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2007AA6006-6)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力康健李玉华黄永生朱长友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时域缸压信号爆震识别及强度评价的动态窗口域方法被引量:6
- 2009年
- 针对时基缸压信号的爆震检测,引入爆震能量相对标识参数ΔEI表征高通爆震信号在爆震窗口和参考窗口内的累积积分能量之差。随机选取若干爆震事件和非爆震事件,计算各事件的ΔEI和爆震因子KF随窗口宽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爆震事件的ΔEI随窗口宽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当窗口宽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ΔEI会达到最大并基本保持恒定;据此现象进行爆震窗口域的动态判定,可准确识别爆震发生和合理评价不同工况下的爆震强度。分别采用西门子VDO角基算法和时基动态窗口域方法对表征各种爆震倾向的154FMI、156FMI和171FMI小型高速汽油机进行了爆震检测。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两种方法的爆震识别和强度评价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张力李玉华朱长友刘小强吴连成
- 关键词:内燃机爆震强度信号处理
- 凸轮型线的原理性反求
- 2009年
- 以154FM I发动机为例,利用AVL/TYCON软件建立该发动机配气机构运动学分析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所得气门升程、速度、加速度曲线拟合气门升程曲线,然后由拟合所得气门升程曲线反求该凸轮型线.该凸轮型线原理性反求方法提供了一种通过检测凸轮样件的型线来获取凸轮型线原始设计逼近值的新途径.
- 朱长友张力
- 关键词:内燃机配气机构顶置凸轮
- 双火花塞点火汽油机轻度分层混合气生成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 2010年
- 在JS183FMQ大排量全地形摩托车用汽油机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双火花塞点火(DSI)燃烧系统的改造,对该DSI汽油机闭阀喷射模式和开阀喷射模式下燃油喷射及混合气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闭阀喷射模式可以确保缸内均质混合气的充分生成;而开阀喷射模式能形成不同程度的混合气分层状态。对开阀喷射模式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调整喷油正时使先期燃油组分于气阀开启阶段直接喷入缸内,而部分后期喷射燃油组分存留于气道与空气充分混合生成均质混合气,可形成较为理想的缸内混合气轻度分层状态;结合涡流运动的强化和DSI的采用,这种组合喷射模式具有实现缸内轻度分层稀薄燃烧的可行性。
- 李林张力张瑜徐凤雏
- 关键词:涡流数值模拟
- 基于爆震因子统计特性的爆震燃烧识别方法被引量:8
- 2011年
- 汽油机燃烧诊断广泛采用Siemens VDO算法识别非正常爆震燃烧,爆震识别及强度评价严重依赖主观性经验所确定的爆震阈值.所进行的试验测试分析认为,爆震因子具有随机性特征,其值在很大程度上仅具有相对意义而非绝对性地指征爆震事件.基于爆震因子统计特性的分析,采用D检验、Lilliefors检验等正态检验手段进行爆震事件的识别.研究表明:非爆震工况爆震因子服从正态分布,爆震工况爆震因子不服从正态分布;通过依次剔除爆震工况爆震因子峰值个体可使样本正态化,并据此识别爆震事件.基于爆震因子统计特性的爆震识别方法能够避免爆震阈值的主观性经验取值,同时该爆震识别方法对爆震窗口宽度不具敏感性.
- 张力康健徐凤雏李玉华黄永生
- 关键词:爆震燃烧诊断统计特性汽油机
- 基于缸压高频ARMA模型的爆震识别方法
- 2010年
- 研究以汽油机燃烧测试平台为基础,通过调整点火提前角以获得较大的爆震强度,并获得实验分析数据。选择低通燃烧压力信号峰值前10°后20°曲轴转角范围最做为爆震窗口。对随机选择的一系列爆震窗口燃烧压力高频振动信号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并以模型参数向量均值的马氏距离为爆震识别标识。用蒙特—卡罗法对非爆震工况序列马氏距离进行选择,获得爆震阈值。并通过工程上广泛使用的VDO算法验证这种爆震识别方法的可行性。
- 康健张力郭刚
- 关键词:时间序列ARMA模型
- 汽油机冷却水套进水口方式设计被引量:2
- 2010年
- 冷却系统是汽油机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传统方法实验方法测试冷却系统性能价格昂贵,使用受限。利用CFD软件,从速度场、表面换热系数分布、温度场三个方面对比了两种入水方式的水套冷却性能。相切式入水方式可以更好的组织冷却液的流动,减少涡流和死区的形成,从而能获得较好水套表面换热系数的分布,垂直入水方式冷却液流向比较混乱,表面换热系数分布不均,影响了其冷却性能的发挥。总体来讲,相切入水方式要优于垂直入水方式。
- 康健张力付强黄新华
- 关键词:冷却水套
- 摩托车CG发动机双凸轮配气机构设计与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摩托车CG发动机采用单一凸轮控制进排气过程,已不能满足市场对性能与排放的要求。本研究基于原凸轮轴下置式配气机构,修改下摇臂与凸轮轴向接触宽度,把原单凸轮分开为进排气双凸轮。采用气门分段加速度函数法重新设计进排气凸轮和气门配气相位,对新设计凸轮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分析,保证新设计双凸轮配气机构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实验研究了采用双凸轮配气机构的发动机对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的影响。新设计双凸轮配气机构在国内第一次实现了产业化。
- 张力黄新华吴国辉黄永生王先国
- 关键词:配气机构凸轮设计分段函数动力学分析配气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