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3080)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治田刘菁胡双强张林骅胡钊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荧光
  • 2篇电池
  • 2篇压力敏感涂料
  • 2篇杂环
  • 2篇杂环戊二烯
  • 2篇太阳能电池
  • 2篇涂料
  • 2篇戊二烯
  • 2篇环戊二烯
  • 2篇二烯
  • 2篇复合材料
  • 2篇
  • 2篇复合材
  • 2篇SILOLE
  • 1篇电致发光
  • 1篇衍生物
  • 1篇乙烯
  • 1篇异质结
  • 1篇荧光探针
  • 1篇有机硅

机构

  • 11篇武汉工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作者

  • 11篇刘治田
  • 3篇张林骅
  • 3篇刘菁
  • 3篇胡双强
  • 2篇史燚
  • 2篇张驰
  • 2篇金毕青
  • 2篇沈陟
  • 2篇胡钊
  • 2篇张旗
  • 1篇伍双全
  • 1篇刘艳姣
  • 1篇戚欣
  • 1篇方俊锋
  • 1篇樊强
  • 1篇朱诗瑶
  • 1篇李洋
  • 1篇王子兴
  • 1篇金熹高
  • 1篇黄庭

传媒

  • 6篇武汉工程大学...
  • 2篇化学进展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苯乙烯取代噻咯的合成及聚集态诱导发光
2014年
聚集态诱导发光(AIE)材料由于克服了有机发光材料常见的聚集态荧光猝灭现象,提高了固体发光效率而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而噻咯(Silole)是具有AIE性质的环状多烯化合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实验合成了一种双苯基乙烯取代的含硅杂环化合物1,1-二甲基-3,4-二苯基-2,5-二苯基乙烯Silole,并利用核磁共振表征了其结构,表明为目标产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表明吸收峰在380nm处.光致发光测试显示发射峰在420nm处,并通过改变良溶剂和不良溶剂的比例,测试了目标产物的聚集态诱导发光性质.所选用良溶剂/不良溶剂组分别为二氯甲烷/甲醇(甲苯、水)、四氢呋喃/甲醇(甲苯、水).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良溶剂中发光微弱,但在聚集态下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显示出明显的聚集态诱导发光性质.
刘治田黄卉芬郑乐驰张林骅朱诗瑶
关键词:荧光
塑料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介绍了塑料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综述了近几年不同类型的给体材料的性能及其光电转换效率,并简要介绍了塑料太阳能电池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及其解决途径.
胡双强刘治田胡钊伍双全张驰杨宝龙
关键词:塑料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苯胺双子衍生物在盐酸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性能
2015年
对苯胺及其双子衍生物1,3-二苯胺基异丙醇在1 mol/L盐酸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通过双子衍生化提高有机分子缓蚀性能的有效性.静态失重法测得20℃下苯胺缓蚀率为85.15%~91.62%,而苯胺始终为82%左右.腐蚀动力学分析显示苯胺及其双子衍生物加入均能明显提高腐蚀反应势垒,阻碍腐蚀反应的发生,且双子衍生物阻碍效果更佳,表观活化能提高到48.94~59.59 k J/mol,高于苯胺的44.61~49.59 k J/mol.相同条件下双子衍生物缓蚀效果明显高于苯胺,原因是双子衍生化通过共价键连接拉近了两个N原子的距离,使分子中极性部位电荷密度增大,吸附能力增强,同时也使与N相连的疏水苯环距离更近,当形成吸附层时,其疏水层中苯环的密度也相应增大,阻隔效果更好.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苯胺双子衍生物作为缓蚀剂可同时抑制阴阳极反应,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刘治田张林骅张旗郑乐驰于雪晨王成
关键词:酸腐蚀失重法
高分子基质和光学-氧压敏感涂料性能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氧对荧光的淬灭作用,由荧光探针和高分子基质组成的氧压敏感涂料(PSP),是用于风洞测量空气动力学模型表面空气压力分布的新型压力传感器.研究荧光探针和高分子基质对PSP压力灵敏度的影响,可以为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供向导.实验将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三氟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甲基氟丙基硅氧烷分别与芘丁酸(PYB)和N,N,N’,N’-四甲苯基联苯胺(TBD)两种荧光探针共混,观察其荧光发射的氧猝灭作用.结果表明,PYB在上述聚合物中的氧猝灭灵敏度和响应时间随聚合物的透氧性而变化,属于扩散控制机理;在氮-氧转换时荧光猝灭时间响应也与聚合物的氧透过率一致;而TBD与4种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导致荧光发射光谱不同程度的位移,即TBD/聚合物体系的氧猝灭灵敏度与探针-聚合物的相互作用相关,而聚合物的氧透过率影响不明显.
王志栋金毕青李亚庆杨鹏史燚刘治田陈柳生
关键词:压力敏感涂料荧光探针
聚丙烯/天然橡胶/碳酸钙三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流变行为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直接共混法和包覆法两种方法制备了聚丙烯/天然橡胶/超细碳酸钙三元复合材料,研究了弹性体及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对聚丙烯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变行为的影响.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同等质量分数下天然橡胶对聚丙烯力学强度的降低程度要小于三元乙丙橡胶.而碳酸钙的最佳质量分数为25%,此时聚丙烯/天然橡胶/碳酸钙三元复合体系具有最高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复合体系的弯曲模量相对于聚丙烯/天然橡胶二元体系提高了57.1%.另外,直接共混物法和包覆法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呈现不同的趋势,天然橡胶与碳酸钙直接共混法对聚丙烯力学强度的保持效果要优于包覆法,而采用天然橡胶包覆碳酸钙的方法对聚丙烯的增韧效果要优于直接共混法.最后哈克转矩流变测试表明天然橡胶及碳酸钙的加入可以降低聚丙烯的平衡扭矩.
