
  • 3篇曾静贤
  • 1篇李珏
  • 1篇车月娟
  • 1篇李杰
  • 1篇林丽玲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罗哌卡因在幼儿尿道下裂成形术中的半数有效浓度测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测定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幼儿尿道下裂成形术的半数有效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 in50%pediatric congenital hypospadias angioplasty,EC50)。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尿道下裂修复术的幼儿23例,年龄12~36个月,根据序贯试验的方法,硬膜外罗哌卡因初始浓度为0.4%,总剂量为1~1.5mL/kg,如镇痛完善,下一幼儿则把罗哌卡因浓度降低一个阶梯;如镇痛不完善,能用1.2%利多卡因改善则下一幼儿把罗哌卡因浓度提高一个阶梯;如镇痛不完善,不能用1.2%利多卡因改善,下一幼儿继续使用该浓度。罗哌卡因的浓度视前一幼儿麻醉效果而序贯地按等比级数1.4递增或递减配置。结果:共3例幼儿麻醉效果可疑而被排除,余20例呈有效或无效而进入分析。罗哌卡因在幼儿硬膜外麻醉EC50为0.168%,其95%的置信区间是0.163%~0.175%。结论:利用序贯试验方法测得罗哌卡因在小儿硬膜外麻醉下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EC50为0.168%。
曾静贤车月娟李杰吴涯雯
关键词:剂量效应关系尿道下裂硬膜外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
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多态性与术后认知障碍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蜗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醌氧化还原酶1(NQ01)基因的多态性与术后认知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年龄在59~78岁,术前及术后第7天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为POCD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取45例行NQ01基因609位点测定。取患者肘静脉血行实时定量PCR,结合特定的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分析NQ01基因多态性(C609T)在对照组和POCD组的分布差异。结果对照组中有5个样品所提基因组DNA由于质量问题不用于Real—time PCR及后续分析。C/C基因型在对照组中出现频率为30.0%,高于POCD组的11.1%,差异具有显著性(OR=0.292,95%C10.092—0.921,P〈0.05);而C/T+T/T基因型个体在POCD组中为88.8%,高于对照组的70%,出现POCD的危险性升高至3.42倍(OR=3.42,95%CI1.08—10.82,P〈0.05)。C等位基因在对照组染色体出现频率为56.2%,高于POCD组的40.O%,差异具有显著性(OR=0.519,95%C10.282—0.955,P〈0.05);T等位基因在对照组染色体出现频率为43.7%,低于POCD组的60.0%,差异具有显著性(OR=1.93,95%CI1.047~3.552,P〈0.05)。结论NQ01基因的C609T位点多态性与POCD的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
曾静贤林丽玲吴涯雯
关键词:术后认知障碍单核苷酸多态性
小剂量异丙酚对不同温度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麻醉深度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异丙酚在浅低温冠状动脉搭桥体外循环期间麻醉深度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浅低温组(I组)和中低温组(Ⅱ组)各20例。患者入室后行心电、有创血压、Narcotrend监测。两组患者在锯胸骨前间断推注芬太尼30~50μg/kg,在体外循环(CPB)期间并丙酚0.2mg/(kg·h)静脉持续输注。I组采用浅低温,鼻温控制在33—35℃;1I组采用中低温,鼻温控制在29~31℃,维持平均动脉压(MAP)40~60mmHg(1mEHg=0.133kPa),控制血细胞比容(Hct)在30%~35%之间。记录CPB前5min(To)、CPB开始后5min(T1)、CPB开始后30min(T2)、停CPB时(T3)、停CPB后15min(T4)共5个时间点的Narcotrend NI指数、鼻咽温度(T)、MAP和Hct值。结果组内比较:I组患者的NI、T、Hct和MAP在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NI在T0和T4时要高于T1、T2和T3(P〈0.05),在T2时低于T0、T1、T3和T4(P〈0.05)。组间比较:T2时点的NI在I组比Ⅱ组高(P〈0.05)。两组患者T、Hct和MAP在各时间点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中低温相比,浅低温冠状动脉搭桥期间的麻醉深度变化不大。
曾静贤李珏吴涯雯
关键词:麻醉深度冠状动脉搭桥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