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901)

作品数:26 被引量:82H指数:6
相关作者:梅长林孙田美张维莉戴兵李林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6篇多囊肾
  • 16篇肾病
  • 15篇多囊肾病
  • 13篇常染色体
  • 10篇基因
  • 9篇多囊
  • 9篇染色
  • 9篇染色体
  • 9篇常染色体显性
  • 7篇染色体显性遗...
  • 7篇显性遗传
  • 7篇常染色体显性...
  • 7篇常染色体显性...
  • 6篇遗传性
  • 6篇显性遗传性
  • 6篇常染色体显性...
  • 6篇常染色体显性...
  • 6篇常染色体显性...
  • 5篇多态
  • 5篇细胞

机构

  • 2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医学部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3篇梅长林
  • 13篇孙田美
  • 11篇张维莉
  • 9篇戴兵
  • 8篇汤兵
  • 8篇张殿勇
  • 7篇张树忠
  • 7篇李林
  • 7篇吴玉梅
  • 5篇宋吉
  • 3篇赵海丹
  • 3篇原爱红
  • 2篇王墨耘
  • 2篇葛守一
  • 2篇易建中
  • 2篇沈学飞
  • 1篇徐成刚
  • 1篇颜永碧
  • 1篇盛茂
  • 1篇华振浩

