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183)

作品数:40 被引量:206H指数:8
相关作者:张思超郭永胜王晓君刘亚娟温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温病
  • 6篇开窍
  • 5篇伤寒
  • 5篇中医
  • 5篇温病条辨
  • 5篇吴鞠通
  • 5篇开窍法
  • 5篇《温病条辨》
  • 4篇叶天士
  • 4篇伤寒论
  • 4篇热病
  • 4篇辨治
  • 3篇医案
  • 3篇疫病
  • 3篇气味
  • 3篇外感
  • 3篇外感热病
  • 3篇泄热
  • 3篇临证
  • 3篇脑-肠轴

机构

  • 39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贵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济南国科医工...

作者

  • 27篇张思超
  • 10篇郭永胜
  • 5篇王晓君
  • 4篇刘亚娟
  • 3篇秦小云
  • 3篇张义敏
  • 3篇温雅
  • 2篇李成
  • 2篇丁元庆
  • 2篇崔卫丽
  • 1篇刘毅
  • 1篇夏艳斐
  • 1篇许永楷
  • 1篇李良松
  • 1篇宋素花
  • 1篇李真
  • 1篇于莹
  • 1篇张功
  • 1篇李文娟
  • 1篇郭小云

传媒

  • 5篇中医药信息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山东中医杂志
  • 4篇环球中医药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河南中医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伤寒论》火热证治对后世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文章通过梳理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火热证治的应用状况,认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的火热证治与经典方剂,对隋唐、金元、明清温病学家影响深远。《伤寒论》火热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承于隋唐年间,彰于金元时期,盛于明清时代,至今研究方兴未艾。《伤寒论》创制的清热泻火、滋阴生津诸多方剂,经历代医家不断实践与发扬,因其疗效稳定而可靠,迄今仍然广泛应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温雅丁元庆丁元庆
关键词:伤寒论后世影响温病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四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四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探究该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获取四神丸有效的活性成分及预测靶基因,从基因表达集(GEO)芯片数据库及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Dis Ge NET),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OMIM),药物靶标数据库(Drug Bank),比较毒物基因组数据库(CTD),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 GKB)疾病数据库收集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靶基因,将两者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蛋白靶基因,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将结果进行网络化展示,通过网络拓扑算法筛选出作用的关键靶基因,运用基因本体富集分析软件工具包(GOEAST)与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在线工具对关键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四神丸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结果:四神丸所含草药的活性成分182个,预测靶标611个;通过疾病数据库检索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相关的已知疾病靶标914个;四神丸主要作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类固醇激素介导信号通路、外源代谢过程,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脂质代谢过程、细胞氧化剂解毒、信号转导等生物学功能,参与花生四烯酸、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对异种生物、化学致癌等关键信号通路。结论:四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的特性,其所作用的多条信号通路均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性,参与脂质蛋白代谢、药物代谢及抗癌机制等方面,并通过对机体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系统综合干预而发挥药效,因此与多因素所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综合效应机制相吻合。
张功于莹黄海量张思超
关键词:四神丸溃疡性结肠炎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温病观被引量:6
2020年
基于中医温病理论,结合临床反馈信息,系统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名、病因、病机、治法及预防。本病宜命名为“温疫”或“伏暑”;病因是杂气,具体为外有风热疫毒侵袭,内有湿热疫毒蕴中,属多因素戾气;病机为初起卫气同病,继则气分湿热,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之分。湿邪化燥者,可有营血分传变,后期可伤阴,也可伤阳。病位在肺脾;治以温病理论立法处方,提出宣畅肺气、寒温并施、宜用芳香的治法;归纳“三早”“四护”的预防方法。
张思超
关键词:中医温病温疫伏暑
