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07K01-12)
- 作品数:3 被引量:54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丽孙璐宏鲁周民袁帅张有林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2年
-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衰老是制约果蔬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探明果蔬采后生理变化规律对于开发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延长贮藏保鲜期尤为重要。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果蔬采后呼吸生理、乙烯生理以及活性氧代谢等相关研究现状,展望了果蔬采后生理研究前景。
- 王鑫腾张有林袁帅
- 关键词:果蔬采后生理
-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与纯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1
- 2010年
- 对近年来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与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并比较了不同提取及纯化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植物基因组DNA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 孙璐宏鲁周民张丽
- 关键词:纯化
- 嫁接板栗胴枯病病害调查与防治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掌握嫁接板栗胴枯病发病规律,研究其防治方法,以提高嫁接成活率,为生产、科研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于2008~2010年,先后在陕西省镇安县板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调查,通过不同时期、药剂、防治次数的试验,得出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方法。[结果]板栗嫁接时主要感病危害部位为嫁接伤口,可引起嫁接部位腐烂、皱缩、干枯,不能成活,降低嫁接成活率。胴枯病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由子囊菌孢子和分生孢子侵染所致,该病菌为兼性寄生菌,只能从伤口侵入;病菌孢子主要借风雨、砧木伤口和接穗接触传染。在镇安县,4月上、中旬是嫁接板栗植株发病高峰,病斑扩展快、可在短期内造成砧木伤口处腐烂,不能形成愈伤组织,嫁接接穗枯死。不同药剂、防治时期、防治次数下的板栗嫁接胴枯病防治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药剂种类和用药时期是防治板栗嫁接胴枯病的关键,每年4月上旬,喷洒40%福美砷药剂500倍液2~3次,对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率可达83.6%,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王祥坤
- 关键词:板栗嫁接胴枯病