刘治田赵青游峰
关键词: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芘标记有机硅聚合物的合成和荧光氧猝灭特性被引量:2
2016年
合成了丙烯酸芘甲酯、二甲基乙烯基芘甲氧基硅烷、10-十一碳烯酸芘甲酯三种含芘单体,用硅氢加成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含芘封端侧链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光-氧敏感高分子,并分别用四乙氧基硅烷和甲基含氢硅油A交联.对基于上述高分子的压力敏感涂料(PSP)的荧光氧猝灭和光物理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芘封端的侧基结构和交联剂对此类PSP的性能,包括激基缔合物荧光强度和氧猝灭灵敏度、Stern-Volmer关系的线性和贮存稳定性等都有明显的影响.含长碳链芘甲酯侧链的聚合物显示较高激基缔合物荧光强度和氧灵敏度;以甲基含氢硅油A作为交联剂,既能提高PSP的储存稳定性,又能提高氧猝灭灵敏度.
李亚庆黄庭金毕青史燚刘治田金熹高
关键词:压力敏感涂料聚二甲基硅氧烷
含Silole共轭聚合物的光电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Silole是一类含硅杂环戊二烯,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分子的可设计性及多样性,在光电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们的关注。某些silole小分子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用作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有出色的表现,但近来对含silole聚合物的研究也颇受重视,在聚集态诱导发光、化学传感器、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相继有报道。因此silole是一类很有潜力的构筑光电功能材料的杂环化合物。本文根据其母体结构的不同对含silole的聚合物光电性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刘治田胡钊沈陟胡双强王子兴戚欣
关键词:共轭聚合物光电性能
纳米纤维素与蒙脱土对聚乳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对纳米纤维素(CNC)和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制备了一系列的经纳米纤维素、蒙脱土,以及两者混合改性的聚乳酸(PLA)薄膜,并通过红外测试研究了薄膜的化学结构.用拉伸实验研究了纳米纤维素和有机蒙脱土(OMMT)对PLA薄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CNC和OMMT的加入分别提升了PLA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两种改性剂同时改性的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得到提高,且优于单一添加.热重分析测试结果显示,OMMT使得聚乳酸热稳定性明显提高,但CNC的加入会使聚乳酸的热稳定性有所降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现两种添加剂均在聚乳酸中均匀分散,而在添加两种添加剂的复合薄膜中,蒙脱土的分布呈海岛结构.
李洋吴瑶覃卉婷张旗李超刘治田
关键词:聚乳酸蒙脱土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
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被引量:1
2012年
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polymer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PLEC)作为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PLED),它的本质特征是在PLED活性层掺杂电解质以提高活性层载流子传输能力,由于其具有对电极金属功函数不敏感和量子效率高等诸多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活性层配方的改良、电极金属及基板的表面处理、相容性的改善、固定p-n结的实现和引入热处理手段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PLEC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PLEC在电致发光领域面临的问题,并对PLEC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驰刘治田沈陟刘菁
关键词:电致发光
非富勒烯类有机小分子受体材料被引量:4
2014年
在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过程中,异质结活性层材料的发展一直是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活性层材料包括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其中给体材料的研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很多课题组报道的器件效率已经超过8%;而受体材料的研究却相对单一,大部分研究都围绕富勒烯及其衍生物.近年来非富勒烯类的有机小分子受体材料由于其易于合成与纯化、通过分子设计使能级更方便调节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以它作为受体材料的电池效率可以达到4%.综述了近年来几类非富勒烯类有机小分子受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它们的分子设计及其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最后我们讨论了提高非富勒烯类的有机小分子受体材料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及其研究前景.
刘艳姣刘菁张林骅方俊锋张文俊刘治田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小分子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