《温病条辨》诸“窍”论治探析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对《温病条辨》中关于"窍"的论述分析,从"窍"的名称、病机、治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发现《温病条辨》重视"开窍",其开窍法并不仅指开通心包机窍或心窍,而且还包括毛窍、清窍、浊窍等在内的广义之窍。并探析《温病条辨》对于开窍机理的认识,即外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门,内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主,外邪侵袭机体易致诸窍郁闭,当须岌岌开窍。而开窍诸法的运用,因邪之性质、窍之部位、正之虚实、病之缓急不同而各异。这些论述揭示了不可囿于传统上开窍即是开心窍的狭义开窍法认识,并启示从开窍机理来把握温病传变及其证治规律。
郭永胜张思超
关键词:《温病条辨》开窍法
从“浊邪害清”论“湿热致中”被引量:22
2021年
因今人嗜食肥甘厚味、饱啖辛辣过度,中风湿热证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本文通过梳理"浊邪""清窍""浊邪害清"理论内涵与源流,明确湿热是中风发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湿热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湿热合邪,困碍中焦,阻滞气机,上蒙清窍,清窍壅塞,导致头面诸症,甚则诱发中风的发生。叶天士"浊邪害清"理论可视为"湿热致中"的概括性论述,中风湿热证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应当引起临床重视。基于"脑肠相通"假说,提出中风湿热证病变核心责之"脑-脾胃-肠",预防"湿热致中",应树立脾胃、大肠脏腑发病观,治疗上应以祛湿清热、通腑开窍为核心大法。"浊邪害清"理论与祛湿清热、通腑开窍法均源于温病学理论与经验,"分消走泄""滋阴生津"等治法在中风治疗中亦多有应用,因此温病学理论与经验或可为中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温雅许永楷孙美灵郭永胜张思超
关键词:浊邪清窍中风湿热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味合针刺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44%,对照组有效率88.2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确切,经济安全,且不良反应少。
王永歧李真夏艳斐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术后早期复方大承气汤针刺治疗
通腑泄热法对脑膜炎发热大鼠退热及免疫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通腑泄热法对脑膜炎发热大鼠的退热效应及免疫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埃希氏大肠杆菌小脑延髓池注射建立大鼠细菌性脑膜炎发热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醒脑静注射液组、大承气汤合醒脑静注射液组、扑热息痛组。观察各组用药后的退热效果,同时检测血浆中IFN?γ、IL-4的含量变化,及组织、血浆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大承气汤和醒脑静注射液及大承气汤合醒脑静注射液组均能有效治疗脑膜炎发热,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的解热效果(P<0.05),能降低血浆中IFN?γ(P<0.01)、IL-4(P<0.05)水平,下调IFN?γ/IL-4的比值(P<0.05),并且能降低发热大鼠P物质含量(P<0.05)。结论通腑泄热法对脑膜炎发热有较好的解热效果,这可能与其通过脑肠轴元件生物介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刘亚娟张思超王晓君秦小云
关键词:通腑泄热法脑-肠轴免疫调控
叶天士药用四气理论辨治外感热病规律探析被引量:1
2022年
叶天士为一代医学巨擘,在辨治外感热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系统的理论体系。基于其药用四气理论的角度,探析辨治外感热病的规律:依于所感病邪的寒热性质,察其机体阴阳的盛衰偏颇,辨别邪正虚实的矛盾主次,斟酌体质禀赋的差异,细究具体所属脏腑病位,参合三焦轻重缓急与卫气营血浅深层次,从而将四气理论灵活运用于临证之中。并着重分析四气理论在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中的运用规律,指出在卫气营血不同层次其药用四气理论迥异。通过四气理论的视角研究叶天士辨治外感热病的规律,从而探析其辨治外感热病的理论体系,以为当今临证治疗外感热病提供思路。
郭永胜李良松黄书婷张思超
关键词:四气外感热病卫气营血伤寒温病叶天士
《温病条辨》脉诊探蕴被引量:2
2016年
传统上温病注重舌诊,相对忽略了脉诊的重要性。通过探寻温病经典著作——《温病条辨》中对于脉诊在温病诊治中的认识与运用,溯源温病脉诊,辨析温病脉象,鉴别伤寒温病,重视以脉测证,谨察独部脉象,从而构建了温病三焦辨证脉诊框架,亦确立了温病的脉证并治体系等,揭示脉诊在温病辨治中的重要的作用。提示医者在论治温病时,不可有"温病凭舌不凭脉"之偏见,即温病诊治重舌亦重脉。
郭永胜郭小云张思超
关键词:《温病条辨》吴鞠通脉诊温病
通腑泄热法对脑膜炎发热大鼠神经肽类分子的影响
2015年
目的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通腑泄热法对脑膜炎发热大鼠神经肽类分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小脑延髓池接种埃希氏大肠杆菌混悬液建立大鼠细菌性脑膜炎发热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醒脑静注射液组、大承气汤合醒脑静注射液组、扑热息痛组。检测各组动物用药后脑、脊髓、结肠、肺、胃、肾组织、血浆中CRH、AVP、P物质、NT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通腑泄热组中脑肠等组织及血浆中CRH含量降低、AVP含量升高、P物质含量降低、NT含量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其他组相比,变化无显著差异性。结论通过脑-肠轴来调节神经肽类介质的释放,脑肠互动,可能是通腑泄热法治疗脑病发热的机制。
刘亚娟秦小云王晓君张思超
关键词:通腑泄热法脑-肠轴脑病神经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