传媒

  • 7篇中华肾脏病杂...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心理科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心理学探新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09
  • 2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观察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KGF)在体外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 (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外源性给予不同浓度的 KGF(0~ 10 0 ng/ ml) ,采用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在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KGF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地促进了 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生 ,表现为细胞数量增多 ,S期细胞比率增高 ,细胞分裂活跃 ,增生的细胞形态尤其是细胞核较正常体积增大。结论 :KGF可显著刺激 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 ,提示 KGF可能参与 ADPKD肾囊肿的形成和发展。
刘沙勤梅长林孙田美盛茂李林
关键词: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细胞增殖
遗传标记RFLP、STR、SNP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基因连锁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2年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ADPK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危害性很大 ,临床上可通过连锁分析早期发现 ,以隔断基因的遗传。而连锁分析需借助遗传标记进行研究 ,3代遗传标记 RFL P、STR、SNP为 ADPKD基因定位和疾病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因此本文综述了 RFL P、STR。
张维莉易建中梅长林
关键词:RFLPSTRSNP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基因连锁
配对刺激的结构对相似性判断非对称性的影响
2016年
笔者考察一个被先前相似性研究忽略的问题:配对刺激的结构对有方向相似性判断的非对称性的可能影响。实验被试是大学生。实验自变量是人工概念配对的特征结构,有三种实验条件:对齐且对称结构、非对齐且对称结构和非对齐且不对称结构。结果发现,在对齐且对称结构条件和非对齐且对称结构条件下没有出现相似性判断的非对称现象,在非对齐且不对称结构条件下出现相似性判断的非对称现象。相似性判断是否出现非对称性取决于配对刺激的结构是否非对称,而不受配对刺激的结构是否对齐的影响。这支持相似性判断的特征对比模型在α<β时的预测,而不支持Tversky原初主张α>β时特征对比模型的预测,也不支持量子相似性模型的预测。
梁渊王墨耘
关键词:特征结构对齐
中国汉族人群PKD2基因多态性检测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检测中国汉族人群PKD2基因多态性。方法 选取 5 0名健康志愿者 ,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 (PCR SSCP)进行多态性检测 ,取异常条带标本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判别PKD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位点及类型。结果 从 5 0名健康人中成功检测出 2种多态性。第 1种为PKD2外显子 7的 1716位碱基由鸟嘌呤置换为腺嘌呤 ,编码氨基酸仍为赖氨酸。第 2种为PKD2外显子 1的第 4 2 0位碱基由鸟嘌呤置换为腺嘌呤 ,编码氨基酸仍为甘氨酸。结论 建立了PCR SSCP直接检测我国汉族人PKD2基因多态性的方法 ,并成功检测出 2种PKD2基因多态性 ,为开展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基因诊断奠定了基础。
张殿勇汤兵张树忠张维莉戴兵孙田美梅长林
关键词:汉族人群基因多态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抽样组合中元素数量对青少年组合成绩的影响
2014年
先前抽样组合问题研究表明达到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的抽样组合思维成绩表现并不一致,作者分析猜想可能的原因是组合元素数量增加会降低被试的抽样组合成绩。现在实验考察高中一年级学生的抽样组合思维能力,以组合问题中的总体元素数量和样本元素数量为自变量,设置了五选三、七选三和七选四的三种抽样组合问题条件。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总体元素数量和样本元素数量的增加,被试的组合成绩明显下降。这表明,青少年的抽样组合思维能力虽已获得,但随组合元素数量增加而表现出倒退,并没达到成熟的一般性。
王墨耘尹朋飞
关键词:青少年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人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及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L-387,785对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和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 体外条件下用CL-387,785处理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四氮唑盐法(MTT)测定囊肿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EGFR磷酸化程度;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核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纳摩尔水平的CL-387,785能有效抑制细胞增殖(P<0.001),且没有明显毒性。细胞周期停滞于G_0/G_1期,未出现明显细胞凋亡。EGFR的磷酸化水平下降,核因子c-jun、c-fos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L-387,785通过非细胞毒性作用明显抑制人多囊肾病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阻断了EGFR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李林孙田美梅长林徐成钢赵海丹张树忠周玉坤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上皮细胞增殖信号转导通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用与PKD2紧密连锁的微卫星DNA对2型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进行基因诊断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应用DKD2紧密连锁的微卫星DNA对 2型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进行基因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毛细管电泳 基因扫描方法对PKD2基因侧翼微卫星D4S15 3 4、D4S15 42、D4S15 63、D4S2 460和D4S42 3进行基因分型 ,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家系成员进行连锁分析 ,确定患病家系是否与PKD2连锁 ,并对未发病成员进行基因诊断。结果 通过连锁分析 2 0个家系 ,寻找到 3个与PKD2连锁的多囊肾病家系 ;在 3个家系的 4名未发病成员中发现 2例携带PKD2基因突变的症状前个体。结论 连锁分析是多囊肾病异质性研究和基因诊断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张维莉张殿勇吴玉梅孙田美梅长林
关键词:基因诊断PKD2基因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微卫星DNA基因扫描毛细管电泳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多囊肾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多囊肾与正常肾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 ,比较其表达水平的不同 ,为多囊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方法 :按一步法抽提多囊肾组织和正常对照肾组织的总RNA并纯化mR NA ;将 4 0 96种人类基因PCR产物用CartesianPixsys 75 0 0点样仪按微矩阵排列制成基因芯片 ;将等量的多囊肾组织和正常肾组织mRNA分别逆转录合成以Cy5和Cy3标记的cDNA一链做探针 ,混合后与上述基因芯片杂交。用ScanArray 5 0 0 0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 ,用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  结果 :在多囊肾组织与正常肾组织中存在 4 14个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 119个基因在多囊肾组织中低表达 ,2 95个基因在多囊肾组织中高表达。  结论 :本研究从多囊肾组织中筛选出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 ,说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多囊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 ,从而为下一步研究发病机制提供了更多的靶基因。
梅长林张维莉葛守一徐成刚孙田美宋吉
关键词:基因表达多囊肾基因芯片基因表达谱发病机制
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PKD2基因多态性被引量:1
2004年
张殿勇孙田美张树忠汤兵戴兵张维莉梅长林
关键词: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PKD2基因基因多态性ADPKD外显子
汉族人多囊肾病1型致病基因突变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建立适合筛查汉族人多囊肾病 1型致病基因 (PKD1)突变的检测体系。方法 利用设计的 82对引物 [8对针对PKD15′端多拷贝区的长链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引物和 5 7对巢式PCR引物 ,17对针对 3′端单拷贝区PCR引物 ]分别对PKD1的 4 6个外显子进行扩增 ,扩增产物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分析筛检出异常条带后 ,再经测序确定基因突变位点。利用建立的PCR SSCP检测体系对汉族人 2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家系进行PKD1突变检测 ,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结果 用 82对PCR引物 ,可成功扩增PKD1各个外显子区域 ,并经测序证实为PKD1目的片段。将建立的SSCP PCR基因突变检测体系 ,分别从 2个汉族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ADPKD)家系检测出PKD1基因Del 3bp(G49761 G49763 )和C4 76 2 9T 2个突变 ,其可分别导致编码产物第 382 7位缺失谷氨酸(Glu382 7)和第 35 5 5位丝氨酸 ,而产生由苯丙氨酸 (S35 5 5F)替代的改变。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PCR SSCP检测体系 ,可完成PKD1各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扩增 ,并成功检测出了汉族人 2个ADPKD家系基因突变位点 ,不仅为PKD1基因突变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宝贵资料 。
张树忠梅长林戴兵孙田美赵海丹张殿勇汤兵周玉琨李林沈学飞吴玉梅宋吉
关键词:汉族人多囊肾病致病基因DNA突变分析基因突变ADPKD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